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百四十六章 一流的拖拉機銷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隨著選秀大會的臨近,聯盟各隊正在卯足了勁,想盡各種辦法來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來為新的賽季做準備。

  而李良則回到祖國的懷抱,算是衣錦還鄉,帶著女朋友回去見家長,順便去見見朱姝的父母。

  整個過程還是相當順利的,回自己老家李良還受到了當地官員的親切接見,送他一面錦旗,“籃球高手”……

  李良滿頭黑線的收下了這個錦旗,原來我在nba拿了三連冠,創下名留籃史的偉大成就,回國就得了一個籃球高手的稱號?

  沒辦法,小地方嘛,除了年輕人意外,中老年對nba、對體育并不是很了解。

  總的來說,在體育方面,中國和美國是完全不同的。

  美國是一個體育超級大國,這和奧運會金牌數量沒有關系,和體育市場有關系。

  美國每年體育市場產生的經濟效應,占全美gdp總額的百分之三,總產值達到5000億美元。

  什么概念呢?像沙特阿拉伯這種石油土豪國家,一年賣石油也就賣三千多億美元,全國的多億美元。

  再比如瑞典、挪威這些高福利的北歐國家,gdp總額也不夠三四千億美元,足以見得美國的體育市場和產業是多么的龐大,養活了多少人。

  相比而言,中國體育產業的總量還是非常大的,達到1.7萬億人民幣,但其中超過百分之六十產出來自于體育相關產品的加工制造,說白了就是給耐克、阿迪等廠家做球鞋、運動衣。

  職業體育貢獻的產出少之又少,各類體育健身活動在國內開展的很不錯,但商業化的體育競賽沒有能夠深入到人民生活中,除了籃球、足球這樣的大項,其他項目都非常小眾。

  像李良這種國外歸來的國際巨星,對縣城老百姓來說基本沒啥影響力,到了農村更別說了,就是個子高特別吸引人,人人都指指點點,說老甘家那大高個孫子從美國打工回來了,還帶了個漂亮女朋友,真nm有面子。

  李良心想,tm的老子以前回來說“拖拉機家孫子回來了,”現在好容易脫離了拖拉機的頭銜,變成了“在美國打工的”,算了,打工就打工吧。

  做個快樂的打工仔又有何不可呢?

  見父母、長輩什么的都很順利,他爺爺奶奶最擔心大孫子帶個洋妞回來。

  其實帶個洋妞還好說,爺爺奶奶要知道,美國人動不動帶個同性回家,估計更加接受不了了。

  朱姝就不同了,典型的中國女孩,端莊大方秀氣,模樣也周正,性格又好,身材又…感覺很好生養的樣子,雖然這是一種偏見,但沒辦法,傳統的老人就是這樣子的。

  至于李良的父母,那更加感到滿意了,甘國慶唯一覺得不足的,就是希望朱姝能幫著過來賣賣拖拉機,管理一下美國的產業。

  自從有老科做廣告在德州打響名氣后,甘家在美國的拖拉機代理經銷生意是越做越好,并且有向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地區發展的意圖,拖拉機帝國正在急速的擴張中,非常需要人才。

  朱姝美國名牌大學畢業,懂經濟,懂法律,成熟干練,又是家里的未來媳婦,讓她管理拖拉機公司真是再好不過了。

  甘國慶想的很美妙,可惜李良不同意。

  我女朋友是個賣拖拉機的?

  我不能接受!

  李良據理力爭,打消了父親的念頭。

  朱姝卻私下里和李良說,“其實,我還挺希望玩卡車、拖拉機類的游戲的。”

  朱姝說的應該是模擬卡車,她沒事在家的時候,能在房間里開一天的卡車。

  “玩游戲和現實能一樣嗎?再說沒有你,我怎么和別的球隊談合同?”

  “你的合同還用談啊?反正你都只呆一年。”

  “還有別的合同嘛,代言,活動什么的,行了行了,別再提拖拉機的事了,提到拖拉機我腦袋突突突的疼。”

  終于擺脫了拖拉機,在家中呆了幾天,李良又跟著朱姝去了她家里。

  朱姝家在大城市,不過家庭成分略復雜,是重組家庭,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

  作為家中老二,朱姝就屬于那種不上不下的,所以分到的家庭關愛比較少。

  李良的出現對她而言不僅僅是一個愛人,更是一個救星,把她從復雜的家庭關系中解救了出來。

  李良的到來,基本上是徹底擊碎了原來這個復雜家庭的格局。

  很多家庭的矛盾,除了因為情感、理念之外,一多半都是因為經濟因素。

  朱姝的繼母對朱姝去美國讀書一直頗有微詞,因為這要花去家里不少錢。

  而李良一來,什么錢不錢的?我家朱姝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乖女孩,繼母從小對她就各種好,把她當做親生的一樣看待。

  李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他進他們家小區的時候,小區門口的記者那叫一個壯觀,全都是來拍照,想著要采訪的,什么原生家庭矛盾,讓它隨風而去。

  覺得家里住的地方有點小?沒事,再給您買一棟。

  車子有點舊了?換我家銷售的拖拉機如何,全新的,進口的,美式,大排量,敞篷四驅,越野能力一流,通過能力極強,而且到手之后不僅不貶值還增值,因為它能創造價值,民農兩用,可做傳家寶……

  完蛋,李良感覺自己賣拖拉機的能力好像一流啊,趕忙打住,再去問問小舅子、大姨子有沒有什么需求啊?

  大姨子很厲害,是個高級白領,在某著名外貿公司上班,工資挺高,一年工資趕得上李良一天的稅前薪水了……

  一天……

  她是繼母帶過來的孩子,之前對朱姝還挺趾高氣昂的,畢竟找了個在大型央企上班的老公。

  一直說朱姝出國也沒什么用,回來一樣要找工作。

  現在好了,找了個男朋友,前段時間一打開手機,就全是他的消息。

  上班路上經過市中心,大廈的巨幅電子廣告牌上,印著他的巨幅畫像。

  還能說什么呢?默默吃飯,給自己碗里加片檸檬吧。

  小舅子還在讀書,想去美國讀書?來,給你寫介紹信去肯大,你去找一個叫卡利帕里的教練,就說是布魯斯李介紹你來讀書的,然后他就會經常請你在食堂吃吃飯什么的,別的不說,飯錢可以省下不少。

  其實朱姝家庭條件是很不錯的,只不過家庭成分復雜,孩子又多,一碗水端不平,難免心有芥蒂,時間長了可不就有矛盾了。

  李良的出現就是簡單粗暴的降維打擊,什么矛盾不矛盾的,沒有什么是我國際巨星的美刀解決不了的,如果解決不了,我就再來一沓美刀。

  晚上,李良和朱姝沒有住在家中,選擇到市中心開了一間總統套房。

  和家人大多數時候在一起會很溫馨,但有些時候還是要保持一定距離,特別是有了自己的家。

  在酒店里,兩人獨處才有了徹底的放松,朱姝很感激李良對她家庭的包容和幫助。

  而李良則道:“沒關系,只要你不去賣拖拉機,一切都好說。”

  “好了,不去賣拖拉機,你合同的事還沒搞定呢。我的電話這幾天可是要被打爆了。”

  朱姝電話被打爆,電子郵箱里更是各種各樣的電郵,弄得她不勝其煩。

  李良沒有正面回答,他走到房間大落地窗前,拉開了窗簾,望著夜色中燈火輝煌的城市,道:“不急,大幕剛剛拉開,讓他們先演一會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