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十八章 子義,下手輕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圍點打援?”

  太史慈呢喃了一句,隨后眼睛一亮,對著劉毅嘆服道:“明廷高策,慈自愧不如。”

  呵呵……這太史子義,怎么也學會拍馬了?劉毅嘴上說著哪里哪里,心里卻被拍的很舒服。

  劉毅先是享受了一番周圍敬佩的目光,等到滿足了才輕輕咳了下,謙虛道:

  “雕蟲小技罷了,當不得諸君如此稱贊。”

  他客套了一下后便臉色一正,對著太史慈問道:“子義,你說將平昌蛾賊援軍擊破后,下一步該如何行事?”

  劉毅對太史慈還是有很多期待的,基于見識原因一下子沒有想起來圍點打援戰術可以理解,但是在經過四個多月的學習后如果連下一步該如何行事都不知道,那就有點水了。

  太史慈見劉毅帶著期待之色看著他,也是感到有些壓力,他凝神沉思了一會兒,才緩緩說道:“可以選一部分人,穿著繳獲的衣甲扮成潰兵,詐開城門。”

  “哦?那為什么是潰兵而不選擇扮成援軍呢?這樣豈不是成功率更大一些?”劉毅笑瞇瞇的追問了一句。

  “扮成援軍,反而會有三個額外的破綻。”太史慈毫不猶豫的答道,顯然是對這兩種選擇都做過考慮。

  “一則,若是援軍,那么朱虛派向求援之人應該在其中,我們很難保證在戰陣之中將其認出并生擒。二則,在我們只有三千人左右攻城的情況下,援軍的第一選擇不應當是進城防御,而是在城外呼應,約定夾擊。”

  太史慈頓了一頓,見劉毅頷首贊許,心中一定,“三則,若是平昌來援,援軍應在兩千人上下,而將騎兵盡數變成步兵扮成援軍則太過吃虧。”

  “要是將城外威懾的三千人中悄悄調出兩千,一旦朱虛城中蛾賊冒險出擊,那么留守的一千人很難保全,太過行險。”

  劉毅贊許的點點頭。

  不錯,太史慈將各方面基本都考慮到了。

  “潰兵之計,同樣適用于平昌城,這樣可以減少傷亡,要是平昌中計,只剩下千人的平昌只要少許代價就可以拿下。”

  劉毅敲著案幾補充了一句。然后他瞧著夏負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問道,“夏負,你可是有什么想說的?”

  夏負腆著臉問道,“不是,哦,不對。我是想問,要是朱虛蛾賊沒上當怎么辦?”

  這句話一問出,包括太史慈在內的各個軍候都微微點頭。確實,沒有什么計謀是一定能成功的。

  萬一要是沒成,咋辦?

  “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以正相合。”劉毅先掉了一個書袋,然后繼續道,“若是計謀無用,憑借我們的實力,就以我為首,與諸君一起身先士卒,堂堂正正碾壓過去。

  劉毅這句話說的好聽,其實說白了就兩個字。

  硬懟!

  以他們一無妄一坤珞的優勢直接強上。

  不過他這個硬懟不是無腦懟。

  孫子兵法中就講到過要“以正合,以奇勝”,很多人以為這句話講究的是要出奇制勝。其實這是孫子兵法里被誤會最深的一句話。

  其中最大的誤讀,就是以奇勝的奇,不念qí,念jī,是個數學詞匯,奇數、偶數的奇,古人又稱為“余奇”,多余的部分。

  兵法原意是指,在以正兵與敵人交戰的時候,永遠要埋伏一支多出來的兵力,就是奇(jī)兵。

  奇兵能出其不意,在戰斗中突然打亂敵人的部署,是致勝的關鍵。所以這句話的“奇”不是奇(qí)謀詭計,而是“分戰法”的基本法則。

  正兵安排好了,余下來的就是奇兵,關鍵的時候用,簡單地說,就是底牌。

  在后世,曹操注解的時候也說過:“先出合戰為正,后出為奇”,正奇,就是一個牌多牌少的概念。不要一下子把所有的牌都打完了,留一張在手上,關鍵時候打出去。

  而太史慈和劉毅兩個人就可以看作是一張牌,一張多出來的底牌。在朱虛蛾賊頭領實力至多也就是坤珞境的情況下這張牌一打出,就可以起到一擊致命的效果。

  因此在陰謀不行的情況下,劉毅直接選擇用陽謀——比誰牌多。

  其實從古至今的大多數戰爭都沒有什么奇計百出,互相勾心斗角的計謀博弈,也不存在很多人想象中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再生一計的計中計,連環計。

  都是樸實無華,平平無奇的——比牌多。

  這倒是有點像他前世玩過的某個三國類桌游,牌多底蘊(血)厚才是王道,沒牌在手分分鐘被教做人,牌多沒底蘊一不注意一個失誤就被人一波推。

  劉毅看了看若有所思的眾人,也不再細細解釋,直接開始發號施令。

  “令!”

  “趙參,常朝,徐蕪,你三人以趙參為首,率所部留守平壽城!”

  趙參是這一批涌現的三名乾元境之一,手下有五百人,加上另外兩個曲各三百人,合計一千一百人。

  他之所以這么安排,是怕這些城中有蛾賊遺留的探子將消息傳出去,雖然他已經采取嚴打將容易被收買的那些為非作歹之徒一掃而空,但是不排除有漏網之魚的可能。

  要是劉毅將全部力量帶走,又被蛾賊得到了消息,給他來個乘虛而入,在劉毅出門的時候把他家給偷了,那他可就坐蠟了。

  萬一再有個心狠手辣的,來個屠城燒城什么的,那劉毅就是萬死也難辭其咎。

  而有這幾人留守平壽縣城,就算是四千人來攻,一時半會也拿不下來,到時候他早就可以揮軍回援,發揮騎兵的野戰力量把敢伸出來的爪子給統統砍斷。

  三名著甲大漢聽到他的命令一齊抱拳行禮。

  “唯!”

  劉毅點了點頭,繼續喝道:

  “令!”

  “齊俊、古曾、蔣赤、安宿!你等四人以齊俊為首率所部對朱虛進行佯攻!齊俊,我會讓彭木率領我本部親衛配合于你。”

  “唯!”又是四人聽到命令后轟然應諾。

  齊俊是另一個突破到乾元境之人,加上這兩天才突破的彭木,兩名乾元境足以保證他不在的時候不會出現意外情況。

  “太史慈、夏負、王息、章闐。你四人隨我率騎兵設伏!”

  太史慈等四人恭聲應命,“唯!”

  “如此,諸君便各自準備去吧。”

  聽到劉毅沒什么再吩咐的,眾軍候就對著他一禮,紛紛離去。

  “子義,你且稍待。”

  太史慈剛要跟著前去準備,就聽到劉毅出聲把他叫住。

  有什么事剛才不說非要等到別人走了才說?

  太史慈連忙止住腳步,略帶疑惑的看向劉毅。

  劉毅頓了頓了一下,斟酌了會措辭,然后才緩緩說道:

  “子義,若是在有余力的情況下,下手輕一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