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千六百六十二章 福利春來總輕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隨機推薦:

  下午三點,二十艘飛艇朝西南地區飛去。

  里面帶上東西,給當地大唐的軍隊送,那里有將士每年都往這邊運野味什么的。

  等飛艇回來時看拿到多少松露,剩余的空間裝上本地要往洛陽送的物資。

  獵戶帶上莊子了剩余的那點松露走了,一路上給狗嗅。

  走時李易告訴他們,當地有養母豬的話,可以帶上母豬一起,前提是狗跟在旁邊。

  母豬遇到松露自己挖出來就吃,狗即便愛吃,也要給主人。

  人追不上豬,狗沒問題。

  “應該能找到不少,我得準備下真空設備,冷凍后真空干制,在放在真空環境中保存,能放的時間長。”

  李易相信獵戶們能夠帶會許多松露,運氣再差也差不多有幾噸,運氣好,幾十噸沒問題。

  當地沒開發,沒有什么住戶和樓房,以及環境污染。

  唯一問題在于野豬多,野豬愛吃。

  把人送走,李易去參加宴會,要吃到晚上,還有三個小時才結束。

  李隆基中午吃兩口菜就去休息,李易一到,他又出來,坐到位置上。

  姚崇等人依舊吃喝著,吃得很慢,他們等到晚上就回家洗澡睡覺,明天開始又放假了。

  李易一抵達,嘩啦聲中官員們紛紛站起,雜亂地問候著。

  ‘李醫生來了!’‘李東主有閑暇?’‘李博士吃了嗎?’

  李易不穿官服,他穿白大褂,代表的身份不同。

  穿官服大家不起來打招呼,白大褂不行,小心生病沒人給看。

  “小易,到……”畢構招呼。

  “易弟,這里。”李隆基招呼。

  “到上面去。”畢構改口。

  李易抱拳行一圈禮,來到李隆基旁邊落座,跟一字并肩王似的:“三哥還未歇息?”

  “瞇了一會兒,你過來為兄就躺不住了。你那不忙?”李隆基打個哈欠。

  “方才找獵戶們出去,幫忙找松露,等回來咱們就有好吃的東西。”

  李易接過烤串兒的工作,自己烤,看一眼下面。

  眾官員外套都脫了,里面穿著羊絨衫,有的把羊絨衫也脫了,只剩下純棉旳襯衣。

  熱呀!大廣場上有地暖,一旦燒起來,溫度控制在十八九度的位置。

  太熱受不了,跟房間有區別。

  風一吹,感覺很舒服。

  大家吃烤串兒和涮串兒,不吃炒菜,吃炒菜去食堂,然后喝啤酒。

  平均三分鐘喝一口啤酒,五分鐘吃一口串兒,磨時間聊天。

  有資格在莊子里住的官員旁邊不放東西,沒資格好不容易進來一次的有火腿、熏雞、板鴨、烤鵝、貝類、干魚、蔬菜筐、水果藍……

  先擺著,走的時候有人負責送到家。

  平時開一次大朝會拿到的東西夠吃五天,肉不怎么好保存。

  半個月開一次大朝會,李隆基出去玩兒,呃!出去為大唐找領土,官員們的東西莊子給送去。

  高福利、高工資、高待遇,一旦被查莫喊冤。

  今天特殊的大朝會,給的水果多,能夠保存住的,飛艇飛到廣州那邊帶回來青的,要捂一捂才能吃。

  從長安送來的凍梨只發給五斤,兩到三天吃掉,洛陽天氣在零上,除非是高的山。

  玻璃瓶的啤酒允許走的官員帶六瓶,回家跟父母或媳婦兒喝,孩子大了的也可以喝,記得把瓶還回來,打碎了碎的也要拼好。

  以前都是除了御史臺等特殊的部門,一律五品才允許參加大朝會。

  今年九品都可以,有地方,第一次來的官員在很遠的位置吃飯,看身邊屬于自己的東西傻笑。

  純純的國宴,看歌舞表演,大屏幕上又給了陛下鏡頭,李東主在那里烤串兒呢!

  “冬天還是長安好,天冷,能凍住東西,洛陽暖和,牡蠣存放時間短。”

  李易在烤牡蠣,往上澆汁、放蒜蓉和辣椒小段。

  如果想多吃點,可以把綠豆粉泡好,放到牡蠣上,這樣顯得多。

  賣的時候這樣賣,顧客愿意買,多吃了粉絲。

  有的賣扇貝也如此操作,反正有利潤,很高。

  “安東都護府吃的也是這個?”李隆基眼下就惦記東北。

  說好了的,拿下東北,李易成親。

  李隆基準備看渤海反應,若對方硬挺,隨便找個理由打。

  比如說開春后東北的柳絮吹過來了,影響了大唐,打。

  至于是否真的吹過來不重要,我說你吹你就吹了。

  要不就說渤海不夠人性,強迫外族勞動,這怎么可以?打!

  啥?你沒強迫?你說我信不信?

  你說我這里也有雇的人受壓迫?假的,你敢誣蔑我,打!

  或者你制造和傳播天花,我有證據的,你看我這瓶醋,不,這個瓶子里裝的東西,天花病毒。

  李隆基已經不想等了,我這么強,我還跟你慢慢玩兒?我閨女都多大了?需要嫁人的你們知道不?

  李易哪曉得李隆基的盤算,他點頭:“那里天更冷,放到二月十五沒問題,河水上面依舊有冰,但人不能上去。

  再過二十天,當地的河上冰承受不住人在上面行走,更遠的地方沒問題,一個月后溜冰掉不下去。

  那時黃河上游水下來,洛陽要降雨,河道水多,水汽增加,云層流動時變大。”

  李易介紹河北東北位置和東北遼寧位置的情況,更北面的黑龍江繼續冷著。

  他那時安東都護府的遼寧段沈陽撫順的渾河上每年都死人,有溜冰愛好者。

  突然間冷了,能上冰了,大家上去滑冰,然后一場小雨下來,大家不去了,有人不信邪,非要去,攔都攔不住,上去就是掉進去。

  還有的冰開始化了,陽歷二月二十多號,釣魚的、溜冰的,繼續自信,上去。

  更傻的是有人要走冰面去那一邊,岸邊的冰先化。

  年年死人,年年有人因次而死,所有出事的都是認為沒事兒的。

  “三哥,黃河及北面的河流,報紙上會寫,官府下令,到一定時間不允許上去。

  舉報有獎勵,舉報成功一次,獎勵最少一緡。

  同時我允許對方家中有孕婦,到李家莊子待產,路費什么的我出。

  被舉報的人徒刑,后五代不允許參加科舉考試和進衙門。”

  李易想著考慮怎么避免大唐百姓掉下去,重賞、重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