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一十一章:五行山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兩人向前而行,可是走了不久前面就迎面撞見一頭老虎,見虎后劉伯欽大喜,拿起鋼叉就上前與老虎展開了一番激斗。

  很快,劉伯欽一叉便刺死了這頭猛虎,而后走過去將四五百斤的死虎扛在肩上,帶著唐僧向他家而去。

  翻過了幾個嶺后,走了十幾里地后兩人才來到了劉伯欽家,只是劉伯欽走了十幾里地,肩上扛著死虎都還面不紅氣不喘,令唐僧嘆服不已。

  劉伯欽家乃是一個山中的山莊,兩人到達了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

  來到門口后劉伯欽喝了一聲,立即便有兩三個仆人從大門出來,接過死虎抬了進去。

  隨后劉伯欽將唐僧請如府中大堂安座,不多時一個年輕婦人領著一個老嫗過來。

  據劉伯欽所言,這老嫗與婦人正是他的母親與夫人,而劉伯欽告訴老嫗唐僧的來歷后,老嫗便趕緊囑咐劉伯欽要好好招待唐僧。

  不久后四個仆人上前擺開桌凳,一邊則是劉伯欽與他母親妻子,以及唐僧安座,另一桌則是四個仆人。

  很快,一個仆人就端上了一盆香噴噴,熱騰騰的熟爛虎肉放于桌上。

  “法師,鄉野之地也沒什么好吃食,今日我就用這虎肉招待你好了。”

  劉伯欽笑道:“你先用著,米飯馬上就好。”

  “阿彌陀佛!”

  唐僧宣了聲佛號,笑道:“還請老夫人先用。”

  那老嫗愕然的看了眼唐僧,又與婦人和劉伯欽對視一眼,老嫗有些憂心道:“法師……佛門戒律不是說不能吃肉嗎?”

  “呵呵,這都是俗世之見而已,貧僧與那些口中有佛,心中無佛的俗僧不同。”

  唐僧說著從盆中取出塊肉,在幾人無比驚詫的目光中咬下一塊,道:“貧僧修心不修口,世人修口不修心。

  在貧僧看來,世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包括樹木花草,貧僧吃素和食肉并無差別。”

  “法師修心不修口,世人修口不修心?”

  那老嫗沉吟一句,忽然笑道:“此言雖然驚世駭俗卻又至真,法師不愧是有慧根的天降佛子與得道高僧。”

  “修行者,在于心而不在于口。”

  唐僧見狀又道:“貧僧修行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呵呵,皆要入魔道。”

  也不知唐僧經過雙叉嶺的磨難后,悟通了什么佛理,跟凌武夢中記載已經大不相同。

  若是讓凌武知道,恐怕會更加開心了。

  “法師就是法師,佛法高深,佩服佩服。”

  聽聞這話老嫗十分欣喜,又指著盆中的老虎肉道:“請,快請!”

  等待會兒米飯上來后,唐僧肉加飯美美吃了近半個月來的第一頓好飯,吃完后在一個仆人的帶領下去往客房休息。

  “菩薩,這個和尚著實大膽包天,我們只是用虎肉稍一試探,哪知他居然敢真的破戒吃肉。”

  待唐僧一走,那劉伯欽憤憤不平的向老嫗道:“如此之人怎能去往西天求經,今日他敢在我們眼皮子底下犯酒肉之戒,那日后情戒色戒肯定也會犯……”

  “那是你還沒有悟到這一層佛理,珈藍,剛才你說出這話,就說明你的佛法修為還不如他。”

  老嫗笑道:“這取經人果然是得天獨厚,悟性超凡,智慧過人的佛子,讓我都有些羨慕啊!”

  說著在年輕婦人的攙扶下,搖頭笑著出了大堂,往自己的房中安歇,最后只剩劉伯欽與幾個仆人在大堂中面面相覷。

  其中一個仆人問劉伯欽道:“師兄,這些虎肉怎么辦?那個和尚敢肆無忌憚的吃肉,犯了酒肉戒居然還被菩薩欣賞了,你說這是不是……實在讓人有些想不通啊?”

  “還能怎么辦?”

  劉伯欽看了眼虎肉,沒好氣的道:“他敢吃肉破戒,我們可不敢吃,吃了我們的修行就毀了,你們幾個把肉給我包好了明兒個全給那唐三藏,既然他吃肉,我們就給他吃個夠。”

  “可是師兄啊,這好大一頭老虎呢!”

  一個仆人苦笑道:“那個和尚瘦瘦弱弱的能背多少?”

  “能背多少就讓他背多少。”

  劉伯欽哼道:“剩下的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說著也出了大廳,只留下幾個仆人在廳中望著一盆虎肉面面相覷……

  次日一早,劉伯欽給唐僧給了一大包袱虎肉,讓唐僧帶上了路上吃,唐僧感謝后,劉伯欽帶上了兩個仆人領著唐僧上路。

  大約又走了半日,唐僧與劉伯欽終于走過了雙叉嶺,此時一座看上去十分巍峨,形如人五指的大山出現在了唐僧眼中。

  劉伯欽領著唐僧繼續向前,可是當走到大山正中間的時候,劉伯欽忽然停了下來。

  “施主這是……”

  唐僧不解問道。

  劉伯欽解釋道:“法師有所不知,此山名為兩界山,又因形如人的五指而名五指山,此山向東是我大唐的地界,西方則是韃靼之地。

  我雖能驅狼伏虎,但卻也萬萬不可以過界,所以只能就此拜別。”

  “原來如此!”

  唐僧道:“那施主就請回吧,接下來由貧僧獨自上路即可,之前相助,多謝是施主了!”

  就在這時,驀然間聽到山腳下吼聲如雷,傳得很遠,震得山中松樹上的松針撲簌簌往下落,道:“師父,師父,是你來了么……”

  唐僧一哆嗦,連忙問道:“是什么聲音?”

  劉伯欽仔細聽了聽,只覺得恍若雷霆轟耳,自己都站立不穩,想了想,才有了判斷,對唐僧說道:“這叫的必是那山腳下的老猿。”

  “是什么老猿?”

  劉伯欽轉著圈兒,面上滿是回憶之色,答道:“這山原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國,改名兩界山。

  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在五百年前,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這叫聲必定是他!

  既然他喊法師師父,也許是與法師有緣,法師可去一看,至于我,卻不能陪法師去了。”

  唐僧躬身一拜,“如此,就謝過施主了。”

  說完唐僧獨自牽馬上路,順著山路又沿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而去。

  不久后,唐僧來到了山底下,便見大山底下有個小洞,洞里有一顆長滿雜草青苔,看上去十分臟亂的猴頭。

  這個猴子,尖嘴猴腮,猴頭上,泥土一層,不知道什么時候可能飛鳥銜來種子,落在上面,已經生根發芽,長出一棵彎彎曲曲似小龍的怪松,郁郁的松光遮蓋,讓他的眼睛都染上一層綠意,看上去更為古怪。

  除此外他還有一只胳膊在外面,此時他正在對唐僧興奮的招手,口中大喊師父。

  請:m.bqg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