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83【一搶而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正常情況下,一只成年寒羊的價格是450塊錢左右,但我今天趕來賣的這些寒羊還是四五個月大的羊羔,所以平均一只是240塊錢”

  張建軍不慌不忙,指了指身后的羊群,對著在場所有人說出了寒羊價格。

  “240塊錢?這不便宜啊”很多人摳了摳頭,一只四五個月大的本地山羊羊羔最多也就200塊錢,寒羊羊羔的價格直接高了40塊錢,對于大家來說,40塊錢可不是小數,都是精打細算過日子的,一年累死累活下來也就能落個幾千塊錢,不夸張的說,40塊錢足足夠一家人一個禮拜的日常開銷了。

  “寒羊的價格肯定要比咱們本地山羊貴一點,要不然憑什么每胎多下幾只羊羔呢,你們說是吧,哈哈”張建軍笑了起來。

  事實上,在內蒙古他買寒羊的地方,寒羊無論大小普遍價格都是不高的,即使寒羊的繁殖能力很強,他做過一個對比,同是六個月大的羊羔,本地山羊羊羔價錢是要比寒羊羊羔高的。

  而現在他之所以把次序顛倒過來,敢光明正大的把寒羊羊羔的價錢要的更高一點,無非就是占住了“物以稀為貴”的市場法則。

  可以想象得到,等過個一年半載,d縣境內的寒羊多了起來,那寒羊的價格自然也就會順勢而下,變成市場上另一個法則,“貨多不值錢”。

  這也符合造物主的公平法則。

  寒羊繁殖能力強,如果價格再貴,那就不正常了。

  張建軍覺得現在的自己就是d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只不過是事先知道螃蟹能吃,擁有著螃蟹肉美味的第一解釋權。

  而毫無疑問,這個解釋權是有保質期的,用不了多長時間d縣遍地都是吃螃蟹的人,到那個時候他也就不再占據什么優勢了。

  “建軍,把你這羊羔給我來上5只,4只母的,一只公的,說實話,我本來不想要公的,但是這不要不行啊,光有母羊沒有公羊,這就好比光有女人沒有男人,它弄不出來個什么結果嘛”

  之前詢問張建軍寒羊價錢的那個人從人群中走出來說道,他的話瞬間引得全場人捧腹大笑。

  “我建議打算養寒羊的人,這次都把公羊也買上,以后羊群大了,沒有一個得力的寒羊騷虎種羊,那還真的不行,話說糙點,這和中看不中用的男人是一個道理”

  張建軍不遑多讓,也順著話說了起來,人群中有些婆姨女子直接受不了了,滿臉通紅的轉過了身。

  50幾只寒羊,賣的很快,不到兩個小時就被一掃而空,就這,現場很多沒有買到的人臉上都掛滿了遺憾,埋怨張建軍今天趕來的寒羊太少了。

  “大家不要著急,再等幾天,差不多就是10天之后的下個集,我一定會趕著更多的寒羊來賣”

  張建軍沖著那些沒有買到寒羊的人招了招手。

  “建軍,你說的是真的嗎?那就給咱們搞快點”

  人群里有人回應道。

  “當然是真的”

  在把所有寒羊賣了之后,張建軍轉身就又開始賣本地山羊結子,本地山羊結子雖然沒有寒羊那么受歡迎,但得益于他今天趕來的這些山羊結子整體膘息相對來說都好一點,其實也挺搶手的。

  張建軍在牲畜市場左晃晃右晃悠轉了幾圈,并沒有發現一直之前給他介紹買賣羊的那個牙子王哥。

  好像王哥今天沒有來集市,張建軍搖了搖頭,仔細想想,從他重生以來第一次來集市賣羊的時候,就和王哥認識了,這兩年多時間以來,他每次賣羊或者買羊,都是通過王哥,前前后后也給王哥付了不少的傭金。

  倒不是離開那個王哥,他張建軍自己就不會買賣羊了,只不過是人都有那么一點情懷罷了。

  兩個多小時之后,張建軍終于把今天趕來的100多只羊全部賣了,雙石鄉的經濟開始發展,連帶著牲畜市場也更加活躍了起來,買羊的人很多,這才讓他的100多只羊基本上是很順利的全部賣出去了。

  72只本地山羊結子,平均一只賣了415塊錢,一共是29880塊錢;52只寒羊羊羔,平均一只賣240塊錢,一共是12480塊錢,兩者加起來共計42360塊錢。

  “這么多錢啊,我活了半輩子還沒一次性見過這么多錢呢”身旁的楊老四在看到張建軍把一沓又一沓錢裝進皮包之后,也是感慨萬千。

  “多嗎?我咋感覺一般呢,本地山羊的價格并不是很高,哈哈”張建軍沖著楊老四故意開起了玩笑。

  事實上,自從前年后半年本地山羊價格突然開始上漲以來,截止今天,本地山羊的價格依舊處于不斷上漲的趨勢。

  只不過相對于前年后半年那種巨大漲幅,從去年后半年到今天,上漲的幅度并不是很大而已。

  “建軍,真的不少了,想想幾年前,一只成年山羊結子能掙扎著賣上200塊錢,那就已經能把人高興死,你再看看現在,幾乎翻了一倍,照著這種勢頭下去,用不了幾年怕又要翻一倍”楊老四端起了旱煙鍋子,相對于前些年,現在每家每戶買羊養羊那才是真的能靠羊來掙錢呢。

  “就是要不停的上漲,要不然咱們這窮困潦倒的地方,普通老百姓什么時候才能把光景過得變個樣,難道靠種地嗎?”

  在他重生之前的最后那幾年,隨著羊肉價格的一次又一次飆升,誰家的羊要賣不下1000塊錢,那才是奇怪呢。

  可即使如此,也沒見誰家靠養羊發了大財,只不過是日子能夠稍微過的輕松一點罷了。

  隨后,張建軍和楊老四兩個人并沒有離開牲畜市場,而是在販賣本地山羊羊羔的那些攤位前又轉悠了起來。

  他打算再買個三五十只本地山羊羊羔回去,張建軍打算就買三四個月大的羊羔,因為相對于時間更長一點的羊羔,三四個月大的羊羔是更好育肥的。

  其實,這算不上什么技巧,也不是什么秘密,別說是羊販子了,即使是普通養過幾年羊的人,也都知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