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一千一百二十八 郭嘉的性格極其惡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通過科舉完成從白身到官身的飛躍,完成命運的轉折,登上朝堂,面對天子,對天下大勢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是無數人做夢都夢不到的場景,而能夢到的人,還是因為郭某人給了他們啟蒙,給了他們機遇。

  這個機遇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所以很多人哪怕不知道考試內容是什么,都要瘋狂地奔赴洛陽報名參加考試。

  參加這個不用舉薦,不用有上層關系,只要有戶口就能參加的選拔官員的考試。

  洛陽的那些老百姓們滿眼熱切地看著這一幕,看著這些要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們當中那些和他們出身一樣的人們,非常羨慕。

  他們也想找個機會送自己的孩子去讀書,就是不知道該找什么門路才能把孩子送到太學或者其他學校里面去讀書。

  他們很急切,很羨慕,甚至羨慕的有點眼紅。

  就是沒機會,沒辦法。

  他們還需要等待,很多事情并非一蹴而就,郭某人還沒來得及從教育層面給底層百姓搭好上升的階梯。

  他現在要做的,是要讓科舉深入人心,讓這種排除了察舉制度影響的科舉制度扎根在魏帝國,再也不會遭到動搖。

  緊張而又刺激的正月之后,二月底,天氣轉暖,文舉考試舉辦之前的資格認證考試率先開始。

  所有報名參加文舉考試的學子都要進行這一場身體素質考試。

  主考官是力主增加這一項目的猛男郭嘉,他滿臉愉悅的率眾主持了這場考試,并且制定了很多標準。

  跑圈啊,跳遠啊,跳高啊,承重啊之類的。

  當時郭鵬看到他制定的這些標準的時候,都覺得很吃驚,感覺郭嘉肯定是多年來被他逼著練肌肉增強體質以至于心理變態,所以才想出了這么一些法子來折磨考生們。

  不過這也的確很有必要就是了。

  郭鵬削減了一部分毫無意義的內容,降低了一些標準,照顧那些因為營養不足而體力的確不好的黎庶子弟。

  然后,郭嘉愉悅的看著那些學子們哼哧哼哧的跑步,哼哧哼哧的跳遠,抹著汗穿著粗氣趴在地上跟狗一樣,邊看邊評頭論足,說這屆考生實在是非常沒用之類的話。

  郭某人必須要澄清,郭嘉從來都不是什么好人。

  吃喝嫖賭,五毒俱全,才華突出的同時,他的性格極其惡劣。

  這一點任何一個人都不會覺得意外,也不會覺得不認同。

  而他惡劣的性格與惡趣味就在這場考試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并且郭嘉還向郭鵬申請了以后每一屆科舉考試舉辦之前的身體素質考試的監考權。

  郭鵬當然答應了,有郭嘉這種性格惡劣喜歡折磨年輕人的家伙幫他盯著這場考核,以后魏帝國官員們的平均身體素質一定會大大提高。

  不止如此,郭某人還產生了今后要在全體官員范圍內舉辦官員運動會的想法。

  說不定很不錯的樣子。

  比如在郭某人生日前后,挑三天時間在洛陽搞官員運動會,逼著那些平時坐辦公桌像個大老爺們一樣的官員們起來運動,跑跑跳跳,拿到好名次有獎勵,拿不到好名次就沒有獎勵之類的。

  這個想法就在郭某人的心里扎下了根。

  對于考試前還要參加身體素質考核這件事情,學子們當然懷著諸多不滿,從各種渠道得知這場試前試的提議者是參謀臺高官兼皇族子弟兼皇帝陛下最信賴的左膀右臂郭奉孝提議的,他們頓時就閉上了嘴。

  有些人剛想罵,也立刻閉上了嘴。

  開什么玩笑,和皇帝親信對線,不想活了?

  當郭嘉滿臉愉悅、一副耀武揚威的模樣出現在考場上的時候,無數學子都在心中怒罵郭嘉沒有人性,但還是不得不在他的主導下進行各種各樣的奔跑和跳躍,然后累的和狗一樣喘氣。

  看起來,郭嘉非常喜歡這種事情。

  最后他也的確選拔出了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選,還就真的刷掉了一批身體虛弱的人。

  這其中有士人,也有寒門子弟和黎庶子弟。

  不管是主觀惡意還是客觀需求,這些人,的確是無法承擔成為官員之后繁重的工作。

  所以郭鵬大力支持了郭嘉的選擇。

  延德八年三月初一,南中戰役正在進行之中的時候,魏帝國第一屆科舉考試正式開始。

  根據統計報告,這一屆參加文舉考試的報名人數達到了六千九百七十一人,是當年論才大典的六倍。

  參加武舉考試的人數則少了一個數量級,只有兩千七百三十七人。

  沒辦法,相較于文舉考試,武舉考試的要求更高,準入門檻更高,不僅要文化素養,還要身體素質,能參加的已經是很優秀的精英了。

  文舉考試的覆蓋面就更廣大一些,參與的人也更多,這還沒算上那些因為路途遙遠沒來得及趕過來和主動放棄第一屆科舉考試的學子們。

  如此盛況,讓朝廷中的大多數官員都預料不到。

  他們不曾預料到一朝放開身份限制,寒門讀書人和黎庶群體居然可以迸發出如此巨大的力量。

  可想而知,明年的第二屆科舉考試,參與人數會大大攀升。

  如此之多的參與人數,選拔人數卻相對較少。

  根據目前初步估計,這一屆科舉考試文武二舉加在一起也就錄取一千兩百人,文舉錄取人數多一點,錄取八百人,武舉則少一點,錄取四百人。

  盡管如此,文舉考試的競爭還是遠遠強于武舉考試,畢竟參加人數不是一個數量級別。

  于是又有人策劃著靠著自己掌握知識的優勢,報考首陽山講武堂,進入講武堂參加學習,說不定之后也能鉆這個空子。

  這種事情大家都知道,擺在大家面前讓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很明顯就是鉆不了空子的那種。

  等首陽山講武堂擴大生源之后,最多三年,報考人數就要發生大的變化,到時候武舉考試的競爭力一樣強。

  更別說其中還有不少退役老兵想著重新進入軍隊的。

  真沒那么容易。

  硬是要說起來,武舉考試的難度比文舉考試的難度還要高上一截子。

  不僅要考個人武力,戰場配合,軍事常識,也要考文化知識。

  所謂文武雙全,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所以,鉆空子什么的,不存在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