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5章 養娃(17)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愛憐覺得月子還是要好好坐的,不過真的很難熬啊!不能刺繡,不能看電腦,不能看手機,不能看電視,不能看書,這些都累眼睛,不讓洗澡,她覺得自己渾身都癢的很,那沒事兒便聽歌、彈琴吧,古琴、琵琶和蕭,在兒子不睡覺時,輪番上陣,就當是給崽崽提前上音樂鑒賞課了,要知道多少人想讓她彈琴聽都聽不著呢。

  月嫂不懂什么音樂,她只聽得很好聽,只覺得這個寶媽真是個才女啊!

  終于是把這個月子給混過去了,好好地洗了一個長達兩個小時的澡,感覺身子都輕了二斤似的,把自己弄得香噴噴地出了浴室,愛憐感覺自己又活了過來。

  崽崽十分的省事兒,但是月嫂還要是要留下的,雖然這一個月,她也學會了怎么樣照顧嬰兒,可是還是沒有月嫂專業。

  出了月子后,小家里,月嫂和愛憐一起照顧小嬰兒,愛憐也多一些時間做自己的事情,通過月子里彈琴,她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她決定開始整理這三樣樂器的曲譜,古代百年時間,她掌握了不知多少曲譜,那個不知哪里個時空的古代的曲譜是這個時代,或是她原來的世界都沒有的。

  她已經學會了五線譜,便開始用五線譜把她會的所有古琴、洞簫和琵琶古曲都整理出來,這個工程可不小,空間里面還有一些當初她用古時記譜的方式記錄下的曲譜,再加上記憶中那些沒記錄下來的,一起用五線譜整理出來。

  每天除了刺繡和崽崽相處的時間,其它差不多都用在了整理曲譜上面了。

  出了月子沒幾天也到了春節,在這之前,愛憐也給崽崽起了名字,跟著她的姓,叫‘林星巖’,小名兒‘仔仔’。

  月嫂要回家過年,愛憐春節期間便自己帶著孩子,親生的父母,也就在三十晚上與愛憐通了通視頻,愛憐并沒有告訴他們自己已經是個母親了,只說一切安好,那對父母竟然別的什么也沒問。

  他們在重組家庭后,各自都生了寶寶,林爸現在的妻子原來就有一個兒子,現在又給林爸生了一個兒子,林爸覺得林家有后了,非常開心,現在她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已經快五周歲了,什么時候生的?

  林媽也一樣,嫁給現在這個丈夫之后,也挺厲害,也生了個兒子,今年四周歲。現在,愛憐有了兩個有著一半血緣關系的弟弟,這兩個弟弟只比她家仔仔大三、四歲。

  視頻里面,林爸和林媽都讓她這兩個弟弟跟她打招呼,看著視頻里那兩個明明很陌生,卻不得不被逼著和說兩句拜年話,愛憐不禁有些心煩,只應付了兩句后,便關了視頻,他們算是熟悉的陌生人吧?

  不比陌生人強多少的親人。

  一大一小的春節還是挺冷清的,愛憐沒有買鞭炮,守著仔仔,她也沒辦法自己去放炮,春晚也與自己原來的世界還是稍有些不一樣,不過這個年過得沒意思卻是相同的。

  娘倆兒也不守歲,早早地便睡覺去了,這是人口少,在過年時唯一的缺點吧?冷清還有些孤寂。

  春節過后,她又開始去給小朋友們上琵琶課,生活讓她過很是忙碌,但卻樂在其中。

  李惠玲沒有再出現,愛憐也不去理她,現在肚子里沒了仔仔,她也沒那么多顧忌了,來呀!互相傷害呀!誰怕誰?練了這么久的如意拳,雖然算是個養生拳,可是對上兩三個成年大漢還是沒有問題的。

  她果然找到了帥哥司機的聯系方式,把住院費用還給了人家,也知道他的名字顧云奇,又把自己繡的一副小繡屏擺件送給了他,當做謝禮,沒過多久,顧云奇又送給仔仔一輛嬰兒車當做禮物。

  有來有往的,大家算是初步成了朋友。

  顧云奇的媽媽驚訝于愛憐的繡工,十分喜歡,便又在愛憐那里訂制了一套繡屏,并且提供上好的木料,找有名的匠人制作成了框架。

  這面繡屏用了三個月才完成,算是精雕細琢出來的,不比她空間中收藏的那些差多少了,差的也就是木料了,古時的那些珍貴木料,現代社會花錢都買不到的。

  費時這么長的原因還有愛憐同時在整理樂譜的原因。

  這件繡屏顧母給了五十萬,愛憐也不覺得自己賣貴了,要知道自己現在的這項技能接近完美了,說是宗師境界一點不為過,滿世界找,現在也找不出一個像她一樣水平的刺繡大家了。

  繡品的銷路暫時被顧媽的親戚朋友給包了,最近兩三年內都不能閑著了,畢竟這東西是純手工,每件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同時每件成品所用的功夫也將增加了許多。

  網店因為無法供應上貨源,也讓她給關了,專心給顧母介紹來的這個客戶們繡。

  刺繡只是賺錢的一種方式,雖然她想給仔仔和自己更好的生活,但就現在她的收入來說,已經足夠了,她雖然每天都會刺繡,但是卻并不是她生活的全部,每天會拿出四個小時做繡活,還有一個小時授課,兩個小時整理曲譜,還有時間她去學古箏去了。

  愛憐是古琴大家,可是古箏與古琴還是有區別的。

  古琴長約120cm,寬約20cm。古琴有7根弦,故又名七弦琴(最粗的為1弦,最細的為7弦),古琴沒有琴碼。古箏長約163cm,寬約34cm。古箏有21根弦(最粗的是21弦,最細的是1弦),古箏有琴碼。

  它們的擺放、坐姿各不相同,都有著各自的要求,古琴和古箏的彈奏也有不同,古琴彈奏中,左右手都不需要戴義甲;而古箏彈奏則需要戴義甲,但它們卻都是左手按弦,右手彈。

  愛憐找得是余市一所還不錯的音樂學院的老教授于韻,學費可是不低,但是這個與古琴十分類似的琴種,前世今生,她都是十分喜愛的,所以這個也提上了日程,并且專門托顧母幫忙找人定制了兩架不同材質的古箏,當然價格也是相當感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