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80章????老頭的慈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家里,曹璐成為喬志國的實驗對象。

  這個只會煮泡面的廚藝巨嬰,在喬志國的指導下,成功做出一份份飯菜。

  賣相不太好,但味道還可以。

  標準化,慢慢的大家看出了其中的門道。曹璐之所以能做出這樣味道口感都還可以的飯菜,秘密就在標準化三個字。

  比如最簡單的炒面。面的重量標準化,精確到克。煮面的時間標準化,精確到秒。調料的量標準化,用不同的勺子來測量,不多也不少。

  翻炒的時間也標準化,精確到秒。有了這些數據,就算是曹璐這樣的廚藝新手,也能做出一份味道不錯的炒面。

  標準化流程,這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西餐大多都是標準化的加工流程。而不是像中餐這樣,很多東西聽起來玄之又玄。

  適量的鹽,適量的水,對于很多人來說,聽到這個適量就懵逼。適量到底是多少?到底是一勺還是兩勺?

  現在,喬志國直接把流程標準化。把適量這個詞扔掉,不要適量。就要精確的數據。

  不管是炒面,還是餡料,或者是鹵味,所有的東西都有精確數據。

  多少調料?多少水?多少食材?多少時間?大家只要按照這個精確的數據去做,味道基本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廚藝這個東西,說白了其實也沒這么玄乎。特別是普通的家常菜,只要掌握好量和時間,大家做出的味道都差不多,不會有太大的出入。

  喬志國一行人在家里呆著沒有出去,一直在對菜品進行改良和實驗。

  除了曹璐,張卉他們幾個人也輪流成為廚師。在喬志國的指導下做菜,最終做出的菜品也都基本差不多。

  在家里呆了兩天,五月四號早上,酒店門口,吳慶書一行人準時來到這里。

  “吳書記,我們一起走吧。”

  喬志國從樓上下來,邀請吳慶書上了自己的車。張卉他們上了縣委的車。

  車隊出發,在車隊的后面還有一輛大貨車。

  一路向北,最后車隊在喬莊小學門口停下。校領導已經在學校門口等待多時了。

  看到喬志國和吳慶書從車上下來,校長劉光明趕緊走上前。

  “吳書記,老喬,歡迎歡迎。”

  劉光明面帶笑容,特別是看到喬志國后,臉上的笑容更多了。

  “老劉,好久不見啊,身體這段時間不錯吧。”

  喬志國也很熱情。

  “吳書記,我給你介紹一下吧。劉光明,我們喬莊小學的校長,我們倆是老搭檔了。”

  喬志國當起了地主。喬莊小學,老頭工作一輩子的地方。三尺講臺,老頭在這里工作了三十多年。

  雖然喬志國對這里陌生,但老頭的記憶卻影響著喬志國。在門口簡單的客套了幾句后,一行人進入學校。

  回到學校,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樣。

  這些老同事,很多都相處幾十年了。就算一些年輕的老師,對喬志國也很熟悉。

  喬莊小學很小,十二個教學班,每個年級只有兩個班,一個班級也只有三十多個學生。

  這所學校建校已經三十多年了,喬志國就是喬莊小學的第一批老師。學生來源主要是周圍幾個村子。

  校舍并不大,以前的校舍是平房,前后兩排,條件艱苦。前些年校舍進行了重建,平房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三層小樓。

  “喬老師好”

  “老喬,想死我們了,我們都快羨慕死了”

  “老喬……”

  再次見到喬志國,這些老師眼神復雜,有高興,有興奮,有羨慕也有嫉妒。

  以前老喬是學校里的老好人,人緣挺好。遇到什么好事,也不爭不搶。一個很普通的老頭,沒太多存在感。

  對于老喬,大家的印象就是一個挺和善的老頭。其實,很多時候,大家都覺得喬老頭好欺負。

  老光棍,有個兒子雖然有出息,卻遠走國外,跟沒有一個鳥樣。曾經有那么幾年,老頭也是意氣風發。

  曾經很多人也羨慕老頭有個有本事的兒子,認為老喬很快就能享清福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羨慕變成了嘲笑。

  兒子再有本事又有個屁用啊?自己家的兒子沒本事,但卻能守在自己身邊。生病了能照顧你,逢年過節能過來看看你。

  喬志國的兒子呢,大學生,有出息,在美國,很牛逼吧。但是一走就是這么多年,就結婚和生子的時候回來了兩次,每次也是來也匆匆走也匆匆。

  每年過年,大家都是全家團圓,晚輩孩子一大堆。喬志國的家里永遠都是一個人,那種凄涼,常人難以體會。

  但就這么一個要關系沒關系,要背景沒背景,要能力沒能力的退休老頭。誰能想到,退休后卻煥發第二春,逆襲了。

  看看現在的喬志國,來學校都吳書記陪同。這樣的身份,要個屁的兒子啊,那玩意有多遠滾多遠。

  “來,把東西卸下來。”

  貨車開進學校,所有的老師都好奇的看著貨車。

  車門打開,工作人員開始忙碌。

  設備,教學設備,而且是非常先進的教學設備。

  多媒體講臺,多媒體教學設備。這一套就需要25萬。這次,喬志國帶來了十二套,每個班級一套。

  除了這些設備外,喬志國還給學生們帶來了禮物。整套的學習用品,這些東西都是ZG品牌。

  書包,水杯,文具盒,鉛筆刀,鉛筆,簽字筆,橡皮,作業本……

  學生有禮物,老師也有禮物。每個人在辦公室里都安裝了一臺電腦,方便老師使用。

  喬莊小學的硬件設施很差,到現在還在用傳統的粉筆和黑板。劉光明也想學校的硬件設施好一點,但申請了好多次資金都沒能成功。

  作為一個貧困縣的村級小學,喬莊小學的基礎設施根本無法和大城市的學校比,連空調也是這兩年才裝上的。

  雖然裝上了空調,但平時卻舍不得開,不到非常冷或者非常熱的時候,空調都不會開。

  現在喬志國直接帶來了十二套先進的教學設備。一套造價二十五萬。如此先進的教學設備,別說村級小學,就算到了鄭州,也找不到幾個學校舍得用這么貴的教學設備。

  慈善,這就是喬志國的慈善。不直接給錢,也不直接給補助。而是把教學設備直接帶來,免得有人伸手。

  有了這些設備,老師們以后講課就方便多了。而且一些多媒體教學課程也可以用了。這些東西,可以直接提升喬莊小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理念。這些東西對于孩子們來說,比直接發獎學金更有意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