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一十九章:龍顏大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后金軍遷安主將接到羅家寨被襲的消息已經是后半夜,他能夠調動的披甲人不過一千左右。

  得知明軍人馬來了幾千,只能采取拖字決消極對待,駐守遷安的韃子、建奴出動之時居然比明軍從羅家寨撤退時間還晚了半個時辰。

  他們同樣需要放出斥候探報路況,一路上小心翼翼行軍估計根本看不到明軍的人馬。

  瓦克達在將近二更天時才見到了敗逃到三屯營城的鄂齊禮,問明白了情況后大怒,立刻綁了這個牛錄額真,等待鄂齊禮的下場一定不會太好。

  鄂齊禮何嘗不知自己的結局,他在往三屯營的路上就在患得患失,思考如何脫罪,可是損失一半人馬丟了諸多物資是不爭的事實,實在無法自圓其說。

  他甚至想過干脆不回去直接逃亡算了,可是跑著跑著他身邊的披甲人反而多了不少,那是此外打劫的麾下知道老窩被明軍端了都無一例外往三屯營方向而來。

  鄂齊禮一路上磨磨蹭蹭根本拿不定主意,最后還是被麾下簇擁著來到了三屯營城下。

  瓦克達頭疼欲裂,簡直是怕啥來啥,自己明明已經在戒備遵化明軍采取行動,也有了布置,誰知道那些奸詐的明軍居然選擇越過三屯營城奔襲離得不太遠的羅家寨。

  他一直在怒罵鄂齊禮這個王八蛋太不中用,他是如何設防的?按理說他有幾百人馬在手,還有運輸物資的隊伍協防,怎么著也能夠堅守一兩天才對。

  現如今羅家寨居然被人家一鼓而下,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三屯營城離出事的羅家寨幾十里而已,瓦克達已經從鄂齊禮口中得知那一支突襲的明軍騎兵有四五千之多,此時他當然不敢火速馳援。

  瓦克達趕緊派遣信使連夜給主子送信,自己一直拖到天色微明之時才點齊一千人馬小心翼翼接近羅家寨。

  這小子明明有機會連夜帶領人馬從西邊插上,只要行動迅速截住完成突襲走回頭路明軍的可能性十之八九。

  可是這小子懂得歸師勿掩的道理,害怕自己帶著千把人上去反而是給明軍送軍功錦上添花。

  這就是因為羅家寨被明軍一鼓而下震懾了幾個麾下人馬不多的建奴守將,他們一個個都選擇了消極對待。

  黃漢帶著人馬居然一路順暢在日落之時跑回了遵化,害得諸多將領后悔擔心影響行軍速度把幾大百頭犍牛都送給了老百姓牽入莽莽群山。

  劉之綸早就得到了斥候的報告,得知奇襲戰完美收官,我軍損失小收獲巨大,他已經殺豬宰羊等著犒賞三軍。

  打了勝仗又發了財的明軍雖然一天行軍長達七個時辰也不覺得累,大軍入城美美的吃了一頓后就開始坐地分贓。

  承諾給每一位出擊戰士的二十兩雪花銀當場兌現,有斬首功勞的戰士朝廷還得有人頭賞給予。

  “紅旗軍”按照六百人馬的比例分潤好處,也就是四千分之六百,就是百分之十五。

  黃漢得到了價值三萬余兩銀子的貴金屬,拿到絲綢布帛一共一千五百匹,分到戰馬一百四十匹、挽馬一百二十匹,鐵甲四十五副,其余如弓箭、鳥銃、刀槍等等也不少。

  這一次劉之綸和黃漢都學精了,倆人都不出頭私分繳獲,延綏總兵官做了出頭鳥。

  吳自勉知道自己的名聲不好,正一品總兵官已經干了四五年,其實官位已經到頭了,他沒想過得到什么太子少保的虛榮,只想著養好他的延綏軍。

  這小子在勤王路上就約等于土匪,言官御史彈劾他縱兵劫掠的奏疏沒有一百也有幾大十,可是然并卵。

  吳自勉認為只要有雄兵在手,誰都會給面子,他根本不在意言官御史彈劾,大喇喇地主持了分贓。

  按照出兵人數分好處,馬世龍和吳自勉分到手的金銀和布帛等等好東西是主力又是破城功勛部隊“紅旗軍”的雙倍。

  這倆人難得不好意思了,主動讓“紅旗軍”優先挑選戰馬,宋鵬飛、張揚等等會相馬的幾人當然不會客氣,一匹挽馬都沒牽,帶回二百六十匹膘肥體壯的戰馬。

  其余營頭的將佐全當做沒看見,再次跟黃漢合作一回,他們更加服氣了,人人都愿意跟“紅旗軍”結個善緣。

  這段時間黃漢又得了不少好東西,其他物資黃漢還不太重視,他最看中的就是戰馬和鐵甲,上幾次繳獲的鎧甲已經由遵化城里的鐵匠修理完成。

  現在“紅旗軍”騎兵人人能夠保證有鐵甲和棉甲裝備,有二百騎馬步兵也有了棉甲加皮甲的組合,擁有戰馬數量已經達到一千六百余匹,另外還有挽馬、馱馬八百余。

  經過這段時間的磨合,在京師外招募的人馬大部分已經被“紅旗軍”同化,他們愛上了這支伙食好天天有葷腥、按時發餉且經常能夠搏到軍功賞的隊伍。

  他們最感同身受的還不是這支隊伍的待遇和福利,而是其樂融融的官兵關系,由主將黃漢以下所有的軍官都不搞特殊化,跟普通士卒同吃同住親如一家。

  這份尊重就足以讓本來就是挑選出來的純樸戰士銘記在心,“紅旗軍”真的做到了戚繼光凱歌所唱:“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紅旗軍”這個集體讓大頭兵們有了歸屬感,凝聚力當然每天都在增強,估計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袍澤都會跟著黃漢慷慨赴死不皺眉頭。

  當夜遵化城里鬧翻了天,諸多得到斬首功的明軍騎兵在炫耀,引得步兵兄弟羨慕嫉妒不已。

  不間斷的勝利鼓舞了士氣,“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貌似還做不到,但此時的遵化城有這些不畏敵如虎的明軍堅守應該是固若金湯。

  劉之綸親自帶著心腹家丁一一眼看了斬獲后即刻寫了報捷文書,他派遣劉福、劉安著兩個從老家帶來的長隨跟著一百騎兵連夜往京師。

  四百五十余級后金軍的腦袋一個個都在保鮮期,其中有真奴、韃子接近二百,想必這樣的戰果又會讓圣天子龍顏大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