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三十九章:明印協定和皇明天朝體系(五)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在知道薩娜的身份后,西南六國君主的心里可就有些空落了。

  攻占全印度,雖然說是大明軍隊占據了主要領導位置,但是六國的聯軍這些年前后加一起,那也是上百萬的量級,雖然說這些年各國都分了如山似海的各種物資、財富,但最重要的土地可是一寸都沒有獲得。

  眼下好不容易將北德里蘇丹國等盤亙在那片土地上的國家滅了個一干二凈,大家還想著一起瓜分呢,結果大明倒好,打包全送給薩娜這么一個女人了。

  換誰心里都不舒服。

  金邊國王是去年剛剛登基的年輕人,幾乎在朱允炆介紹完薩娜之后就開了腔。

  “皇帝陛下,小國之王本不該置喙您的決定,但當年《昆明七國協定》簽署的時候,陛下承諾過在印度問題上,大明與六國在外交、軍事、財政等多方面展開全面永久性合作,但如今卻乾綱獨斷的處理印度問題,并未知會我等。”

  奉天殿內的氣氛陡然沉寂了下來!

  所有人,包括薩娜都驚愕的看向說出此話的金邊國王,一個一臉銳氣的年輕君主。

  朱允炆也愣住了,這么多年來,在他的印象中,已經沒有任何人對他做出的決定提出過質疑,而今天,一個個小小的金邊國國王,竟然敢在奉天殿公然質疑他對印度問題的處理!

  “你是什么意思?”

  朱允炆的臉色并沒有任何變化,包括語氣。

  年輕的君主昂起腦袋,理直氣壯的說道:“天朝有句話,叫做公理自在人心。聯軍自十年前第一次組建以來,僅金邊一國,前后出動軍隊數量便高達二十萬人次,付出了近六萬人的死傷。

  按照建文九年新簽署的《昆明七國協定關于印度問題解釋細則》中的有關條款,印度問題,應該由七國共同議定,包括土地的管轄權擬定,但皇帝陛下您似乎忘記了這項條款,直接任命這個女人擔任整個印度一統后的總督,所以”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朱允炆開口打斷:“所以你想要土地,是吧。”

  每個君王都想要開疆拓土。

  朱允炆的目光掃過其他五人,后者們的眼神都有些飄忽和躲閃,不敢與朱允炆對視,但這種反應已經表明了他們的態度,那就是都有這方面的想法。

  “羅摩羅阇,你呢?”

  西南六國中,暹羅國力最強,且丁口數最多,也是聯軍中除了大明外出力最多的。

  所以朱允炆看向羅摩羅阇,開口問道:“在印度這件事上,你有什么意見?”

  被點名的羅摩羅阇渾身一顫,而后小心翼翼的回道:“一切聽憑皇帝陛下圣裁,小國之臣惟陛下馬首是瞻。”

  當了幾十年國王,歲數大了,挑戰大明皇帝這么刺激的事情羅摩羅阇可不敢做。

  自羅摩羅阇之后,其他幾個國王也紛紛開口,表態從未有如此不切實際的想法,愿意一切聽憑朱允炆的命令行事。

  年輕的金邊國王臉色變得難堪起來,在來之前,這群人對瓜分印度可是默許支持態度的,怎么到了金殿之上,左右不過見了朱允炆這個皇帝一眼,就嚇的改變了主意?

  朱允炆的目光盯向了他,用輕描淡寫的口吻說道:“你跟朕談公理,談《昆明七國協定》,那好,朕就跟你講道理。

  《昆明七國協定》的綱領是什么,你給朕好好背一遍,也順便背給大家一道聽聽。”

  金邊國王咽了口唾沫,此刻他的感覺仿佛肩頭之上扛著兩座大山一般。

  朱允炆的目光猶如實質,燙的他口干舌燥。

  “七國共尊大明建文皇帝朱允炆為七國最高元帥,統籌指揮七國軍事行動和一應事務。”

  高高在上的朱允炆笑了起來:“一應事務是什么意思?”

  “即包括且不限于外交、政治等事務的決策權。”

  “朕還以為你不懂呢!”

  朱允炆的聲音猛然高了幾度:“關于印度問題新簽署的補充條款,是針對對印軍事行動和其戰后戰利的分配問題進行明確,在這一點上,大明何曾薄待過諸國。

  要錢給錢,要軍備給軍備,要發展給發展。

  路是大明修的,諸國國內所需一切物質是大明一船一船送過去的,在戰時,每一次戰后戰利的分配上,大明都是等諸國分配完了之后才拿走屬于自己最少的那份。

  朕看你是好日子過的久了,腦子都糊住了。”

  沒有給金邊國王說話的機會,朱允炆繼續說道:“朕是公允的,大明也是講道理的,你不滿意可以退出《昆明七國協定》,退出七國聯盟體系,只要你退出,你想要多少土地都可以自己去爭取。

  你可以占領全印度、可以攻占其他幾個國家,甚至只要你敢像,完全可以打進南京,如何?”

  打進南京,如何!

  巨大威勢與殺氣自朱允炆的體內噴薄而出,也讓年輕的君主瞬間面色慘白,下意識的整個人跪到地上,全身上下無一處不在發抖。

  “看來你對朕是不滿日久了。”

  朱允炆冷哼一聲,擺手:“來人,送國君出城,讓他帶著他的衛隊回到自己的國家,從此金邊國,退出《昆明七國協定》。”

  這一刻,最開心的莫過于羅摩羅阇這位暹羅國王了,他的眸子變得熾熱且亢奮。

  金邊退出同盟體系,那就意味著,暹羅可以再無顧忌的徹底吞并金邊。

  “不,不,臣不是這個意思。”

  這一下,年輕的君王徹底嚇傻了,他連聲認著罪,但朱允炆壓根懶得搭理他,偏殿處站著的錦衣衛走過來,像拖一條死狗般把他拖出了金殿,向著皇宮外走去。

  所有人都知道,在這位年輕的金邊國王離開大明皇宮的那一刻,他和他的金邊國,已經灰飛煙滅了。

  薩娜癡癡的看向朱允炆。

  這就是大明皇帝的權力,一句話,可以讓首陀羅出身,卑微如草芥的一個女人搖身一變成為婆羅門裔,成為印度教皇、印度總督。

  一句話,也可以讓一個國家滅亡,讓這個國家從國王到國民上百萬人的生命走向終結。

  神恩似海,神威如獄。

  朱允炆不是神,但在其至高無上的權力面前,就算是神也要向朱允炆低下頭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