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四十五章:鷹巢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鷹巢墩這個全封閉的軍事墩堡以后駐軍一個把總,堅固的炮臺可以布置二十四磅重炮八門。

  這里是中間位置,以最大仰角發射炮彈,往東可以打到金州城下,往西可以打到狼窩堡,往北可以打過人工河七八里。

  防御體系完成時,金州、狼窩堡、鷹巢墩直接就能夠炮火呼應,炮兵觀察員利用千里鏡可以指揮炮火覆蓋整個進入這個瓶頸地區的敵軍。

  王展鵬介紹完了防御體系信心百倍道:“秦將軍,只要有三千‘紅旗軍’熱兵器部隊駐守金州、狼窩堡、鷹巢墩,建奴來兩三萬人馬都得鎩羽而歸,如果再有兩千騎兵可以靈活出擊,留下幾千來攻的建奴不在話下。”

  秦妡怡一直在逆向思維,想奴酋帶著多少人馬才能夠突入金州防御網,想來想去想不到好辦法,認為除非建奴也擁有能夠打幾里的重型火炮先轟垮鷹巢墩才能夠湊效。

  她認為王展鵬不是盲目自信,笑道:“用‘紅旗軍’來堅守這一線可謂固若金湯,只怕朝廷另有打算,以后如何布防還得文官做主。”

  王展鵬道:“‘紅旗軍’主打拿下的地盤理是應恩師做主。金州南到旅順城之間少說有十幾萬畝撂荒的田地,在這里可以屯墾、可以打魚、還可以海貿,交給我‘紅旗軍’經營幾年,一定會變成一個繁榮的好地方。

  本官估摸著這片從建奴手里重新奪回的地盤以后無論是歸登萊巡撫管轄、還是歸遼東巡撫管理,都不會有人來爭這個隨時面對建奴的地方駐防,我‘紅旗軍’當仁不讓。”

  秦妡怡以為然道:“王將軍說得對,駐守這里是個苦差事,朝不保夕,應該沒有哪個文官武將犯傻了來這里爭,況且他們帶著人馬來了也是無濟于事,如果沒有黃氏出品的重炮,沒有米尼槍、自生銃,沒有一兩萬敢戰的人馬根本守不住這里。”

  王展鵬道:“是啊!也只有咱們‘紅旗軍’有這個實力在這里立足,無論哪一路明軍來了都只能龜縮在旅順口挨日子。”

  其實王展鵬和秦妡怡心里都有了打算,他們都想能夠帶來人馬在這里駐防,因為這里最危險也最容易獲得軍功。

  傍晚,王展鵬親自帶著工兵營里僅有的十幾個弓馬嫻熟的軍官送秦妡怡來到金州外明軍大營。

  早就得知消息的宋鵬飛已經做了安排,在營地里單獨開辟了一片區域給女兵營駐扎,外圍是醫務兵臨時征招的八百婦女的營地。

  黃漢充分考慮到了攻堅戰的殘酷性,預知軍民傷亡在所難免,因此早早的布置醫務兵找些膽大心細的婦女進行簡單的衛生常識培訓,教會她們處理傷口,以后出現的大量傷員就由她們照顧。

  所有的明軍都知道了主將的愛妾率領麾下女兵護送著十幾門大炮增援金州前線,一時間士氣大振。

  特別是那些東江兵,他們這輩子都沒有得到過重視,常常被排擠,但是這一次全然不同。

  先是有神樞營和錦衣衛隨同作戰,緊接著又有巡撫大人和天使渡海趕到金州前線。

  據說他們完成了傳旨任務后都不準備回去,都毅然決然選擇留下和袍澤們并肩作戰,發誓和在金州奮戰的軍民同生共死。

  劉在旗帶領五十六個有文化的麾下把這些故事編成了一個個小段子廣為傳播,現在的金州外明軍大營有個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課堂多、聽故事的人多,主動要求識字的軍民更加多。

  宣傳隊成立了一個多月,成效顯著,劉在旗招募的都是讀書人,有一大半人是剛剛為奴不到兩年的北直隸讀書人。

  他們十有八九拜建奴所賜家破人亡,能夠成為宣傳隊員號召千千萬萬漢人殺奴,他們當然樂此不疲。

  宣傳隊員中居然有十幾個前遼東生員,有幾人還曾經是廩膳生。

  這些大明秀才公有十幾人為奴期接近十年,本來都漸漸的麻木失去了激情,現在不但被劉在旗激發出了熱情,而且努力練習裝填自生銃,因為他們再也不肯為奴,誓于建奴血戰到底。

  五十六個宣傳隊員每天都和兵丁、勞役們打成一片,講故事、教大家識字、幫助不會寫字的東江兵寫家書,每天晚上協助鎮撫官組織戰士們學習。

  宣傳隊的讀書人穿上了大明制服人人配發腰刀,伍長以上級軍官配發自生銃,劉在旗由于表現突出、練習打放進步神速,宋鵬飛把自己的一桿備用米尼槍獎給了他。

  黃漢用了四支備用米尼槍,宋鵬飛也沒客氣用了三支備用,他現在發現親自上陣擊斃敵人的機會越來越少,只留下了一支米尼槍以防不時之需,其余三桿分別給了趙坤、王展鵬和劉在旗。

  宋鵬飛經過觀察發現劉在旗的麾下人人都懂蒙古語和女真人的語言,超過一半人說得流利,審問俘虜之時經常邀請劉在旗派人幫忙。

  這兩天劉在旗帶著五十六個隊員講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家主的愛妾秦妡怡參將即將帶領一個把總的女兵趕赴金州參戰。

  這樣的話題最容易吸引眼球,黃都督的愛妾居然是朝廷參將,太多東江兵羨慕得口水直下三千尺。

  誰都知道好歹,不但金州前線的將領們不怕死主動要求戰斗,遠在撫寧衛的順天巡撫還巴巴的特意趕來,現在“紅旗軍”主將的愛妾也帶著幾百女兵來了。

  幾萬軍民都受到了鼓舞人人雄心勃勃,士氣恐怕能沖斗牛。

  誰知好事還不止這些,所有的東江鎮人馬都樂壞了,因為他們得到了黃氏出品的鴛鴦戰襖一件。

  可以兩面穿的明軍胖襖用的都是真材實料,比朝廷下發的制服質量高了不止一點點,充分考慮了保暖性和耐磨性。

  東江兵這些天雖然吃得好了,但是依舊穿得如同叫花子,現在統一穿上了嶄新的鴛鴦戰襖,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這身衣服下發得太及時,眼看著連續降溫,夜里已經開始難熬,東江兵得到了胖襖解決了大問題,白天是衣服夜里可以當做棉被使用。

  天才一秒:m.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