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一十四章 發行貨幣幾多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易弟,這個錢好。”晚上吃飯,李隆基看著一大堆的兌換券說。

  “不是錢,是兌換券,讓孩子們能夠拿著它兌換零食和玩耍的機會。”

  李易不承認他在印刷貨幣,錢是隨便造的嗎?

  錢可以隨便種,種桑樹、養蠶、織補,拿來當錢花。

  “對,是兌換券。”王皇后支持。

  李成器給李易倒酒:“你先印著,看看好不好用。等好用后,與陛下說。

  到時大唐直接印錢,還叫開元通寶。

  花錢的時候不用再帶那許多沉重的東西,走遠路的人最為方便。”

  “好處不止是輕便。”李隆基也說:“如今絹帛太多,富人家堆積在庫里,百姓還必須種桑麻、養蠶。”

  李隆基想到把大量的桑麻去了,百姓用來種糧。

  實際授田不到百畝的百姓家中再種上樹、養蠶耽誤時間。

  不如種上谷子、哪怕是地不夠好,種豆子養養地,豆子少,也能榨油、做豆腐吃。

  到時候銅用來制造工具,百姓全使用紙幣。

  “還需要改進造紙工藝,使紙幣更難被仿制。另外涉及到了發行數量。”李易沒那么樂觀。

  李隆基和李成器深思起來,慢慢吃喝。

  他倆知道不能使勁印錢買東西,印多少是個問題。

  過了一刻鐘,李隆基詢問李易。

  “易弟你說照著去年收上來的租子來發出錢可行?”

  “發出去了,百姓手中拿著錢,以后是交錢抵租,還是交糧?”李易沒回答,而是問出一個問題。

  “當然是交糧。”李隆基馬上說道。

  “朝廷印的錢都不能用來交租,百姓還愿意使用朝廷的錢?”李易再問。

  “那便允許交錢。”李隆基順著說。

  “糧價變動,各地不同,收獲時糧賤,交多少錢?

  原本應該交一石的租子,結果糧食收上來便宜,交的錢就少。

  朝廷拿著那個錢,再從別處買糧,買不到租子那些糧,朝廷收入減少。”

  李易又給出一個麻煩的問題。

  李成器插一句:“選一個平均的價格,每年糧價不同,算平均,讓百姓交錢。”

  “百姓收糧的時候,糧價低,照平均算,要賣的糧則多。

  原本一石糧夠了,換成錢,實際賣掉的是一石半,百姓吃虧。”

  李易還有說法,看,不行吧。

  李隆基兄弟二人發愁,這不也不行,那也不是,印錢有什么用?

  “愿意交錢就交錢,愿意交糧就交糧。”王皇后最聰明,一句話解決。

  “訂價呢?訂高了,百姓不去用錢,錢流通性差,百姓不想要。

  糧價不穩,其他的商品用紙幣來買,商家會抬高價錢。

  只要有一個環節高了,所有的商品都開始針對紙幣漲價。

  紙幣到那個時候就廢了,印得越多,貶值越厲害。”

  李易再提出貨幣接收程度的問題。

  “易弟你說,我們不想了。”李成器干脆把苦惱扔回去。

  “不。”李隆基搖頭:“現在也有銅錢,也沒說讓百姓用銅錢來交租,他們可以拿銅錢買糧交。

  紙幣發行的時候,遵照銅錢的時候就行了,大不了允許他們用紙幣換銅錢。”

  李隆基想到辦法,對,就這樣。

  同時他也知道印多少錢了,朝廷有多少銅錢和絹帛,就印多少的錢。

  到時候允許百姓兌換,怎么兌都是那些。

  紙幣代替銅錢是為了方便,不是一下子從百姓的手中撈錢。

  他把想法說出來,李易笑了。

  “沒錯,這就是印刷數量。等著大家漸漸適應,再多印一點,他們就不會想著去兌銅錢了。

  需要幾年時間方可,我莊子上先試著發行兌換券,莊子有足夠多的商品用來賣。

  百姓熟悉了莊子的兌換券,以后朝廷再發行紙幣,水到渠成。”

  李易怕朝廷著急,一下子要發出來很多,朝廷缺錢。

  翌日的早上,莊戶帶著商品到灞橋那邊與人交易。

  在需要購買別人東西的時候,問對方是否愿意收兌換券。

  并說明,本月用兌換券在莊子上買東西,享受優惠,只這一個月。

  一聽優惠,對方立即答應。

  即便他們不買莊子上的商品,也可以去別人那買東西。

  買的時候商量價錢,按照莊子的優惠比例,各讓一步,不就便宜了么。

  吃虧的是莊子,莊子有錢,還有十九天的優惠期。

  莊子如今沒制作好十錢以上兌換券的版,最多只能到十錢。

  一給一捆子,對方數錢,數目對,趕緊揣著離開,買東西。

  “好用啊,早知道不趕車過來拉錢了,一揣,完事。”一個賣完東西拿到錢的人高興。

  “得揣好,容易丟,絹帛大,不容易丟。”

  旁邊過來賣麩子的人小心地把手放在揣錢的位置上。

  過來賣花的人則說:“面額太小,再大一些,別人愿意收,往來更便捷。”

  “你的花是從各地方收上來的,你要大額的作甚?”賣麩子的人笑著說。

  “我打算繼續往下分包,鮮花的價錢比干花高,我自己一處處去收花,攢下來,很多花就干了。”

  賣花的人說出苦惱,他想讓人到各個地方收,然后一次結算。

  轉過頭他再賣到莊子,能多賺錢。

  莊子用花來提取精油,鮮花提取的多,干花少,自然給的錢有高有低。

  除了有商戶,過來送蒿子和茶葉的百姓,更愿意選擇兌換券。

  他們不認為兌換券花不出去,李家莊子的排面在。

  隨便拿出個東西就值很多錢,莊子印多少兌換券都有貨賣。

  于是不用晚上,中午的時候,長安城的東西兩市就流行起了兌換券。

  大家瞧著有意思,一揣便可,多省事啊。

  跟李家莊子有業務往來的商人,提出消費的話可以多給一點。

  “陛下,印錢應握在朝廷手上,不可予私人作。”

  姚崇中午沒吃幾口飯,等著李隆基吃完飯,他立即趕過來。

  其他兩個宰相跟著點頭,此事上不能再偏向李易了,太過重大。

  “姚卿可知一年應印多少錢?”李隆基不急,慢悠悠地問。

  “多少?這個……那個……”姚崇迷茫了,對呀,印多少合適呢?

  “陛下知曉?”盧懷慎目露期待之色。

  “簡單,印多少要看收入幾何,從……”

  李隆基講起來,教大臣貨幣發行之策,不但要發出去,還得穩住價格。

  等他說完,三人悟了,他們覺得自己徹底學會了貨幣的知識。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