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四十六章 粘紅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張海他們因為東西沒買完,萬峰陪著欒鳳又在商店里逛了一會兒,萬峰買了一些調味品外還買了幾張紅紙膠水和專門糊墻糊棚的щww..lā

  萬峰在這里竟然看到了那種圓玻璃瓶裝的味精,這讓他喜出望外。

  他第一次見到味精的時候還是前幾年在龍江的時候,大概是七七年,一個尚海青年回家探親就給母親帶來一瓶這樣的味精。

  母親是當時連隊里唯一一個會做衣服的人,那些知青有個什么什么縫縫補補的可都是找他母親,因此帶點什么給他家就是正常的事情。

  他和弟弟就米老鼠和大白兔奶糖就比連隊里其它的孩子多吃了很多,但后果也是非常明顯的,牙齒不好。

  農村做菜都是不放味精的,因為一小瓶味精好幾毛錢,一般人家還真舍不得放。

  這回讓萬峰遇到了,他一下子就買了五瓶,這還是人家不買給他那么多,說什么一次限購五瓶,否則他想一下買個三十二十瓶的。

  其實這些售貨員還真沒見到一個人一下子這么多這玩意兒的。

  萬峰回頭又讓小舅和小姨分別去買了一次,十五瓶味精就把商店買斷貨了,這還敢叫商店嗎?

  終于所有人的東西都辦濟全了,楊七郎也不知道給顧巧玲買了什么。

  顧巧玲今年的新衣服都是在欒鳳車間里自己做出來的,她還給父母和兩個弟弟都做了一套衣服,用的是自己的工錢。

  欒鳳給算的本錢價。

  她現在回家也算是有點光宗耀祖的意思了。

  車回到洼后萬峰先把這些人和他們的貨送到家然后才把拖拉機開到姥爺家門口。

  在岔道口提前下車的小舅已經推著小推車早早等在門口了,從喜成和鐵匠等一群東頭小孩也在等著看萬峰家到底都買了什么年貨回來。

  小推車放在車尾,萬峰從車上分貨,一百盤一百響的小鞭就不用給欒鳳家了,她家又沒有小孩。

  大概唯一一個放鞭炮的小孩就是欒鳳那貨了。

  二百響的裝到小推車上三十盤,五百響的一盤沒給欒鳳留,一千響的留了二十盤給她。

  這些萬峰都覺得多了,一個過年就十六的大姑娘放那么多鞭炮真的好嗎?

  中鞭給欒鳳家留了十盤,五分錢的二踢腳沒有給欒鳳家,八分錢的二踢腳給了一捆,魔術彈一家一半。

  兩種噴花一家一半。

  分贓完畢。

  那些小孩眼睛看的都不眨了,臥槽諸平家買了這么多鞭炮,這特么都趕上傳說中的地主老財家過年了。

  鐵匠也跟著樂,他是諸平的小舅子,他當然能撈著放了。

  諸平樂呵呵地推著小車進院子,他的任務是給這些鞭炮找個地方存放。

  “啊?買了這么多鞭炮,可不可了這錢了。”院子里響起姥姥心疼的聲音。

  可了屬于遼南土語,等于可惜的意思。

  萬峰呵呵一笑開著拖拉機到了欒鳳家。

  看到萬峰買來這么多鞭炮欒鳳更是樂得心花怒放,和欒長遠手忙腳亂地往成品庫里搬。

  鞭炮卸完,萬峰把分剩下的調味品也給了欒鳳,給拖拉機放水。

  明天帶著送顧巧玲回家順便送楊七郎過去認門后,頭年這拖拉機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讓欒鳳明早給他燒一鍋開水,萬峰沒有在欒鳳家再待下去而是回了家。

  萬峰回家吃完晚飯就開水裁剪那些紅紙,把紅紙裁剪成小袋子然后用膠水站起來,最后粘成了紅包的樣子。

  小舅和小姨包括小舅母都看著稀奇,不知道這些東西干什么用。

  “紅包當然是過年裝錢發錢的,誰幫我粘紅包過年的時候說不定我會給他個大點的紅包,如果不幫著我干也許紅包里就裝一毛錢。”

  萬峰仿佛自言自語。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小舅母江雪二話不說拿起萬峰剪好的紅包就抹膠水粘貼。

  最后除了姥姥姥爺外,四個人忙活了兩個多小時,粘出了大約一百個紅包。

  諸平累得頭昏眼花“這特么比干活還累,你粘這么多紅包都準備發給誰呀?不會咱家一人發二十個吧?”

  一人要是發二十個那怕里面就裝一毛錢也兩塊多呀!

  “想什么呢?還沒睡覺就開始做夢了?那些來咱家拜年的小孩每個人不得發紅包呀,咱們隊我估計五七六十小孩是有的,哎!對了,我買的那些糖塊瓜子你都放哪兒去了?剛才卸車的時候我怎么沒看到?”

  “沒有,都在廈子里擱著呢。”

  “那不喂了耗子了,還是拿到屋里來吧。”

  諸平出去把放在廈子里的糖塊爪子一大包拿到屋子里,放到姥姥的柜子里。

  二十七是掃灰糊墻糊棚的日子。

  一大早,全家齊動員,掃灰的掃灰打漿子的打漿子,待灰掃完就開始糊墻和糊棚。

  小舅和小姨負責貼紙,小舅母負責往畫紙上刷漿子,姥姥和姥爺負責來回傳遞畫紙。

  至于萬峰?他今天要送顧巧玲回家和楊七郎去認門,當然不會參加這種勞動了。

  欒鳳已經給他燒好了水,楊七郎和顧巧玲也已經來了,陳蒼今天也得去,作為舅舅和媒人他當然要去的。

  楊七郎今天穿著一件新夾克,腿上穿著新褲子腳上是一雙新棉鞋,整個人精神抖擻。

  人齊了就出發。

  一個多小時拖拉機就到了譚家。

  顧家的人正在忙活,當然也是掃灰糊墻之類的活兒,不過他們已經進行到了糊墻階段,而且主屋已經糊好了,比萬峰第一次來的時候亮堂了不少。

  顧巧玲從離家那天起這還是第一次回來,家人見面又是一番景象,噓寒問暖就差對眼淚千行了。

  接下來就該楊七郎出場了,顧巧玲羞答答地把楊七郎拉過來“媽,爸,這就是韓文海。”

  直到這時候萬峰才想起這貨真正的名字叫韓文海,這楊七郎叫順嘴了把人家真名字都忘了,那以后再叫楊七郎的時候是不是要加引號?

  楊七郎有些緊張,拘謹地說了聲“叔,嬸,你們好!”

  這一回顧家夫婦可以好好地看看這個即將成為自家女婿的男人了。

  檢查的結果很滿意,身體結實,眉眼端正,一看就是把種莊稼的好手。

  顧巧玲的父親遞煙,顧巧玲的母親倒水。

  這就差不多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