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38章 氣煞朕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八日凌晨,旗國先鋒軍趁我不備靠近口岸,令人發指的將槍口對準了當日正在海面上作業的八百漁民船只,兩千漁民遭到殘忍屠殺后,旗國先鋒軍派兵偽裝成我漁民靠近蘭江口岸,趁我守軍不備時開槍,明珠常備軍八萬緊急集結,阻敵蘭江口岸!不足一日,下午四點,我常備軍敗退!攔截旗國侵略軍登陸的蘭江口岸就此失守。”

  “當日夜間旗國先鋒軍完成登岸,旗國先鋒軍將領在令人發指的屠殺我漁民之后,將槍口再次對準了我平民!凌晨,先鋒軍將領金在成為隱瞞其屠殺漁民的真相,借口百姓沖擊軍營,對七千漁民屠殺,下達屠殺令,上至九尋老翁,下至待哺嬰兒,無一活口,鮮血染紅了海面,肆虐的海風都吹不散那彌漫的血腥味。”

  “十日,明珠常備軍再戰旗國先鋒軍,當地百姓已聞蘭江口岸之慘狀,在無盡的悲憤之中等待著守備軍擊退敵軍,為鄉親報仇雪恨的消息,可最終仍然只是堅持一日時間,常備軍再敗!東區三鎮就此淪陷。金在成再次用莫須有的借口,下令對三鎮百姓用殘忍與鮮血展示他們旗國軍隊的強大!這一次,三鎮百姓承受了長達三日的燒殺搶掠,鮮血徹底染紅了大地……”

  “此后,國朝源源不斷增兵,但一敗再敗的消息接連傳來,旗國兵鋒每克一地,必尋借口縱兵為亂,目的是要在他們的占領區內,用最殘忍的手段讓百姓快速臣服。至六月初五,國朝全線撤退,宣布明珠失守淪陷,偌大的明珠已是家家披麻、戶戶戴孝!尸浮遍野、生靈涂炭,不足以形容明珠百姓慘狀之萬一!”

  “六月初五,明珠……亡了!”

  盛大朝會,在宮禁里傳來的鐘聲鳴響中,被整個京城無數人的注目!

  兵馬戒嚴京都,權貴車馬云集,不知多少百姓駐足路邊眺首觀望。

  眾人正在打量剛剛發生的變故,目光都聚集在那兩騎身上,尤其是那高舉的旗幟上,仍血淋淋的頭顱讓人心驚。

  都是平民百姓,看到這首級就這般被掛在旗桿上,如何能不驚懼。

  見眾大人在場,又有兵馬戒嚴,大家不敢喧嘩而已。

  正心中猜度發生了什么大事,卻很突冗的這么一段震撼人心的話,從那兩名青年口中悲壯傳來。

  這段血淋淋的話語,當場便讓很多人心緒起伏,剎那間面紅耳赤者甚多,場面哄鬧了起來。

  所有人都再不能無動于衷,這看似簡單的敘述,卻仿佛字字帶血,其中悲慘一目了然,便是想想那恐怖畫面,都讓人不寒而栗!

  那兩名青年早已不在陸尋義所在的這片區域,可這里,卻仍然靜止。

  權貴們有人大驚,有人震駭,有人發抖,有人抽搐!

  他們想不到,明王府居然將這些國朝一再隱瞞的信息,就這般公之于眾,膽子太大了,簡直在肆意妄為。

  這是要出大事的,可以想象,滿懷血仇的民眾必定會要求國朝奪回明珠,并且為他們報仇,但如今形勢,國朝哪里能夠做到?

  民眾的爆發絕對會給京都帶來無法想象的壓力,甚至引起暴亂,難以鎮壓。

  但此時此刻,如此作為的是明王府,他們深知只能看著聽著,根本不能抵抗。

  然而,這還不是結束,明王府的聲音還在繼續,而且讓所有聞聲百姓再難以保持平靜。

  “六月初六正午,明珠城有多處街道鋪面被旗國兵馬包圍,尤其以餐館為甚,理由是旗國商人因酒菜不合胃口怒而打砸餐館,餐館老板跪地哀求阻攔時,不慎將旗國人推倒在地,因此這些店鋪中,所有在場之人,不論餐館中的老板還是掌柜亦或是跑堂小二,包括客人在內,皆被旗國士兵當場槍殺,隨后,這些被殺之人的家屬,亦被株連!”

  “又數日后,又有多名旗國人,出現在各條大街上滋事,專尋有夫家男人在身旁的女眷,眾目睽睽之下肆意侮辱,夫家男子無法忍受這等羞辱,故有反抗,旗國士兵當即趕來,將男子全部誅絕,女眷帶走,隨后,同樣連帶滿門殺絕,現場有人不忍出言阻止,亦被滿門株連!”

  “又數日后,有一夜,旗國夜巡兵馬嫌一老夫夜間咳嗽煩人,故滿門殺之,并下令,夜間各門各戶絕不許發出絲毫聲響,否則視為圖謀不軌,將滿門殺絕!那一夜,長街染血,數戶被生生株連殆盡,隨后,明珠許多家中出殯,乃是老人自殺而亡,又或許多嬰兒下葬,更有一家數口難忍此慘痛,滿門自殺者也不在少數!”

  在場人真的難以置信,明珠城居然發生過如此荒謬的場景。

  這幫禽獸,怎么能做出如此天理難容之事?

  便是此刻聽聞都震驚不已,實在難以想象明珠人究竟是如何活在這樣非人的環境中?

  這一刻并沒有人去質疑這聲音的真假,沒見這是什么場面,無數權貴集結,誰敢胡言亂語。

  “這……這還讓人活嗎?”

  “必須讓這幫天殺的畜生付出代價!”

  “殺,殺光旗國人!”

  許多人怒了,呼嘯聲四起,一股難以想象的風浪仿佛正在瘋狂聚集,

  畫面的確血腥到可怕,但此時此刻在還未曾真的經歷過的人心中,升起的第一反應卻并非恐懼,而是憤怒,無盡的憤怒。

  兩名青年所言,皆是針對平民,這讓所有大夏人不能不感同身受,絕對沒有人愿意自己待在那種恐怖中生活。

  國朝權貴們一個個面色狂變,那上將軍此刻握著馬韁的手都再難以自抑,他們到底想干什么?

  國朝就要接見旗國使臣,可明王府卻如此挑動民眾情緒,他們瘋了嗎?

  這如何了得,上將軍還未接到陛下命令拿下明王府的人,可他卻知道,絕不容那兩人繼續下去了。

  否則定要出大事,他豁然轉頭盯著陸尋義,疾聲喝道:“陸將軍,還請快快阻止……”

  陸尋義回頭,一雙淡漠的眼盯著他,一言不發。

  就這眼神,卻讓上將軍聲音噎在喉嚨中,只能發抖,這雙眼神里沒有情緒,那淡漠讓人心寒。

  沒有恐懼,沒有擔憂,唯有淡漠!

  “這……是明王的命令?”上將軍顫抖道,他根本拿捏不住眼前的人,他唯有提起明王。

  陸尋義心中當然明白這話不好答!

  國朝對林賊,那絕對不死不休,但對旗國,恐怕定武帝還真未必決絕,想要罷戰也不奇怪。

  此時若說明王的命令,無疑是說明王在挑釁父皇,不但于孝道有缺,更會令父子二人頃刻生嫌隙。

  身為兒子的明王做出這種事,當然會令定武帝惱羞成怒。

  陸尋義微微沉默,但腦海中想著明王那雙堅定的眸子,吐出了一個字:“是!”

  上將軍渾身一顫,瞳孔再度收縮,緊緊盯著陸尋義半晌,最終再未發一言,卻是馬鞭一揚,驟然疾奔向宮廷。

  他不能等了,要直接去宮門口,等候命令。

  陸尋義望著他打馬而去的背影,默不出聲,心中無所畏懼,無論皇家什么反應都好,若怕死,他與師弟便不來!

  望著那宮墻,他同樣打馬上前,獨行在長街,前往宮禁,他的事還沒完。

  無數權貴心中顫抖,也立刻進宮。

  車馬再次動了起來,速度很快,而那兩名青年的聲音,卻還在繼續。

  并且驟然高昂,鐵血,振奮!

  “旗國如此強大,兵鋒銳盛令我國朝不堪一擊,他們可以肆無忌憚的屠我百姓,可明珠淪陷了,他們真的就恐怖到能在明珠想殺誰,就殺誰?”

  “癡心妄想,明珠的王還在,至今還在,他們能奈何否?”

  “五月戰時,陳可戰不戰而退,明王千里赴軍營,取其首級而回,掛在旗國占領區,旗國震怒,然,無可奈何!”

  “六月,國朝兵退,明珠淪陷,六月十五,旗國人在一裁縫鋪,屠殺了裁縫鋪一家五口!當日夜間,明王雖無兵無馬,但卻下令家將數人,屠殺旗國兵士十倍之,五十顆首級被擺成京觀予以報復,旗國高層震怒,然,最終有著千軍萬馬,卻又能如何?至那日,旗國未再肆無忌憚。”

  “數日后,有民間女義士,杜薇薇杜先生受旗國宗師崔朝遠暗殺,明王出手數招驚退,靠著兵馬護衛而逃,至此,崔朝遠再未敢輕易踏出山衛所一步!”

  “又日前,明王妃抵明珠,旗國宗師崔朝遠箭傷明王妃,明王下令,斬旗國百名兵將,旗國怒而報復,擒殺我百姓兩百多人,再次犯下無邊血債,欲逼明王自投羅網。明王明知陷阱而行之,下令全府上下十倍還之,一夜間我明王府犧牲百人,陣斬旗國兵將兩千余人!明王親自斬殺旗國宗師崔朝遠!”

  說到這里,所有人豁然醒悟,明王!

  這是那明王的人!

  不得不說此刻,聽著這些,眾人臉紅心跳,熱血在流動,國朝皇子在人們心中終究是正統,他在殺敵,在報仇,這讓人振奮。

  “然而,卻有人說明王殺害蠻子,乃是在制造禍端,正是因為明王之針對蠻子之暴行,才導致那日前被屠殺的兩百多明珠百姓,無辜受牽連,此乃明王之大罪!旗國人也警告明王立刻束手投降,否則將殺害更多的明珠百姓為死難的旗國兵士陪葬,要用無盡鮮血逼迫明王認罪!”

  “有許多人都認同這個觀點,認為面對強大的旗國,我們唯有忍辱偷生,唯有忘掉那已經發生的血債,唯有低聲下氣的去求旗國談和,才能迎來和平,就算割地賠款,也是值得的,只有這樣才能讓兵士不至于枉死,才能讓百姓得以安寧。”

  幾乎頃刻間,現場陡然一靜!

  而那聲音已經鐵血傳來:“就在今日中午,旗國兩位宗師帶領大批人馬竟膽大包天,于京師重地截殺我明王府諸將,我明王府大將武道宗師胡彪將軍,先斬一人,重傷之際,又不顧性命,追擊逃走之宗師數十里地,終斬之頭顱,掛于我旗幟之上,胡彪將軍英勇就義,此刻背負于我身后!”

  “這就是我明王府給天下人的答案!”

  “血債必須血償,本王不惜死,明王府諸將不惜死,但此生卻絕不跪著死!若亡命,定在沙場!”

  “和平從來都是打出來的,不是求出來的。自即日起,本王對天下起誓,旗國兵鋒在我大夏所犯的罪孽,傾盡三江水也洗不清,本王為明珠之王,今生一日不死,便定將十倍償之!莫說大夏割地賠款求和,便是旗國即日投降,本王也絕不依他,血債不報不罷休!”

  “此言,天地共證!”

  定武帝呼吸急促,雙手死死握著拳頭,難以自抑心緒。

  張邦立滿頭大汗:“陛下,劉將軍已在宮門口待命!”

  “待什么命?”定武帝豁然回頭,聲音帶著暴怒的氣息。

  張邦立頃刻低頭,是啊,還待什么命?

  已經這樣了,又能如何?

  難道還眾目睽睽之下,阻攔百姓得知真相?還與明王父子反目不成?

  張邦立苦澀不已,這事他真的無能為力,可以說所有人都無能為力,明王府如此強勢,于陛下來說是一張威懾天下,尤其是威懾道門的好棋,當然只能對他予以支持。

  可哪里想到這明王行事,實在是不顧大局,他太任性妄為了。

  “混賬,真是混賬!”定武多年的不動聲色,此刻再也忍不住,連連幾巴掌拍在書桌上,低聲怒喝。

  “你以為憑你一人就能逆轉乾坤?啊?小小年紀如此叛逆,豈能成大器?”

  “朕乃天子,難道還不如你這逆子關心國事?朕難道就不知旗國狼子野心,可如今國力匱乏,旗國兵鋒又盛,朕便是想打,拿什么來打?就靠你這逆子一身武力嗎?”

  “蠢貨,當真蠢貨,空有一身武力,卻無半點頭腦,還自以為聰明,來將朕的軍,你怎么就不想想,外敵安能占我江山?內賊才是心腹大患,只要滅得林賊,就任那旗國囂張一時,忍一時之辱,待統一國力,重整山河,區區東蠻小國,還愁不滅嗎?”

  “朕怎么生了這么個鼠目寸光的逆子,氣煞朕也!”

  定武帝是真暴怒了,當著張邦立的面就開罵了,怒不可遏。

  張邦立將頭垂的很低,就當沒聽見,他絕不開口一言,果然片刻后,定武帝還是深吸一口氣平靜了下來。

  就仿佛剛才那個暴怒的人不是他,又吐出一口濁氣,輕聲道:“罷了,任他胡鬧吧!”

  “是,那陛下,我們現在該如何面對旗國使臣?”張邦立心中已然有數,但還是需要問清楚。

  定武帝沒有回頭,微默后道:“那逆子胡鬧,朕又能如何?便看看旗國使臣面對皇兒,又是否還那般囂張……”

  張邦立一愣,好半晌才明白陛下的意思。

  腦海一轉,不得不說他對陛下更為欽佩了,如此大怒,居然頃刻間就清醒了過來。

  凡事有利有弊,這就開始考慮利處了,也對,明王這一鬧,反而顯得陛下沒了退路,必然會全力抗戰,再不生退縮之心,這會給旗國人壓力,反而談判的時候,陛下將占據主動!

  當然,對陛下來說,若當真談和了,陛下也確實臉面上肯定不好看,畢竟兒子如此鐵血要戰,皇父卻昏庸壓制……

  至尊大殿里,權貴云集,站班而立。

  眾多道門宗師已然在列,其中上清山諸人也在,沖玄胡須微微顫抖的和梅家兄妹落座一旁,目光中明顯有著些許不寧。

  旗國使臣也來了,他們落座于最前方一側,各個面色鐵青,一雙眸子中兇光閃閃盯著獨自站立在大殿中央,渾身血染的陸尋義。

  林家代表也來了,不過他們是沒地方坐的了,只能站于一旁仿佛是國朝臣子一般,還好,林家的人也并沒有放肆,反而在這國朝大殿,很是沉默,只是為首之人目光不時在各人身上飄忽而過。

  其他皇子也都在列,各個面色看似平靜,但目中卻皆是綻放著各色光芒,顯然他們都不平靜。

  今日,這朝堂真可謂是各方勢力聚于一堂,極為難得。

  當然,這一刻,也沒有人能夠輕松,這里說的每一句話,發生每一件事都可能直接影響到天下大事。

  定武帝高坐上首,面色威嚴,他目光在下方一覽,各人神色已落入眼簾,最后又看向陸尋義終于開口,拉開了這注定不尋常的朝會序幕:“殿上何人!”

  ps:說出來都臉紅,這么一章竟然卡了我兩個通宵!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