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三零章 好兄弟,講義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南邊的事情就甩給劉錡了。

  至于劉錡會不會和朝中大臣還有南方官紳,合伙搞事情比如鋤奸討逆之類的……

  呃,他是聰明人。

  真正的聰明人,以他的智商是不會干這種事情的。

  到目前為止其實大宋的富強誰都能看出來,原本就挺富的,至少相對于周圍這一圈國家來說,大宋的確是最富的,至于民間吃不飽穿不暖這種事情,現在全世界還不都是這個樣子?

  難道歐洲那些吃著鋸末子疙瘩,腐肉,水煮豆子的就是豐衣足食?

  這個時代都吃不飽穿不暖,草原上的牧民一家也就十幾只羊,幾頭牛,一兩匹馬,一場疫病死光光,平日擠點奶,用牲畜貿易點糧食和鹽,然后在零下幾十度的風雪中一家人擠在四處漏風的帳篷里茍延殘喘,最重要的食物來源居然是射各種鼠類……

  所以很容易得鼠疫。

  中東的沙漠里主食是椰棗和羊奶。

  一杯羊奶兩枚椰棗是他們絕大多數人每天勉強能保證的食物。

  話說那椰棗還沒個大拇指頭大呢!

  沿海的倭國就能吃飽了?

  他們要是能吃飽就不會長的平均一米四了,說白了還是餓到成為基因了,白米飯這種東西可是傳說中的食物,平民也就是各種雜糧,然后最多也就是啃根腌大根……

  呃,其實是腌蘿卜。

  哪怕遙遠的美洲大陸上,印第安人也一樣半饑半飽,他們倒是物產豐饒,比如北美大陸上遍地野牛,但還在石器時代的印第安人,能夠狩獵到幾只野牛這個就很難說了。

  至于南美那些種玉米的……

  話說他們的玉米產量還沒大宋的小麥高呢,玉米畝產超過小麥,那得到十九世紀了,民國時候很多地方玉米畝產還幾十斤呢,歐洲人最早從南美帶回的玉米棒子那就真是個棒子,然后上面就像現代那些幾乎絕產的玉米田里,一個個可憐兮兮的玉米棒子一樣,上面掛著一眼就能看出數量的玉米粒子,一個石器文明還能吃飽飯那真是太玄幻了。

  在這個比爛的世界上,無論怎么比大宋都是那個最富裕的,同樣也是老百姓日子過得最好的。

  而現在是更好了!

  過去只是富,但距離強這個字差距甚遠。

  被遼國毆打,被西夏毆打,被交趾都能打到南寧,但現在大宋是最強的,已經開始有了想毆打哪個就毆打哪個的資格,哪怕這次女真的南下,其實阻擋住他們的也只是大宋的三個宣撫使而已。到現在無論河北還是陜西軍都沒參戰,參戰的只是燕山路,宣大路和河東路三個宣撫司,甚至燕山路宣撫使本人還沒有北上參戰。

  但即便這樣,也已經把女真阻擋在了塞外,后者甚至至今沒有踏上大宋的土地。

  他們的戰場是遼奚和明國。

  真正踏入大宋疆土的是蒙兀,但他們也僅僅是在宣大,而且和折可求,楊宗閔,郭企忠三家已經進入僵持。

  那么這樣的大宋難道不是這些少壯派將領們追求的?

  王躍的確是個曹操或者高歡。

  但他帶著大宋正在真正走向富強也是真的,他的確損害了很多人利益,但他卻帶給了絕大多數人好處,他的確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但人家天子都老老實實不敢有怨言,那別人何必為趙家操心?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劉錫比任何人都清楚,這個天下誰也打不過王躍啊!

  既然打不過,那老老實實跟著富貴榮華不好嗎?

  “我這個人對自己兄弟,就是一句話,講義氣!”

  他面前一幫武將紛紛吹捧。

  這里全是大宋未來的名將們,劉錡,姚友仲,王德。

  他實際上已經跟著王躍了,打完西夏隨著種師道兄弟的告老,他也退出了西軍,他本來就只是個副將。雖然這些年他升官也很快,但他和韓世忠,吳玠這些人不一樣,人家本來官銜就比他高的多,他又不是張俊這種會做人的,官職自然不會太高。

  李世輔,他已經改名了,趙桓給他賜名李顯忠,目前跟著韓世忠。

  吳璘,吳玠這個聰明人腳踩兩只船,一邊跟著種洌在涇源路做軍閥,一邊把他弟弟送到王躍這里表忠心。

  郭浩,他是替他爹來表忠心的。

  當然,主要是他爹之前和王躍沒有交情。

  他們父子最近和辛家明爭暗斗,試圖徹底控制秦鳳路。

  原本他爹只是鳳翔知府兼秦鳳路提刑,而郭浩是知鳳州,爺倆掌控四川與關中最重要的貿易線,每年在仙人關光收稅就賺的盆滿缽滿,手下更是養著一萬裝備精良的軍隊。而秦鳳路制置使辛企宗部下也才一萬,后者主要控制著秦州,但他背后是熙河路的三萬精銳,還有辛興宗這個隴右宣撫使,而郭家更多則是靠著姚古的支持。

  但這些終究沒用。

  畢竟王躍才是真正的老大。

  還有李孝忠,他倒是沒有改名字,畢竟李世輔賜名顯忠,是為了表彰他們家為國出力,可給李孝忠賜名李彥仙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是賜名李彥仙,那還不如讓他繼續叫李孝忠。

  “我知道你們在西北都不容易,那里土地貧瘠,一年也賺不了幾個,尤其是陜北,隴上這些地方,溝壑縱橫,一下雨連山都變成泥漿沖走,不下雨就旱的漫天風沙,兄弟們在這些地方為國守邊著實不易。”

  王躍繼續說道。

  這些家伙趕緊附和,同時表忠心。

  “所以,我要給你們一條生財之道,隴右靠的是什么,不就是往西域的貿易嗎?從漢朝開拓西域到如今,已經一千多年了,隴右的一切不都是靠著這條貿易線嗎?但如今西夏控制了河西,把最肥的一塊割走,咱們只剩下喝湯了,這是肯定不行的。

  咱們得奪回這條線。

  但為此和西夏拼命又有些不值得。

  畢竟朝廷已經準了他們的謝罪,夏王也是咱們大宋之臣。

  打的確不合適,可是咱們可以繞過他們,咱們可以不走他們的河西,直接從青海過去,但從青海過去還是要走他們控制的沙州,這樣還是繞不開他們。好在我翻了翻之前與夏國的那些圣旨,發現咱們從來沒承認過他們對這些原本歸義軍轄區的占領。那么這樣就好辦了,咱們派出一支軍隊,到沙州去尋找曹家后代重建歸義軍即可,就算曹家后代沒有了,那張家后代也行,總之無論張家還是曹家都行。

  但這樣又出了一個麻煩。

  就是這場尋訪歸義軍后代的遠征必然耗資巨大,這錢應該由誰來出,是朝廷還是陜西百姓。

  我認為都不合理。

  畢竟最后得利的是那些商人而不是朝廷。

  故此我的提議是,組建一個股份公司,也就是誰愿意拿錢誰就拿錢買這個公司的股票,而這家公司得到朝廷授權,擁有西域貿易的壟斷權,也就是說只能由這家公司前往西域貿易。交易市場設在沙州和瓜州,也就是說只有這家公司有權把貨物從西寧運往歸義軍,如果愿意往西域販運也可以,總之就是這家公司壟斷貿易權。

  每年賺的錢在交稅之外剩下的,再根據手中股票數量,分給那些持股的人。

  然后這家公司出錢進行西征。”

  一幫人依舊懵逼中,這個東西有點超出他們理解。

  “大王的意思是,我們各家掏錢買股票,共同組成商號,這家商號掏錢支持西征,成功后這家商號專營西域貿易,賺的錢分給我們?可是恕小的冒昧,這西域貿易難道不是原本就我們在做?”

  吳璘說道。

  很顯然這里面腦子最好使的是他。

  其他人紛紛附和。

  吳璘說的也沒錯,目前西域貿易本來就是各大軍閥控制,只不過沒有一個聯合的商號而已,但各家都有商隊,只是主要經過西夏的倒手而已。

  王躍笑了笑……

  “我說過讓你們掏錢買股票嗎?”

  他說道。

  吳璘等人一臉懵逼。

  “有一種股票叫干股,我牽頭成立這家公司,發行五百萬貫股,給你們一家幾十萬股算什么?多了不說,先拿出兩百萬給兄弟們分了,剩下三百萬再拿出去募股,你們需要掏錢嗎?根本不需要啊!可分紅時候是真的分啊!”

  “可是三百萬要是不夠又怎么辦?”

  吳璘說道。

  “一股一貫錢發售,可是如果買的人都擠不動,難道這個股票不能漲價嗎?三百萬股按照原價的確募集不到五百萬貫,可漲價到兩貫不就夠了嗎?”

  “可要是沒那么多人買又怎么辦?”

  李顯忠耿直地說道。

  郭浩突然笑了。

  “李老弟,這樣的好事那還不是擠破頭?

  誰不知道這西域貿易最后都一個個撈的金山銀山一樣,這商號賺大錢是必然,說不定一兩年就賺回股票錢,更何況這還是能傳給子孫后代的,既然這樣別說花兩貫,就是花二十貫也買。

  咱們回去替大王說說,讓長安,洛陽,河中那些有錢人都知道這個消息。”

  他說道。

  王躍很有深意地看著他,沒想到這里還有真正狡猾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