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民生在實非飄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顧客消費多,必須提供相應的服務。

  尋常的炒白菜或醋熘白菜,都是白菜心。

  豆芽掐頭去味,只留中間的一段。

  豇豆挑最嫩的一部分,每一段差不多一樣。”

  旬信在旁邊負責解答,長得丑的大管事沒在,他得努力表現。

  即便他怎么表現他依舊是第二,不可能超越。

  宋德是第一撥跟著李易的人,關鍵他還懂事兒,不曾依仗老人的身份欺負誰。

  “白菜幫子哪去了?”劉幽求能伸不能屈的性格讓他對百姓的事情不是很了解,他還要參與。

  “吃了!不給顧客吃,有工作人員,另外小洛南村,凡年滿十四歲者,每人一天一錢,醉仙居給做飯吃。”

  旬信回答,并不因對方進團兒而輕視。

  “主食也給?”劉幽求沒想明白,主食一起給,李家莊子賠錢。

  “有顧客十人,酒菜頗豐,另點主食包子無數,席間多以飲酒,不食主食,又不打包,棄之。”

  旬信沒宋德的本事,他盡量讓自己說的話文一點。

  反正憑他現在的水平他考不上科舉,論語沒背下來。

  “客十,酒菜包子無算,但飲,余者棄。”

  劉幽求聽著別扭,給翻譯一下。

  “多謝指點!”旬信明白啦!我的還不夠文,果然進團兒的都厲害。

  其他人聽了對旬信的觀感很好,至少人家努力了,還好學,文學就是積累。

  上平臺,有一群人,羽林飛騎沒動作。

  “易弟他們……”李隆基見到那么多人身上穿的衣服華美,不是說不營業了么?

  “余懷德他們,過來后就在這里住。”李易朝那邊招手。

  余懷德一幫人不帶隨從,自己走過來,雙手前伸平端,手心向上。

  “無須如此。”李隆基放心。

  “民等見過陛下。”余懷德領頭鞠躬。

  “洛陽與長安氣候略有不同,可還適應?”

  李隆基對他們的觀感好,這些人撐著京兆府及周邊州府的經濟,捐款搭棚子、修路、軍資。

  “謝陛下關心,一切安好。前幾日有顧客到,剩下的菜和包子也好吃。”

  余懷德又一次鞠躬回答,他嘴交還有三鮮餡包子的韭菜沫子呢。

  “你們吃別人的剩菜?”李隆基詫異,你們沒錢嗎?你們一個個的身家……

  “回陛下,東主不收我們的錢,貴客多是一道菜吃幾口,甚至不吃。

  扔了怪可惜的,我等到外面買賣東西,餐風露宿,吃慣了苦。

  菜熱一熱吃了不會生病,主食更是,省了東主招待我等的錢。

  我等倒不是缺錢,那錢財留著幫百姓和捐或將士更好。”

  余懷德說實話,表明他有錢,他就是不愿意用在這個時候。

  “好,家中明年有應舉之人?”

  李隆基頷首,對,一般人敢跟你們比錢財?

  “有,大概二十四人,經商納稅,給了名額,皆賴陛下恩德。”余懷德回話。

  “時務策當有一道此題,不可外傳。走吧,去下個地方。”

  李隆基說一下,不再理會余懷德等人。

  “謝陛下!”一群人深鞠躬。

  他們明白了,這就是透題了,自己等人不就是吃個剩飯剩菜嘛!

  拿分的題呀,不曉得有多少學子因此無法擠進甲第前面去。

  “老余,你們千萬不能說,說了我就會知道。”

  李易提醒一句,意思是陛下能知曉。

  “傻子才往外傳呢,我們子弟要考科舉。”

  余懷德恨不能把心掏出來,我家的人考科舉,我泄題?

  “嗯!夫君子之行,修身哉?養德乎?且記,不可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破題。

  上德之德,君之德;下德之德,民之德。

  為官者,為民也。教民以德,自是下德;民不失德,君有上德。”

  李易把題給說出來了,并且說了怎么解題。

  諸葛亮的誡子書是題,答的時候千萬別答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這段講的是上位者,跟普通百姓無關。

  像你吃別人剩的包子,這個就不符合道德經的上德,你是下德不失德,你層次不夠,格局小了。

  但百姓要那么高的格局?百姓不要道,要生活。

  而道法自然,百姓有吃有喝活著才是自然啊!

  說完李易也走了,跟上隊伍,能說的他都說了。

  余懷德等人使勁背,趕緊找紙筆寫下來,這題滿分了。

  “小易,按照道德經,你做的事情都是下德。”

  畢構等李易到近前,笑著說。

  “是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我哪個都不符合,尤其是圣人不積,圣人不積我積,但后面是一樣的。

  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沒毛病,我幫助別人,我自己就有好處,我給別人的東西多,我自己賺的也多。

  原來老子也是會做買賣的人啊,厲害!學道德經能學會經商之道。

  至于說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弗爭。那是不可能的。

  草木尚爭一縷陽光,而后茁壯。禽畜亦爭一口奶食,方能成長。”

  李易說道德經的內容,有的他認可,有的他絕對不同意,我沒那么高的境界。

  他覺得老子說的就是gong插n主義,理論上很好,以后或許能實現。

  “可是你給道德經寫的注釋不是這些你現在說的話啊!”

  宋璟在旁邊出聲,你那注釋寫的跟你說的有關系嗎?你絕對沒寫老子做買賣啥的,我篤定,你……

  “很正常嘛!道可道非常道啊,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趕緊走吧,回頭獵戶們就位,下一個階段的民生安排就開始了。

  琢磨這東西有什么用?道長存而國生滅,國生國滅,百姓死活。

  那種道對咱們太遙遠,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道就在那里,咱們考慮怎么讓百姓過好日子。”

  李易回歸正常狀態,在他看來道德經屬于哲學范疇,沒錯。

  但他現在不考慮太深奧的哲學,只想百姓的生活。

  眾人聽李易說話,發現挑不出什么毛病。

  無法指責他對誰不恭敬,百姓吃飽飯難道還不夠?

  “小易,你前幾天說要與佛道對賭?百姓在旁邊?”

  宋璟想起來個事情,他開始為那些佛道的人擔憂。

  百姓當評委,看李易現在對道德經的態度和對百姓的關愛。

  若佛道的人應下這個賭約,到時他們很可能被千夫所指。

  百姓只有在生活艱難的時候才去尋佛求道,一旦日子好過了,他們才不管寺和觀呢。

  除非有的人干了壞事兒,自己心虛,比如某些官員,他們會去佛前希望佛祖保佑,或者去道觀,化解危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