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六章 代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皇帝自然也明白鄭善愿的想法,但是他并不在意,現在山東士族也同意兵出洛陽,關中貴族還有什么可說的。

  竇瑋明白這個道理,當下看了一眼獨孤整,后者輕輕搖頭。竇瑋明白他的意思,遂道:“代王乃國之柱石,其獨子萬不能有失,臣請陛下定奪。”

  獨孤整很明白,姜承梟的死活沒人在意,但是卻不能忘記其背后的代王,若他真的死在齊郡,那位代王怕是會立即率軍南下,屆時漢王必敗。

  皇帝道:“善,既然諸位卿家都同意。楊相,朕封你為征東元帥,三日后率兵出關!”

  “臣遵旨!”

  .....

  扶風坊,獨孤府。

  后院中,獨孤整,竇瑋,魏弘三人坐在亭子中。

  “現在他決意兵出洛陽,吾等該如何?”魏弘看向獨孤整。

  獨孤整道:“我們想讓洛陽成為主戰場本就不太現實,以他對洛陽的重視絕不會讓哪兒成為主戰場。不過事情并不是沒有轉機,只要姜涼撐的時間久一些,未必不能逼迫楊太素退回洛陽,到時候我們再發難,要求他更換主將,到時候推薦我們的人上去,事情未必不能成功。”

  竇瑋道:“不過,我們要盡快救出代王世子,若是那位世子一旦有失,代王必然率軍南下,姜涼必敗無疑。”

  獨孤整頷首,代王世子確實是個不確定因素,那位世子的性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代王。

  魏弘嘆氣,道:“若是沒有這個代王世子,現在洛陽必然成為廢墟。”

  獨孤整并不贊同魏弘的看法,就算沒有代王世子這個意外,那個人也不會讓洛陽成為主戰場。他們所謀之事本就難以成功,只是若是坐視那個人遷都,關中貴族皆要受到重創。

  北地,五原郡。

  五原郡是大晉最北方,最接近突厥的一個郡,整個郡內只有兩千多戶,大多數都是一些軍戶。

  利遠縣,代王在此駐扎三十萬大軍,以此抵御突厥。

  代王姜嶺今年四十多歲,他是先帝幼弟,伴隨先帝戎馬一生,開國重臣,皇室在軍中第一人。

  姜嶺穿著黑袍銀甲,站在烽火臺上,目光擔憂的看著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此番突厥三十萬大軍南下犯邊,讓他在此陷入苦戰。雖然在兵力上他有四十多萬人,但是突厥的三十萬大軍都是騎兵。晉軍中騎兵只有七萬左右,出塞作戰根本不現實。

  他只能依靠著長城防御,等冬季降臨,讓突厥自動退兵。

  在他身旁站著一名身高體壯,手扶橫刀的將軍,此人乃是順國公尉遲迥。

  “突厥一擊不中,恐怕會改成小股騎兵騷擾。”尉遲迥說道。

  姜嶺點頭,“吩咐下去,讓斥候嚴密注意突厥動向,一旦發現他們有繞后襲擊我軍輜重的舉動立即回報。”

  “是。”身旁一名偏將得令下去。

  一行人又去了幾處烽火臺巡視,隨后回了利遠縣駐地。

  姜嶺換了一身常服,與尉遲迥兩人跪坐在堂中商議突厥戰事。這時候,一名偏將走進大堂,單膝下跪,雙手呈上一封信,“主人,京中王妃家信。”

  姜嶺停下與尉遲迥交談,接過偏將手中家信。家信中有兩封信,一封是王妃鄭氏寫的信,都是一些家常的言語,姜嶺看完之后便放下,另一封信倒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是他兒子姜承梟寫的信。

  雖然他因為愛妻難產姜承梟而死,不喜歡這個兒子,但是他不得不承認,他這輩子可能只有這一個兒子了。王府中三十多個侍妾包括王妃鄭氏,居然一個兒子也沒有給他生下來。

  隨著年歲越來越大,這個意識越來越清晰,不管他再怎么介意這個孩子,但是只有這個獨子的現實他必須承認。

  他不想百年之后以發覆面,以糠塞口,無臉面見先祖,更不想死后沒有血食供奉。

  雖然他可以從宗室中過繼一個孩子,但是哪有這個血親的兒子好。

  打開信,他靜靜的看著,但是看到姜承梟“奉皇帝命令去齊郡傳旨”,以及“宗室眾人皆碌,唯承梟以閑”這兩段的時候,他的濃眉皺在一起。

  大晉的宗室雖然不是太多,但是想要找一兩個閑著沒事干的宗室還是不成問題的,他孩子的身體他比誰都清楚,用“弱不禁風”形容都是過的,小時候基本上就是個藥罐子,讓承梟去齊郡,這是想殺人么?

  至于姜承梟在信中說皇帝恩寵,委以重任,他更是嗤之以鼻,一個都沒有行冠禮的黃口小兒,皇帝怎么可能放心他。

  更關鍵的是,漢王擁兵自重,這個事實基本上朝野都知道。

  皇帝究竟想要干什么?

  姜嶺臉色陰晴不定,這個孩子可是他的獨子,若是在齊郡出了事情,他代王一脈可就絕嗣了。

  “通元,怎么了?”尉遲迥見他臉色不對,出口問道。私下里,尉遲迥一般稱他的字。

  姜嶺道:“皇帝讓承梟去了齊郡傳旨,令漢王回京。”

  “承梟?”

  尉遲迥一頓,隨后道:“那孩子身體一直不好,怎能如此舟車勞頓,皇帝此舉何意?”

  姜承梟是他未來的女婿,一些基本的情況他都清楚。

  姜嶺蹙眉,一時也想不通皇帝究竟想要干什么。他身在邊疆,朝中之事消息閉塞,弄不清皇帝這么做到底什么意思。

  難道是.......

  姜嶺忽然想到什么,臉色驟然一變,“不好,山東有變!”

  他不是純粹的武夫,稍微聯系一下齊郡的事情他立馬清楚了皇帝的想法,承梟變成了探路的棋子!

  他此去若是能召回漢王自然無事,可若是漢王不從,承梟的性命可就難保了。

  聞言,尉遲迥也想到什么,“山東有變,莫不是漢王......”

  姜嶺頷首,肯定了他的猜想,遂堅定道:“不行,我要立即率軍去齊郡。”

  見此,尉遲迥阻止道:“你不能去,現在突厥人還在窺伺,若是你一旦分兵離開,突厥必定會大舉南下。更何況,那孩子肯定早已經啟程,現在怕是已經進入了漢王的勢力范圍,就算你現在趕過去,漢王肯定會以承梟為人質,屆時你當如何?”

  姜嶺知道尉遲迥說的沒錯,但是那孩子該怎么辦?

  尉遲迥接著道:“你不必著急,漢王一時半會兒應該不敢動承梟,他若是抗旨不尊,只會軟禁承梟。而他一旦殺了承梟,朝廷借口光明正大的出兵。同時,他此舉更會因此得罪你,到時候你率軍南下,他必敗無疑。”

  姜嶺想了想,說道:“你的意思是我按兵不動,坐看朝廷和漢王的爭斗?”

  尉遲迥點點頭,“雖然這么說對承梟來說并不公平,但是你沒有皇帝的諭旨,根本不能擅自率軍南下。據我猜測,皇帝應該也是吃準了漢王不敢隨便動承梟,才會讓那孩子去傳旨,若是漢王遵旨大家相安無事,若是漢王不遵,朝廷會以不尊王命為由,立即出兵。”

  這是明謀!

  姜嶺明白,但是他卻沒有辦法。因為皇帝讓承梟去的時候,漢王還沒有謀反,他并不能以此說什么。

  姜嶺臉色變了變,粗糙的大手死死的捏著信件,過了好一會兒,方才道:“你下去召集各軍將領來此商議突厥戰事。”

  尉遲迥明白,他這是要和突厥決戰了。

  雖然現在決戰并不是時候,但是承梟的事情卻也是刻不容緩,萬一漢王喪心病狂怎么辦。

  “是,我這就去。”尉遲迥起身快步離去。

  姜嶺重重冷哼一聲,他這個皇帝侄兒果然是帝王權術修煉得當,這種方法也能被他想出來。

  漢王一旦入京,非死即囚,所以漢王必反!

  姜嶺從懷中拿出一只小鈴鐺,“叮鈴鈴”的搖晃一下,大堂一角出現一道聲音:“主人。”

  “立即去齊郡,將世子救出來。”

  “是。”

  姜嶺緩緩起身,走到屋外,看著南邊的云朵,心緒陷入糾結之中。

  他常年在外征戰,忽然發現自己并不了解這位新君。若是先帝在位,絕不會讓宗室去做誘餌,皇帝這么做,真讓他寒心。

  只不過讓姜嶺和尉遲迥沒有想到的是,皇帝已經急不可耐的調兵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