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73回 冒險者天堂 心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因此,這里就成了冒險者的天堂了,切出一個好的寶物,讓你一夜暴富,再也不用擔心修煉資源了,但是,切不出寶物,或者是切出的寶物不值一提,每年都有很多賭石之人因為受不了打擊而自殺在這賭石閣當中。

  當然了,絕大部分情況,你切出了寶物,你也保不住這寶物,只能乖乖低價出售給這賭石閣或者是其他大勢力,這不是明文規定的,但是你沒有強大背景或者恐怖實力,帶走了寶物,只會是自取滅亡,那些個貪婪的修士,甚至是賭石閣的人,都是不介意來一個殺人奪寶。

  賭石閣,可是跟閬苑仙閣不同,閬苑仙閣十分注重名聲,從來不打顧客主意,但是賭石閣的人,卻是一個個明目張膽,打著客人的主意,一旦客人切出好東西,就會跑出來威逼利誘,如果這樣,你還不低價賣給他們,出了賭石閣,他們就會尾隨而至,來一個殺人奪寶。

  但是就算是這樣,每天進來賭石閣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因為他們都是好逸惡勞,懷揣著一夜暴富的美夢。

  元一之前去過很多方坊市,都沒有見過這賭石閣,閬苑總閣那里應該有,只不過城池太大,元一沒有時間去探索,到了這里,見到這里有一個賭石閣,自然是想要進去看看,不一定要買,長長見識罷了。

  走到這里面,發現還是人頭攢動的,夢想著一夜暴富的人,絕對不在少數,還有一些人。不去看賭石,而專門看人,都是大勢力派遣在這里的人,等著別人切出好寶物,就沖過來威逼利誘。出去后殺人奪寶,很多大勢力,就是靠著這樣發家致富的。

  這樣的修士,元一一眼就能夠認出來,看向這些人的目光,滿是鄙夷的神色。元一知道,在前世,無論是賭場,還是賭石坊,都會有這樣的人。專門等著賭博的人賺了大錢,這些人前腳剛走,他們后腳就跟出去,將那些人拖到小巷子里面,搶了錢財害了命。

  這些人,有的是黑道勢力的人,有的根本就是賭坊自己的人,所有那什么天下的賭場都是老千開的。不給你贏錢的機會,就算你賭術高超,出了賭坊,你也保不住錢財,反而會喪了小命。

  賭石閣當中,人倒是其次。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那些石頭了。有的一個石頭就好幾米,有的一個石頭就拳頭大小。這些都是法術探測出里面有寶物,但是就連那些賭石大師也分不出到底里面是什么寶物,為了謀求最大的利益,這才送來賣,反正就算切出了好寶物,到最后還不是回到他們手里。

  元一來到一塊小石頭面前,催動了眼識,想要看破這石頭,卻發現自己的眼睛,根本無法看透這石頭分毫,恐怕就連他進階了天眼境都無法看破這石頭吧,畢竟,若是能夠看破的話,天底下的賭石閣,肯定要掛一個牌子,上書,“佛門修士與狗不得入內”。

  神念沒有效果,眼識也看不透,元一跟別人一比,沒有任何的優勢,因此在他的眼中,所有的石頭都是一樣的,根本看不出那個石頭里面有寶物,頓時一陣失望。

  “我跟別人一比,好像也沒有什么特殊的,我比起別人,有優勢的地方,應該就是我前世的經文了”,元一當即陷入了沉思當中,想要找一找,有沒有那一篇經文,能夠在賭石上面幫助他,他現如今可是很需要資源的,佛國要壯大需要資源信徒要養需要資源,自己要修煉需要修煉,還有世界樹那個吃能大戶,都快將元一給吃窮了。

  若是能夠掌握一個技能,幫助他賭石獲取大量寶物,那豈不是能夠帶給他大量的財富。

  正在想著這些的時候,前面老了一個老者,見到元一后,當即就問道,“大師來賭石呀,可有看中哪個石頭,老夫舒不明,是這賭石閣的掌柜,也是一名賭石大師,可以給元一一些建議”。

  元一一聽這話,心中一陣冷笑,這老頭若是建議自己買一個石頭,那自己是百分百不能買,他這做生意的,難道還會主動將錢往外送嗎,他若是知道哪個石頭里面有寶物,自己早就切開了,哪里會介紹給元一,要介紹給元一的,元一若是按照他的推薦買,絕對能夠將一身的家產全部敗光。

  “不必了”,這也就是一個元嬰期老頭,元一根本就不在乎,冷冷吐出一句話,立馬就走開了,頓時就是令老頭心中大怒,還從沒有人這般不給他面子,他雖然僅僅只是元嬰期,但是背后有著大勢力,就算是一般返虛合體見了他,都要給他幾分面子。

  “有了,心眼,佛門當中,除了天眼外,還有心眼,用天眼去觀察外界,還很有可能被蒙蔽,但是若是用心眼來觀看外界,才能夠獲得真正的真實”,元一走著走著,忽然靈機一動,想都了這個方法,頓時就是令他大為欣喜。

  心眼是一種與天眼不同的特殊視覺能力,佛門的定義,是由定力而能透見障外之色,即不依靠肉眼,亦不依天眼,而以定力照見他方諸佛及其佛土之莊嚴境界,簡單來說,就是不用眼睛去看,用心去看,用心去看眼睛看不到的東西。

  想要修成這心眼,需要有定力,即伏除煩惱妄想的禪定之力,佛門僧人有兩個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誦經,誦念諸多佛陀菩薩的經文,第二個就是禪定,簡單來說就是打坐了,通過打坐,來獲得定力,通過定力,來獲得心眼。

  這方宇宙的佛門,不講究禪定和定力,但是在前世,這可是至關重要的事情,曾經,悉達多喬達摩為探索宇宙真諦,解救眾生諸苦,于十九歲時毅然舍棄王位,離別妻子,出家修行,他在雪山苦修六年,后在菩提樹下靜思入定,打坐四十九天,夜睹明星,大徹大悟,從而創立了佛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