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37【說書之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從下午四點多開始,張建軍他們家的人逐漸就多了起來,一開始是張家灣本村的,后來附近其他村莊的人也趕來了,烏泱泱一大片,看上去得有個七八十號人。

  這些人來這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聽書來的。

  在沒有通電,沒有電視機,更沒有互聯網的情況下,這里的人平時的娛樂生活除了喝酒刷牌之外,也就是買個錄音機整幾盤磁帶聽聽書了。

  當然,偶爾能聽一場現場真人版的說書,那就再好不過了。

  就像今天這樣,大家在知道張建軍他們家請說書班子這件事之后,一個個早就心里像貓抓了一樣,在家里惦記著呢。

  距離國慶節已經過去有幾天了,所以,地里該收的莊稼基本上也都收的差不多了,忙碌了一整年的人們,基本上也都迎來了休息期。

  所以,前來聽書的人只多不少,家里有羊的來的遲一點,家里沒羊的,更是早一點就過來了,在帳篷里搬了一個板凳坐下來,褲兜里裝著一褲兜的瓜子,一邊嗑瓜子一邊翹首以盼,等待說書的開始。

  就比如張建軍的死黨之一,走路都沒正形的雙喜,這個時候吊兒郎當也來了,他是和婆姨一起來的。

  在看到張建軍之后,也是急忙走了過來,雖然一個莊住著,雖然是死黨,但今年過來,他們倆蹲在一起閑諞吹牛逼的次數明顯少了很多。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大家現在都在忙碌著掙錢呢。

  張建軍自己就不用多說了,誰不知道他今年很忙,掙了不少錢。

  哪怕是雙喜,據張建軍所知,今年過來也沒少賺錢。

  自家種地再加上抽水賣水,今年下來,至少也弄了三萬塊錢,這比他去年多了整整一倍還不止呢。

  前兩天,張建軍還又特意讓喜奎問一下雙喜有沒有興趣明年也弄個車拉水,如果他愿意的話,他就再買一輛拉水車,形式和喜奎那個一樣。

  張建軍之所以這么做,其實也并不是想賺多少錢,他不過是想了一個方法,讓他的兩個好兄弟也跟著掙點錢罷了。

  而之所以不直接給雙喜他們錢,也是為了以后考慮,這種授人以漁的道理他還是懂得。

  “你小子就不能有個正形,這都結婚多長時間了,還像一個屁事不管的二流子”

  張建軍瞪了雙喜一眼,雙喜這小子哪里都好,就是太吊兒郎當了,永遠給人一種沒長大的感覺。

  鄭有志,d縣說書界多年的扛把子,更是西北地區一代說書大師章君工的親傳弟子之一。

  今天,父親張愛國請的就是鄭有志的說書班子。

  鄭有志的說書班子今天一共來了七個人,七個人是開著一輛三輪車來的。

  雖然說書人在普通老百姓心中很受歡迎,是臺幕下一群人所關注的焦點。

  但其實,從古至今,說書人不僅地位地下,收入更是只夠維持正常生活,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光彩奪目。

  張建軍記得,一直到他重生之前最后那兩年,隨著以某手為代表的各種app全面走進普通人的生活,說書人的地位和收入才開始發生巨大變化。

  稍微有點功底的,一場直播下來,隨隨便便弄個幾千塊錢甚至更多。

  而逢人家婚喪嫁娶,請說書班子搭臺說書,更是成為了一種新潮流。

  在張建軍看來,這也算是說書這個行業的“另類新生”,不得不承認,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說書文化強大的生命力已然被體現的凌厲盡致。

  “小伙子,聽你這兩年的傳奇經歷,我都忍不住想給你出一段書了。”

  帳篷里,張建軍搬了個板凳,趁著說書還沒有正式開始的時候,和鄭有志閑諞了幾句。

  加上周圍其他人的各種起哄補充,鄭有志在吵吵鬧鬧中知道了眼前的張建軍是什么人,更知道了張建軍這兩年在外面混的有多么風光。

  所以,他直接握住了張建軍的手,說是就張建軍這兩年的傳奇經歷以及蒸蒸日上的生意出一段書呢。

  其實,今年過來,他在d縣境內到處說書,時不時的已經從別人嘴里聽說過張建軍這個名字,聽說張建軍這個小伙子有多么的厲害等。

  只是他沒有想到,他從別人嘴里所聽到的那個張建軍就是今天他所見到的這個張建軍。

  “鄭師傅,你可千萬別,我這點事不值一提,就別到處宣揚了”張建軍擺了擺手,他可不習慣這樣。

  晚上六點,天基本上已經黑了,帳篷里面東倒西歪直接坐滿了人,這個時候的人數大概在100以上。

  鄭有志他們說書班子走到了帳篷中間,該坐的該站的,基本上很快就準備就緒。

  很顯然,馬上就要正式開始說書了。

  為了營造一個敞亮的環境,父親把自家太陽板的電線拉了過來,在帳篷頂部掛了一個燈泡。

  幾分鐘之后,隨著鄭有志一陣快板聲,說書正式開始。

  開場第一段書就是薛仁貴征東,鄭有志作為主說人,無論是快板、三弦節奏還是動作神色,亦或者腔調斷句,都掌控的非常完美。

  一段書就是一個故事。

  在鄭有志傾力表演下,現場所有人幾乎都停下了腦海中其他想法,全身心投入到了故事里面,好像此時此刻,他們都身處戰場,個個都是智勇雙全的薛仁貴一樣。

  張建軍也不例外,在前世的時候,平時閑的沒事,他就喜歡聽書,比如什么武二郎打虎、姑姑害侄之類的,他都聽過不止一遍。

  偌大的帳篷,一百多個人,所有人都全身心投入,這一幕在張建軍看來,這就是說書聽書這種文化的魅力所在。

  和電視劇一樣,說書其實也是一種文化表達,也反映特定環境特定時間下的特定歷史。

  差不多一個小時,第一段書說完了,鄭有志他們停了下來,算是節間休息,前一秒還很安靜的帳篷,瞬間變得吵雜起來了。

  張建軍外出撒了一泡尿,卻意外碰到了一個熟人。

  確切的說,這個人在他前世的記憶里很熟。

  請:m.bqg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