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三十章 一年到來又科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二月初一早,芳林苑的芳林門外面,許多考生等著進去。

  初春的天很冷,房檐的瓦上還結了霜。

  考生們感覺到凍手、凍臉,身上和腳倒是不冷,換了新的鞋和衣服。

  如去年一般,陛下給提供,考完了帶上自己的舊衣服和鞋子離開。

  王旭把手放在嘴前哈著氣,想用呼吸的溫度來溫暖一下小手。

  一同去兩坡村當村官的三個人在他身邊,大家相處得不錯。

  “來了來了,一人一份,別吃多了到里面去睡覺。”朝廷的車隊出來。

  一摞摞的陶碗、竹子筷子。

  大桶中裝著燉羊肉,羊瘦肉,怕有的學子好幾天不吃油水吃到了肥的壞肚子。

  加上茶葉蛋和黃瓜小咸菜、饅頭。

  一人盛多半碗的羊肉,一個大饅頭放在湯上面,茶葉蛋和小咸菜扔湯里泡著。

  今年的學子多,以前幾屆沒考上又去當村官的人,全要考。

  還有從各州府新來的考生,擠在路上。

  “朝廷越來越有錢了,舍得給燒地暖、發衣服、文房四寶,今年我一定要考中,當個為民辦事的好官。”

  夏灝端著自己的燉羊肉湯,蹲在王旭的旁邊說。

  王旭羨慕地看前面的一些人,他們同為考生。

  不同的是,人家當村官當得好,不等考試,已經授了流外官,不是流外一品就是流外二品。

  此等人無須參加科舉考試,有地方安排。

  他們來考,是想考中后給更大的官,從九品。

  考上升遷更快,考不上熬兩年,也進九品。

  像王旭,經過努力學習,村里給個好點的評價。

  有個流外六品的身份,卻沒有地方安排,除非繼續去當村官。

  縣里的小吏都是流外三品以上,京兆府不缺官。

  其實所有下鄉的考生,都有個流外官,最查的是七品,算是為他們吃苦的獎勵。

  至少們能識文斷字,比尋常百姓尋那點強無數倍。

  再連個流外官都不給,他們還怎么活?

  “去年考上的李家莊子的官員們接替了我等的村官,你們說他們會不會碰一頭灰?”

  不遠處有人滿臉期待的神色在那說話。

  大家知道他的意思,你考上了,還是甲第,等到了村子里還不如我們,說明什么?

  “東來兄,誰去兩坡村了,會不會做得很好?”柴保泓聽別人說,也跟王旭說起來。

  王旭喝口熱乎的湯:“我等俱是去過李家莊子的人,李東主怎么教人,還用多言?

  有人想看笑話,等著吧,那二百二十個學子可不白給。

  之前的四十人個學子當縣官,風頭壓住了縣令、縣丞。”

  “倒也是,旁人有李家莊子的出身,會想盡辦法快速升官,他們反而不急。”朱安表示佩服。

  四十二個學子最厲害是甲第頭名,別人皆有實職,趙東林卻沒有。

  朝中卻有人放話,趙東林什么時候想當官,直接給個參軍,若再等等,給個刺史。

  趙東林負責四十一個同窗,調動整個京兆府二十個縣。

  這不就是刺史么,刺史無非多個軍事方面的內容。

  趙東林在李家莊子,被李易單獨培養,軍事方面怎會不學?

  其他人依舊呆在主簿和縣尉的位置上認真做事,從未提過要升官的事情。

  “可惜沒趕上。”夏灝說一句,低頭吃黃瓜咸菜。

  他后悔,李家莊子給過兩次機會,他都拒絕了,從那之后,只剩下外面住著的一群學子。

  他們今年也會參加科舉,平日里幫百姓免費訴訟。

  在經過了村官洗禮之后,有外流官身的人,一個個不那么傲氣了。

  新來的考生不一樣,他們覺得自己把握大,好考,在地方他們是出類拔萃的存在。

  于是他們聚集在一起,神色放松,認為科舉對自己來說屬于走個過場。

  被王旭等人提起的兩坡村,此時一個身穿軍大衣的人在記錄廁所的位置。

  “長鈺,過來吃包子,大娘家早上蒸的包子,酸菜和油渣餡的。”有個婦人招呼周長鈺。

  周長鈺是去年的科舉甲第頭名,被安排到村子里當村官。

  他身上見不到任何官員的樣子,若不是腰板筆直,看著跟個種田人沒什么區別。

  他的臉上帶著風霜之色,手更是裂了小口子。

  有護膚膏和護手霜,他沒抹。

  一到村子,他就先看各家的茅房,看大小、看地勢、看周圍。

  拿著本子寫寫畫畫,對任何村民都是面帶笑容。

  也沒找村正陳墨去要賬簿,他懂得分寸,賬能隨便要嗎?

  “陳三大娘,不了,昨天晚上有剩菜剩飯,天冷放不壞,等回去熱熱就能吃。”

  周長鈺笑著擺擺手,拒絕。

  婦人走過來,拉他的袖子便走:“晌午再熱你的菜,早上吃包子,大娘家有錢,不差你一雙筷子。”

  周長鈺就被拉到陳三大娘家中,家里有兒子和兒媳婦,還有兩個孩子,一男一女,男孩大,女孩兒還吃奶呢。

  他一一打招呼,選了一個側對人家兒媳婦的位置,人家扯開懷奶孩子呢。

  “小周,你來了有些日子了,整日里看別人家的……不給出出主意?你可是李家莊子的人。”

  老頭坐在主位上,面前擺個小碗,碗里是黃酒,一早就喝,喝完了出去干活不那么冷。

  “陳三大爺,差不多了,吃完飯我去見村正,跟村正商議一下,看想法對不對。”

  周長鈺夾起個包子給這家六歲的小男孩兒,恭敬地回答。

  “還商量個甚,你家莊子出來的,別人信不過,還信不過李東主?”老頭大咧咧地說道。

  “東主說過,一事一議,不可輕乎。做對了是本分,做錯了百姓遭罪。”周長鈺還是那么恭敬。

  老頭頷首:“此話沒說錯,李東主教人,比別人強,頭年來的四個娃兒,覺得自己本事大,結果連個飯都不會做。”

  “他們其實不錯,一心為村子著想,出發點是好的。”周長鈺不去批評別人。

  “你這娃兒啊……”

  “老頭子吃飯。”陳三大娘抓起兩個包子放在周長鈺的碟子里。

  “吃飯吃飯,吃了飯陪你一起去找。”老頭不再多言,端起碗喝酒。

  周長鈺也不客氣,吃,這家確實有錢,種了十畝大棚,還雇了兩個外來的人一起干。

  等吃過飯,他輕攙著老頭去村正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