設置
書頁

第三十一章 戰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約莫過了半個時辰左右,貴客間門打開,姜承梟整理衣裳,“神清氣爽”的緩緩走出來。漢王府家將神情莫名,看著他的目光多了一絲埋怨。

  這半個時辰,守在門外的漢王府家將輪番換著去出恭。

  “咳咳。”

  姜承梟道:“滿春樓不錯,誰介紹我過來的。”

  “是我。”一名家將傲然的舉手。

  “嗯,這地兒不錯,該賞。”姜承梟從懷里摸出一錠金子隨手扔給那家將,同為家將的其他人無不羨慕。

  “大家都辛苦了,今兒個本世子請客,一起去大堂,咱們喝幾杯,要找姑娘的自己去,我付錢。”姜承梟豪邁的一揮手。

  “多謝世子。”一眾家將大喜,遂高高興興的擁著姜承梟走下去,跟在其身后的兩名家將特意伸著脖子看了一眼房間里面,就見蓮兒玉體橫陳的睡在榻上。

  兩名家將對視一眼,掩飾不住眼中的笑意。

  大堂中,眾人紛紛落坐,姜承梟坐在李藥師那一桌。

  “世子好自在啊。”李藥師淡淡道。

  姜承梟略一思忖便知道李藥師什么意思,淡然道:“事不可為,不可輕舉妄動。”

  這話聲音壓的很低,只有他們兩個能聽見。

  李藥師當即看著姜承梟,隨后佯裝沒聽見什么,自顧自拿起酒盞,“某還以為世子真逍遙呢。”

  姜承梟道:“不要讓他們看出來什么,平常些。”

  李藥師輕輕頷首,說道:“今夜要叨擾世子了。”

  聞言,姜承梟明白他的意思,遂點點頭。

  就在這時候,姜承梟忽然目光一凝,他好像看見了一個熟悉的人,正是先前在坊市大街上騙了自己的“孫半仙”,其周圍一圈大漢,那個“丑牛兒”亦在其中。

  姜承梟笑著搖搖頭,他還真被別人給騙了,看來老祖宗的這門“手藝”,嘴皮子確實要好。

  ........

  宏業二年六月,漢王涼發檄文昭告天下,當今皇帝得位不正,迫害前太子,陰謀上位,遂順應天意,發兵三十萬討伐,山東諸郡,聞風而降,三日內,兵鋒已至東郡。

  登時,天下震動,皇帝大怒,遂以右相國楊太素為征東平叛大元帥,許國公宇文述為輔將,率軍三十萬出潼關進駐滎陽郡,雙方展開大戰。

  滎陽郡,泉城,楊太素三十萬大軍在此扎營,其身后官道上是一列長長的民夫隊伍組成的戰略物資運輸隊伍。

  曾經在金吾衛任職的尉遲敬隨軍出征,在大軍中任輜重偏將。尉遲敬騎著馬,來回巡視輜重運行,身旁跟著數十名校尉。

  一名校尉見尉遲敬眉頭緊鎖,時不時抬頭東看,以為他在想著前方的戰事,說道:“將軍,怎么了?”

  尉遲敬搖搖頭,“沒什么。”

  雖然他在后方任輜重偏將,不用上戰場,戰事獲勝也能獲得賞賜,甚至加官進爵,但是他此刻比誰都想攻進齊郡,因為他的妹婿在齊郡里面生死不知。

  想起他的妹妹,因為姜承梟身陷囹圄而茶飯不思日漸消瘦,尉遲敬不由得馬鞭一抽,駕著馬向大營而去。

  進了大營,下馬來到主營帳外,向守在營外兵將稟明來意,獲得召見之后,立即走入大營。

  大營之中,楊太素身著戎裝,背著手站在河東諸郡堪輿圖前,其左右站著一排高級武將。

  “大帥,第三批輜重已安全運入大營,偏將尉遲敬前來交接。”尉遲敬拱手道。

  楊太素轉身,點頭道:“好,你辛苦了,下去休息吧。”

  尉遲敬又道:“大帥,屬下請命,愿為先鋒。”

  宇文述不滿道:“你只是個偏將,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就行了,先鋒大將第一戰事關我軍士氣,怎么能如此草率,下去吧。”

  楊太素揮揮手,笑呵呵道:“三軍思戰,將士用心,此番反賊必敗。不過,許國公說的也不錯,先鋒大將第一戰,事關我軍士氣,不可大意,尉遲將軍下去休息吧。”

  聞言,尉遲敬心中嘆了口氣,只得告辭。

  楊太素拿起木桿,指著堪輿圖,“根據斥候反饋的消息,賊軍在東郡郊縣駐扎十萬兵馬,另有十萬正在向著長平郡奔襲。若是賊軍占據長平郡,下一步必然南下攻取河南郡占據洛陽,從而截斷我軍與關內聯系。屆時,大軍將會被賊軍包夾。”

  宇文述道:“賊軍三日行軍千里,人困馬乏,我愿率軍進駐長平郡,將其擊潰,隨后與大帥兵分兩路,夾擊東郡。”

  “善。”

  楊太素撫須,道:“許國公可率軍三萬進駐長平郡,不求立即打敗賊軍,但是一定要拖住賊軍。”

  “三萬?”宇文述蹙眉,說道:“十萬對三萬,我雖然不懼,但是否會貽誤戰機。”

  楊太素搖搖頭,道:“賊軍此番謀反蓄意已久,其淪陷郡縣民力皆被其所用,貿然大規模決戰不利。現在賊軍浮于水面上的兵力只有二十萬,那么還有十萬必然會出現在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

  “意想不到的地方?”

  一眾武將一愣,隨后宇文述道:“相國的意思是賊軍藏了十萬兵馬,想要出其不意的攻打我們。”

  楊太素點點頭,道:“只要不弄清楚賊軍具體的兵力部署,我軍不可妄動。”

  他想的很清楚,該著急的不是他,而是漢王涼,時間拖的越久對他們越有利,只要防止漢王涼越過滎陽郡拿下河南郡,那么慢慢向前推進,叛軍絕不可能抵擋的了。

  宇文述雖然不滿意楊太素這么“穩健”的排兵布陣,但他是主帥,將令必須要遵守。

  另一邊,東郡郊縣,漢王端坐中軍大營,看著堪輿圖,他也得到了消息,朝廷這次以楊太素為主帥,三十萬兵馬駐扎在滎陽郡。

  “韋穹,本王令你率三萬兵馬迅速西進,務必要拿下八里坡作為前營。”

  一名武將站出來拱手接令,隨后轉身離去。

  王希道:“王爺,我們派兵攻打長平郡,楊太素必然會有所防備,進而分兵去守,王爺可乘此機會立即攻打滎陽郡。”

  崔琦搖頭道:“不妥,我軍近日來接連奔襲,將士疲憊,現在當整軍休息以固自身,再圖其他。”

  王希反駁道:“畏畏縮縮,崔先生能想到的楊太素定然也能想到,咱們正好反其道而行之,給楊太素迎頭一擊。”

  崔琦微怒,“王大人太過想當然,朝廷兵馬以逸待勞,怎能現在就硬碰硬。”他對著漢王拱手道:“王爺,可讓奔襲長平郡的兵馬轉道南下進逼滎陽郡,逼迫楊太素回軍,分割戰場,當楊太素將注意力放在長平郡之時,我軍再大舉西進,必能一戰而勝。”

  漢王抬手,道:“兩位先生說的都在理,不過崔先生,若是分割戰場,大軍糧草安危難測,怕是不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