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兩百六十八章 撤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與劉毅張飛一邊閑聊一邊等待戰機的安逸不同,此時黃巾大營內卻是愁云慘淡,氣氛非常壓抑。

  “我等難道就這般看著?”營中一名黃巾頭領隔著柵欄看向外面廝殺混戰的士卒,語氣中滿是不甘。

  “呵......”身后傳來一聲冷哼,“若是王校尉不甘,自可沖出去整肅軍紀,在這空嚷嚷可沒什么用。”

  王姓校尉聞言面色一紅,他猛然轉頭,朝著說話之人狠狠的瞪了過去。

  “怎么?難道王校尉想動手?”對方絲毫不怵,冷笑著瞪了回來,語氣之中頗有幾分譏諷,“是了,王校尉是渠帥的心腹愛將,方才負責留守壓陣,不曾參與斗將,精力自然是充沛的很。”

  “此言不差,若是王校尉精力無處發泄,不妨出去同營外的漢軍酣戰一番,也可順帶解救那些可憐的士卒,豈不美哉。”有人不陰不陽的冒了一句,“想必,王校尉是不需要我等這些敗陣之輩助戰的。”

  王校尉氣的臉色漲紅,手上暗暗捏成了拳頭,他怒極反笑,剛要開口,眼角見卻在無意中瞥見了一個雙手抱胸,冷眼旁觀的身影,心中猛然一驚。

  那是一個平日里同他關系較近,甚至說對他多有討好的一個校尉,按說遇到這種情況早就該沖過來幫腔助威了,然而現在卻一反常態的在邊上悶聲看戲。

  這不正常!

  王校尉心中一突,冥冥之中就生出了幾分不祥之感,他下意識的把到了嘴邊的喝斥之詞給咽了回去,只是冷哼一聲,便不再多言。

  周圍幾個校尉都不禁心中詫異,他們完全沒想到王校尉居然忍了下來。

  這王校尉原先是徐和的心腹,實力達到了乾元境巔峰,距離坤珞境只差臨門一腳,因為徐和曾在一次軍議上當眾說過,只要其突破,便升為裨將,獨率一部。

  裨將的名頭也還罷了,只要到達了坤珞境都被授予,但加上個“獨率一部”就從虛稱變成了實職。

  “一部”至少萬人!

  這是連很多老資格裨將都沒有的待遇,他們只能作為副將幫著那些獨率一部的將領打打下手,因為徐和手下加上那些雜七雜八的一共也不到十五萬人,扣掉直屬的,最多也就能分成個五六部而已。

  得了此等允諾的王校尉很自然的就覺得高了其他校尉一等,言行之中有意無意的便帶上了些傲慢,不提那些校尉,就連不少裨將都對其頗有些意見,只不過沒有任何一個人表現出來罷了。

  但如今徐和已死,此前的種種承諾都統統作廢,平日里對王校尉的傲慢之舉只能忍氣吞聲的一干校尉就起了些別樣的心思。

  雖然他們單打獨斗全都不是王校尉的對手,但他們知道有幾個裨將也看王校尉不是很順眼,只要給個合適的由頭想來也會不吝于出手,因此他們才用言語給王校尉挖坑。

  “敗陣之將”這個詞他們這些參加了斗將的人可以說得,那是自嘲,但是王校尉說不得,說了便是嘲諷。

  倘若王校尉接了那句“敗陣之將”的茬,就等于是一股腦的得罪了所有參加斗將的人,下場絕對堪憂。

  然而令他們失望的是,王校尉居然沒上當。

  不過他們雖然心中失落,卻也沒人再跳出來采取進一步的動作,畢竟也不是什么生死大仇,眾人也就是順手默契的陰王校尉一把,成便更好,不成則罷。

  而王校尉此時已是臉色發白,額頭見汗。他已然想通了其中暗含的風險,在心中把剛才說話挑釁的人連同并未開口只是冷眼旁觀的那名前“小伙伴”都給記上一筆的同時,也在隱蔽的觀察前方的那幾個坤珞境偏裨將,直到確認那些偏裨將們并未太過在意這里的事后方才抹了把額頭的冷汗,暗松一口氣。

  后面校尉們之間發生的矛盾自然是被前排的偏裨將們看在了眼里,但與那幾個校尉們所猜測的不同,這些偏裨將根本就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他們有更重要的事要愁。

  一名裨將只是淡淡撇了眼身后的爭端,見校尉們沒鬧出什么亂子便把注意力收了回來,然后語氣沉肅的朝著其他幾個偏裨將說道:“如今渠帥被劉毅陣斬,雖然因為有著營寨的防御暫時不會直面騎軍的沖鋒,但這并非長久之計!”

  “不錯。”

  另外一人頷首贊同,“這木制的營寨只能防的住普通的騎卒,而劉毅那等人物完全可以視其為無物,那劉宏遠之所以沒有現在進攻,不過是因為顧忌戰損不想多耗兵力罷了,現在沒了渠帥的牽制,只要其愿意,完全可以冒點風險強拆寨墻,而一旦沒了倚為防御的寨墻……”

  雖然他話沒說完,但其中的未盡之意眾人卻都是很清楚。

  眼下盡管他們兵力依然占優,但士卒們的士氣已經跌入谷底,仗著寨墻進行防御就已經十分勉強,一旦沒了這個心理上的依靠,接下來必定是一場大敗。

  “守是沒法守的,指望留守的援軍更不可取,其實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那便是撤退,并且還要速退!最好是稍稍整頓一番,明日一早便走!”先前說話的那名偏將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么倉促?”有人插了一句。

  縱使其他人心中也傾向于撤退,但還是感覺太趕了,大軍出行涉及到方方面面,操之過急很容易出問題。

  “不急不行吶!”

  那偏將苦笑一聲,“軍中屯糧不多,全賴后方不斷的補給,但眼下這個情況想來糧草是運不過來了,如果現在不乘著糧草尚足立即出發,只要多耽擱個幾日,恐怕就走不回去了。”

  眾人聞言恍然,他們大多數都是做副手的,沒單獨領過兵,下意識的就把糧草問題給忽略了。

  通常軍隊不會隨身帶著太多的糧草,一般而言也就帶個十幾二十天的量,非是不想帶多,而是沒這個條件,所以一旦糧道被斷不能盡快恢復便會出大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