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五十六章:江山代有才人出(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定南伯、云南副總兵、山地軍副指揮使馬大軍,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南征不臣,摧城拔寨,夜破重城,功勛卓著。念其績當表其功,今加汝定南侯,擢云南都指揮使,升授金吾將軍。愿卿不負朕望,假日再建其功。”

  馬大軍領旨的時候,這個在戰場上悍不畏死、勇猛無敵的五尺男兒,獨目之中流出了滾燙的淚水。

  這是皇帝對他的肯定,而這份肯定,遠比授予他爵位亦或是財富更令他鼓舞。

  “西南的仗不會因為七國協定的簽署而減少,相反,將來西南那地界的戰爭只會越打越多、越打越大。”

  朱允炆單獨召見了馬大軍并面授機宜。

  “包括六國的軍隊,你也要認真操練,早日形成戰斗力,朕已經給他們選好的對手。”

  讓南亞六國的軍隊走恒河平原插進帖木兒帝國的心臟,狠狠的攪動起來,讓這個不可一世的綠教國無力插手大明跟草原的戰事,就是朱允炆對馬大軍最大的期許,如果馬大軍這個楞種有朝一日能打進撒馬爾罕,那他朱允炆不介意許給他一個國公!

  “請陛下放心,末將必死不辜恩。”

  坐鎮云南,統籌六國軍事,手握雄兵數十萬,對一個爺們來說,足已稱得上一句大丈夫!

  馬大軍告退離開,但不會現在就回云南,他要等到過完建文四年的國慶,領完勛章才能赴任,這兩個月,他會在南京好好養一養身子,順便跟五軍府那些曾經瞧他不起的勛二代炫耀一下。

  “陛下,薛恪今日一早回京交職了。”

  閩浙水師第一批凱旋的大軍九月中就登陸了泉州港,薛恪這個主帥已經帶著大批的俘獲戰利走泉州轉進鎮江府,將其部水師留在了長江口。

  “是嗎?”

  朱允炆剛打發走馬大軍,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不得不繼續宣召這些得勝歸來的水師將領。

  “召來吧,順便把那個馬三保也喊上。”

  這還是朱允炆第一次見到青史上大名鼎鼎的三寶太監鄭和,這個帶著船隊七次下西洋,縱橫數萬里汪洋、覆滅十余國,大明一朝,海戰的頂級大牛。

  但是現在的鄭和或者說馬三保,只不過三十出頭,兼之太監的身子,面白如玉,頷下無須,看起來更像是個俊俏書生。

  馬三保是云南土民,回族,但不是綠教徒,因為他很小就因聰明機敏被征云南的沐英看中,傅友德帶部班師他也隨明軍入了宮,被太祖皇帝賞給了朱棣當奴婢,正兒八經的是打小接受漢文化長起來的,歷史上關于馬三保到底是不是綠徒的爭議在于中年的三保太監崇信宗教,修繕了西安的清真寺,因此認為其是綠教徒。

  然而馬三保除了清真寺之外、佛寺、道觀都有修繕記錄,包括其抵達非洲后,對幾乎所有的西方宗教學都有狩獵興趣,可見馬三保本身熱衷于崇信宗教。

  可能,他是為了找一個能寬恕他雙手鮮血的‘上帝’來進行的自我麻痹?

  “臣(奴婢)參見吾皇圣躬金安。”

  薛恪躬身拱手,馬三保匍匐于地,都各自沖朱允炆見了禮。

  “凱旋的將軍回來了。”

  朱允炆招呼侍從給兩人搬了凳子,笑著打趣道:“朕這邊才堪堪從西南回轉,到是跟你們前后腳到的南京城,怎么著,沒敢比朕先行凱旋是怕搶了朕的風頭不成。”

  這還是兩人長這么大,第一次跟皇帝御前奏對,此前也不了解朱允炆的脾氣,聞言都有些手足無措,張著嘴不知該如何回話。

  “行了。”

  知道這倆人不是逗悶子的主,朱允炆也就擺了擺手:“跟朕詳細說說,這趟出海,都有哪些見聞。”

  打仗的事朱允炆懶得過問,他只需要關心結果如何就行,怎么打的,兩人就算說他也聽不懂。

  聽到皇帝問及海外的事,倆人這才侃侃而談起來,將此行臺灣、琉球的風土地貌一一詳細匯報起來,讓朱允炆聽得津津有味。

  “早些年朕第一次問及海禁的事情,內閣復朕言南海有紅毛夷,這是真的嗎?”

  在朱允炆的印象中,紅毛夷應該是大航海時代后才開始陸續抵達的東南亞,這年頭,東南亞那地方怎么會有歐洲人?

  “回陛下的話,卻有不假。”

  馬三保站起來復命,又見朱允炆擺手:“坐著回話就行了,沒必要一句一起身。”這才復坐回位,詳細解釋起來。

  “這群紅毛夷是經阿拉伯半島中轉而來的。早年間,我中原泉州、廣東等地有教徒便是自阿拉伯半島渡海經南天竺中轉抵達的我國兩廣和閩浙等地,阿拉伯諸部有東西航海之詳盡海圖。”

  阿拉伯帝國,中原稱大食,早年也是鼎盛一時的帝國,后被花刺子模擊敗,丟失了大片土地,等到成吉思汗西征的時候,與花刺子模先后被蒙古所滅,就此亡國分裂成阿拉伯諸部。帖木兒帝國崛起中亞,左右吞并,因都是綠教徒,阿拉伯諸部又臣服了帖木兒帝國。

  阿拉伯人熱衷與航海的開辟,早在隋唐時期,中原就有“有大食商人自海上而來,貿易貨物。”的記載,等到了兩宋時期,海上貿易發達,阿拉伯與中原的往來便更加頻繁,等到南宋時期,成吉思汗西征,阿拉伯帝國在亡國前就有大量綠教貴族自海上逃亡中原,在泉州、福州等地生存并傳播思想。

  最著名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蒲壽庚,此人執掌泉州市舶司三十年間,也是大量綠徒涌入中原最瘋狂的時代,后來元滅南宋,這群玩意為了降元就在背后捅了咱們漢人一刀,當了元朝的狗腿子帶路黨。

  但是可笑的事發生了,因為宗教信仰的沖突,忽必烈滅完南宋之后就將屠刀引到了綠徒的腦袋上,“陳尸數十萬,江流為塞。”福建、廣東兩省的綠徒幾乎被斬殺殆盡,而等到元朝末年,陳友諒和太祖皇帝也有屠綠徒的記錄。

  足可見當年中原境內,這綠徒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多么可怕的數字。

  綠徒為中原做出的唯一貢獻,就是發達至極的海運大船,宋元明三代的海船技術如此發達,這群綠徒的工匠是有大功的。

  馬三保這么一解釋,朱允炆便聽得明白了。

  他之前還在納悶為什么榜葛剌會有非洲的長頸鹿,感情是阿拉伯人東西倒騰的,這群玩意卡在歐亞非三洲正中間,倒是往來方便的緊,而更讓朱允炆感到興奮的,就是馬三保最后那句話。

  “阿拉伯諸部有東西航海之詳盡海圖!”

  一份通往歐洲的海圖!這才是這個時代最最寶貴的財富!

  “這次在臺灣剿匪,那些紅毛夷手里有嗎?”

  鄭和搖了搖頭:“奴婢不是在臺灣碰到的他們。”

  臺灣的俘虜盜寇都被薛恪殺了個一干二凈,連根毛都沒剩下。

  “奴婢是在征琉球的時候,在中途一處小島堵住的這一伙匪寇,他們數量不多只有寥寥三十余人,混居在呂宋、琉球、倭島等國人之中。

  奴婢找了他們之中通我漢語者在中間審問了他們,他們是招募了阿拉伯諸部的向導來的東南亞,并無海圖,但是他們說阿拉伯諸部是有的。”

  一定要把這份海圖拿到手!

  朱允炆激動的不能自持,站起身來回踱步,突然轉身看向馬三保:“你們這次立了大功,朕此前許過,待你回來給你賜個名字。

  你是云南土民,早年間你們那部的土官被賜了鄭姓,喚作鄭阿黑,既如此你便也姓鄭吧,喚鄭和如何?”

  鄭和當時大喜過望,匍匐于地。

  “奴婢謝皇上賜名。”

  “海患平了,朕早年說復開海禁的事,也該提上日程了。”

  朱允炆看向薛恪和鄭和兩人,沉聲道:“朕早已命龍江船廠、泉州、福州船廠加快招募人造大船,你二人即刻復回福州,準備出海的事,先給朕摸清楚,東南沿海都有哪些國家,制造一份海圖回來帶給朕。”

  開海南下,擄掠東南亞之土著財富、褫奪他們的人口來增補大明的國力,這才是朱允炆真正要做的事,通商?那只是說說罷了,永樂朝下西洋,花銷比盈利大了無數倍,靡費了多少國力才換來一個萬國來朝,朱允炆可不需要這種面子!

  萬國來朝?朱允炆恨不得全地球只有大明一個國家!

  “謹遵陛下圣諭!”

  天才一秒:m.2mcn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