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26章 形勢逼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殷振飛看到萬峰來非常的高興,寒暄過后就準備給萬峰介紹二代交換機的事情。

  “那臺樣機到了沒有?”萬峰先問了一句。

  他來的時候那臺二代交換機的樣機是被張石阡拉配件的車隊捎過來的。

  現在已經過了四五天了,應該到了。

  “昨天到了,我們廠的技術人員正在加班加點地研究你們的制造工藝,對照樣機分析圖紙,準備在半個月后就開始生產。”

  萬峰有點無語,殷振飛怎么感覺都是有點等不得豆爛的樣子。

  半個月就要生產新機了。

  “如果二代的性能真得能像說明書上說的那樣,統一交換機市場指日可待。”這一刻殷振飛雄心勃勃。

  華威的廠房還是原來的樣子,但是里面的人卻比原來多了一倍,現在已經有五六十人的樣子。

  而且殷振飛還招到了華威最初的一位大神,據說他是被殷振飛從隔壁一個外資企業里忽悠來的。

  不過今天這位大神不在,萬峰沒有和他見面甚為遺憾。

  華威的員工就像他們的老總一樣干活的精神給萬峰一種拼命三郎的感覺。

  萬峰在車間里轉了一圈出來來到了殷振飛的辦公室。

  殷振飛要把萬峰這兩個月應得的利潤轉賬給他。

  “你少轉給我二百萬。”

  殷振飛疑惑地看著萬峰,不知道為什么。

  “當初那個騙你的人,我把錢給你弄回來了,當然不止二百萬,多出來的我就不給你了。”

  “你找到盤振林了?”

  “是呀。”

  萬峰就把和盤振林交易的事情說了一遍。

  殷振飛聽完后久久無語,眼圈有點濕潤。

  “這件事兒就像一個噩夢一樣纏在我心里,這么多年來都快成一塊心病了。我的家庭就是被它毀了,我很不愿意去回想當初這件事兒的點點滴滴。現在,我心里的這塊石頭總算的融化了,也許我該干點什么了,謝謝你小萬!”

  “殷總!你不用放在心上,小事一樁。至于你該干什么我倒是有個提議,我覺得你現在應該娶個媳婦了。”

  殷振飛被萬峰逗笑了“我都多大歲數了還想這個。”

  “不是沒到五十嗎?來得及,說不定還能生個一男半女的。”

  殷振飛談了華威的規劃,他雄心勃勃地宣稱從現在到年底要實現銷售八千萬元,實現利稅兩千萬元。

  就算新機上市賣一萬元一臺,八千萬的銷售額也要有八千臺的銷售數量。

  這個任務有點艱巨。

  但與銷售數量相比,兩千萬的利潤就保守了。

  如果殷振飛正的能達到八千臺的銷售額,那利潤可不止兩千。

  “新機上市可以狠點買,咱們的機器值那個價,但是一代的機器就要大點落價了,只要保證不虧本就行,它就是起個牽制對手的作用。”

  對萬峰的這個經營策略,殷振飛原則上表示同意。

  萬峰在這里待到中午,主要是和殷振飛交流了一些華威公司的發展計劃,憧憬了一下公司的發展前景。

  中午在殷振飛這里吃完午飯,萬峰就啟程離開深圳來到東莞。

  來到時候因為時間緊張的原因,萬峰等人沒有在東莞停留。

  現在有清閑時間到東莞來看看了。

  張石阡像只辛勤的蜜蜂一樣痛并快樂著。

  四個月的時間,西灣廠已經生產出了五萬多輛摩托,這些摩托只要才從工廠出車間就被經銷商全部拉走,一臺都不帶剩的。

  西灣廠的產量基本滿足了整個東廣省對摩托車的需求,并有少部分開始向復建和西廣省蔓延。

  西灣廠的設計能力是年產二十萬臺,但找目前的發展看,這個產量根本就達不到。

  無他,配件跟不上。

  配套廠商在這四個月的時間里,也從建廠之初的四五家配套,發展到現在十六家配套。

  同時還有六七家配套廠在建設。

  但這依然遠遠不夠,靠自給自足依然任重而道遠。

  大部分的零配件還是要靠車從將威運輸。

  只不過現在已經從單一的汽車運變成了火車運輸。

  火車運輸因為要不停地進行編組,因此在汽車上未必比汽車快,但是在運量和運輸成本上卻是汽車無法比的。

  這樣就大大緩解了配角需求緊張的問題。

  一輛摩托車幾百個配套生產廠,東莞這里配套廠的數量還需要大規模的增加。

  只有這里的配套廠能達到上百家,產能才會上去。

  張春雷現在儼然成了發動機車間的骨干,張石阡現在對兒子能兢兢業業的工作,深感欣慰。

  張石阡陪著萬峰從車間出來一邊走一邊聊。

  “冬天的時候,南灣廠就要安排90摩托的生產線了,明天春天正式開始投產,你這邊大概要稍晚一些,爭取明年五一生產怎么樣?”

  陳道現在正在和技術人員設計90發動機的生產線和整車的組裝線,預計年底就能鋪設一條。

  90的樣車也是經過了近一年的各種測試了,取得生產合格證不是問題。

  因此明年三月下線不是沒有可能。

  “這么急呀?現在這ax100不是賣的挺好的嗎?”

  “別老看著眼前的利益,我告訴你,明年除了90的太子式和普通式摩托車要上市,還有踏板式明年底也有可能問世。”

  南方明年就要引進90摩托的生產線了,南灣集團當然不能落后。

  張石阡有些吃驚“這么多品種呀?”

  “當初建廠的時候我告訴你建那么多車間,你說用不了,現在該算算夠不夠用了吧?”

  張石阡點頭。

  幸虧當初預留了一棟非常大的車間,否則生產線還真沒地方放。

  “所以!你這邊的配套跟進的速度太慢了。”

  “馬上就好了,市里現在看到了摩托車的巨大市場潛力,已經出臺了一些鼓勵的優惠政策,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躍躍欲試了,估計年底會有幾十家配套廠上馬。”

  這算是個利好的消息,只要政府支持,規模很快就會起來。

  “那更好,但是質量必須要把嚴,這是產品的生命,不能有一點馬虎。”

  “這個我知道!你放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