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三章 被飯菜打擊到的宰相尚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第五十三章打擊人的莊戶飯菜(第一更)

  吃飯時間未到,眾人溜達著到玩曲水流觴的地方。

  一大片園林依舊在建著,要求簡單、質樸、自然、閑趣。

  越是這樣,其實越難。

  好在李易有圖紙,人家蘇州園林怎么建的?跟奇門遁甲似的。

  抄,就是工匠少。

  “易弟,這里別有天地呀。”李成器站在小水渠的一個分渠旁邊,伸手進水里晃晃。

  “別的還好說,缺人手,工匠。”李易想要再來一批人。

  “缺工匠。”李成器重復,看魏知古。

  魏知古工部尚書,總有不小心做錯事的工匠被收拾。

  或者是被排擠,性格不好,有手藝也不行。

  魏知古沒敢說我安排,他只是眼神示意,表示知道,回頭安排。

  “要手藝好的工匠,是吧易弟?偷東西的不要哈?”李成器對李易說,實際是說給魏知古聽。

  “要看因為什么偷,喝酒或到平康坊的不要,賭博的也不要。若是偷東西賣錢給家人看病和買米,我要。”

  李易有選擇,別一桿子打死。

  其實前面說的他也有辦法治,但他不想,費勁。

  “對,易弟說得對,生病和吃不飽飯,在易弟莊子不存在。”李成器附和。

  魏知古就知道應該送什么人了。

  他舍得,甚至決定把一些好的工匠也送過來,帶著家人。

  留在工部,工匠的作用顯然比不上在李易莊子大。

  李易總是有新東西要做,缺人手,不如支持一下。

  轉一圈,時間差不多了,眾人到食堂吃飯。

  來兩個新人,李易不想帶進自己的院子。

  “這是什么?莊子叫食堂?給莊戶吃飯的地方?”張說進到食堂被嚇到了。

  好大的地方,屋子一個連著一個,都是相通的,然后大家往來穿梭打飯。

  飯菜放在那里,自己盛。

  這都不是問題,但為什么有濃濃的肉香鉆進鼻子?

  每樣菜的前面有個小牌子,上面寫字。

  同樣第一次來的魏知古念:“小蔥拌豆腐、五花肉爆車前草、雞肉燉蘑菇、紅燒肉、炸小魚、蒜苗炒雞蛋、鴨架湯、烤鴨片、炒雞雜、醬鴨肝、清蒸草魚、干鍋豬腰子……”

  他一道道念,足足二十六道菜。

  旁邊主食放著小米飯、大米飯、饅頭、準備隨時下鍋的手搟面、過水的高粱米飯。

  至于小菜就是紅方、青方、鹽水豆子、咸豆干、干菜和豬皮烀的咸菜、切成兩半的咸鴨蛋。

  越念魏知古的聲音越低,他和張說有同樣的想法。

  這是莊子里莊戶吃的飯菜?我大唐的百姓生活已經如此好了嗎?

  他再看向李易,覺得有些害怕,太恐怖了。

  別說是自己家中雇的人,自己一天也不敢吃這么多種菜啊。

  很多菜明寫著,自己只能靠字來猜,炒是明白了,爆是什么?干鍋又是什么?紅燒肉是怎么個燒和紅?清蒸和蒸有什么區別嗎?

  張說站到了魏知古身邊,等,看。

  莊戶過來,自己拿一個竹子的餐盤,盛菜、盛飯,再用陶碗裝湯,帶著找地方坐下吃。

  二人互相看一眼,確定,給莊戶吃的,不是臨時做出來擺樣子的。

  莊戶盛飯菜的時候非常自然,吃的時候也正常。

  不像平時吃不到肉,突然遇到肉時的樣子。

  李隆基幾個人已經自己打好了飯菜,進到旁邊的一個連接著的最小的屋子里。

  張說和魏知古立即挑選想吃的菜裝上一些,跟著去。

  沒敢多裝,打飯的地方寫了:吃多少盛多少,不夠再來盛。

  “這小屋好啊。”張說進來后看一看,覺得不錯。

  “專門給我隔出來的。”李易說道。

  兩個太監和兩個宮女也打完了飯進來,坐早旁邊的一張桌子上,

  整個小屋就能放四張長桌子。

  張說與魏知古看四個人,四個人根本不怕,低頭吃自己的。

  二人服了,陛下和皇后吃飯,你們在旁邊也吃,你們應該站起來服侍才對。

  李隆基可不管那許多,自己盛的愛吃的菜,還是熱乎的,多不容易呀。

  “你倆的隨從呢?叫進來自己打飯。”李成器發現兩個人的跟班沒進來。

  “啊!”魏知古答應一聲,跑出去,把他和張說帶來的人全喊進來。

  跟班們一樣吃驚,好多菜,飯也是,隨便吃。

  “李東主。”魏知古還沒吃,先問。

  “你給莊子上的莊戶這等飯菜,不怕吃窮了?”

  李易笑了:“我一個東主,若是需要依靠克扣莊戶來活著,我就不如跳進灞水中。”

  “可是,可是……飯菜太好了。”魏知古還是糾結。

  “你認為好,是因為你沒有,我莊子自己養了很多牲畜和家禽,我當然要吃。”

  李易給出一個哲理,有對比才有傷害。

  張說不想再說同樣的話,他上了一個小蘑菇,好吃,問:“蘑菇哪來的?”

  “現在正是蘑菇出來的時節,別處人采了蘑菇送到莊子上換東西,莊子給價高。”李成器說出來。

  他感到非常驕傲,我知道蘑菇現在的季節多,你們兩個呢?

  張說二人確實不懂,誰會關心幾月份有蘑菇。

  “不曉得不怕,往后多來轉轉,我易弟的莊子學問大了。”李成器寬慰兩個大臣。

  被寬慰的人卻更難過了。

  意思是說我倆沒學問唄?

  “待明年就好了,今年的許多青菜沒下來,明年我有準備,冬季學皇家,也有黃瓜、茄子、菘,菘我叫白菜,這些菜出現。”

  李易對李隆基說,告訴三哥,你別在為一點青菜去利用身份,不好,弟弟這里有。

  李隆基明白,感動得想哭。

  張說感興趣:“冬日里如何種?”

  “我原來是想燒玻璃,現在琢磨一下,不行,太容易叫人眼紅,且不利于民生。”

  “因此我要用絹帛,采光不怎么好,加上暖墻,生長周期慢一些,不過提前種,沒關系。”

  李易簡單介紹。

  “可否告知我等?”魏知古也想試一下。

  “行啊。”李易想了三四秒,答應。

  “易弟不可。”李隆基叫停。

  “為什……啊,是不行,我先在張家村子帶村民試,試好了,再去別的村子。”

  李易剛要說為什么,反應過來。

  反季節蔬菜,拿出來,尋常人家種不起,都被有錢人給弄去了。

  不如自己一個村子一個村子找合作,帶領村民致富,按照自己那個世界的企業和民眾合作模式操作。

  李隆基想的顯然和李易不一樣。

  他說道:“賺大錢的買賣要留給自己,你就在莊子做。”

  “不行啊三哥,我還要帶許多百姓過上好日子呢。”李易搖頭。

  “于百姓有何關系?”李隆基一聽百姓,語氣換了。

  張說跟魏知古一齊點頭,對,你說說,百姓過好日子你能幫上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