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五章 大英帝國的衰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東南省鷺島市。

  喬治.金說的這個地址讓李蔗農不由自主就瞇起了眼睛。

  因為,邱德撥祖籍就是在鷺島海滄。

  這太巧合了,巧合到李蔗農想不多想都不行。

  由于錯綜復雜理無法道明歷史問題,大多數華國人對東南亞國家的歷史并不算了解。

  一提到華僑,往往想到的都是歐美國籍的華人。

  但事實,對華國發展,東南亞華僑曾經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甚至東南亞的歷史,可以說有一半都跟華人有關系。

  特別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到菲律賓,印尼一帶。

  華人的影響力,曾經一度壓過當地原住民,整個東南亞的財富,有超過一半都掌握在華人手里。

  以新加坡為例。

  不管是財富,人口或者是執政黨,幾乎都是以華人為主。

  在新加坡,兩李一邱幾乎占有了新加坡超過三分之一的財富總額。

  邱家和執政黨李家,更是政商聯姻的捆綁關系。

  不過這種姻親關系,都是建立在利益的關系上。

  事實上,兩家在利益之外也同樣互相忌憚。

  原因很復雜。

  李家統治新加坡的政治主張,是建立在反華的政治論調下。

  正因為這一點,李家才獲得了西方國家的支持,可以掌握新加坡的統治地位。

  邱家,作為商業巨頭,自然是以利益為重。

  在新加坡沒有獨立之前,兩家就在利益上有互相牽涉,新加坡妒忌后,建立政商聯盟再正常不過。

  不過有一點很明確,一切的中心都是利益。

  然而在這幾年,華國大陸一改動亂年代的各種不安定因素,二十年的和平期讓有眼光的人都看到了大陸未來市場的前景。

  邱德撥是商人,如果邱家看準大陸市場,就完全不必再綁到李家的戰車上。

  誰都知道,無論新加坡發展再好,要想跟大陸比永遠都只能是陪襯。

  在這種情況下,邱家要想朝大陸靠攏,坑一把李家那是怎么都說的通的。

  不管是政治立場還是利益,邱家都可以有坑李家的動機。

  如果將淡馬錫手機渣打的股份給弄沒了,雖然不至于讓李家大傷元氣,但肯定也是不小的損失。

  不說李家的戰略計劃,光是以渣打實際價值,也都是很大一筆錢。

  這是利益上的驅使。

  政治上。

  李家執政黨曾多次在國際媒體渲染對華的排斥言論。

  將心比心下,大陸要是對李家肯定會有不滿。

  如果邱家想到大陸發展,那在渣打上坑一次李家的話,無疑可以當做一份政治投名狀。

  大國,需要一個面子。

  如果邱家坑了一次李家,在故意向大陸透露出一絲想過去發展的意思,勢必會得到大陸的好感。

  看,你李家不是反對我們么,不是看不起我們么。

  那為啥你們的最大盟友還來我們這里。

  在這種情況下,邱家再想去大陸發展,必然會受到一些特殊照顧。

  一箭雙雕,一石二鳥。

  只要在渣打上坑一次李家,對邱家來說那簡直是百利而無一害。

  李蔗農越想覺得越可能。

  不然一切似乎都太巧合了點,簡直就是跟故事一樣。

  巨石資本,一個名不經傳的小公司。

  這么一個名不經傳的公司,居然可以拿出兩億美金玩對賭協議。

  兩億美金,在黑市上換成人民幣就是近二十個億。

  華國又有幾個人或者家族可以拿出這么多錢。

  還有那份專業到不能再專業的合同文本。

  除了浸淫金融業幾十年的巨頭,一般的國際資本都想不出那種東西。

  至少,淡馬錫集團甚至李家都無法把一份合同做到那種無懈可擊的地步。

  封死任何死角的無懈可擊。

  更離譜的是,巨石資本的實際掌控人也是東南省人,也是鷺島人。

  這一切,無論怎么看似乎都有問題。

  李蔗農的眼睛越瞇越緊,他在心里問著。

  難道這一次真是邱家的陷阱?

  這一次,邱家派來的代表也是邱家直系。

  邱明凱。

  邱家第三代里的領軍人物。

  可惜的是,邱明凱不會透心術,否則一定會被氣到七竅生煙。

  論損失,邱家和包家,才是損失最大的那個。

  兩家各自持有渣打百分之十四的股份。

  可突然之間,這百分之十四的股份就要全部化作廢紙。

  要論憋屈程度,邱家自然是更憋屈。

  不過邱家到底是以銀行業起家的人,在看問題方面更多還是以商業角度入手。

  在確認了那份信用違約互換找不到任何漏洞后,邱明凱就立刻將無法避免的結果匯報給了家族內部。

  關系到渣打的所有股權,邱明凱現在還沒有資格去處理。

  他需要真正的掌舵人來決定該怎么辦。

  到了這種地步,誰也無計可施,邱家最后的決策就是匯報中央銀行,如果可能的話希望得到中央銀行的幫助。

  如果央行肯出手,那也許還可以幫助渣打度過這次危機。

  渣打銀行,是注冊在英國的商業銀行。

  所以,負責的央行就是英國央行。

  也就是英格蘭銀行。

  邱家能夠在馬來還在英國殖民地時期就建立了馬來西亞銀行,跟英國央行的關系自然是比較親近的。

  沒有英國央行的批準默許,邱家的馬來西亞銀行也不可能成立發展壯大。

  作為渣打最大個人股東,在船王過世后,邱家自然又就是渣打所有股東里最具有發言權的。

  在一番考慮后,邱明凱撥通了英國的電話。

  可結果,讓邱明凱很失望。

  英格蘭銀行行長在知道渣打因為經營問題即將要破產后,差點沒被活活氣死。

  要知道,渣打的意思就是,維多利亞女王親自批準的意思。

  可現在,女王親自批準的銀行卻在破產邊緣。

  這無疑是讓英國皇室蒙羞。

  英格蘭銀行行長,是一位擁有伯爵爵位的貴族紳士。

  但在邱明凱匯報了渣打的境遇后,這位伯爵行長當場就不顧紳士貴族禮儀破口大罵。

  因為,英國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巴林銀行去年才剛宣布破產。

  這才剛過一年,就又有一家英國歷史上的知名銀行將要倒閉。

  這讓英格蘭銀行的行長,仿佛見證著大英帝國的衰敗。

  而他卻無能為力。

  他不能阻止大英帝國的衰敗,也對渣打的巨額虧損無能為力。

  如果能的話,去年英格蘭銀行就不會眼睜睜看著巴林銀行宣布破產了。

  最終,邱明凱只能無奈掛下了電話。

  英格蘭銀行都不敢挽救現在的渣打,其它同行那就更不用指望了。

  幾十億美金的虧損,邱家是無力承擔的,哪怕是幾大股東聯合,也未必能接下渣打所面臨的虧損。

  鬼知道那份信用違約互換會讓渣打虧掉多少錢。

  邱明凱無奈攏了攏頭發,他罵了一聲。

  “該死的,這個巨石資本到底是個什么鬼公司!”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