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二十六章 又到了敲打舅哥的時候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八一年一月九號,初四。

  早晨起來的時候,萬峰感覺嗓子發干,有一個鼻孔有點不透氣,這是又想感冒的節奏。

  估計是昨晚在梁萬家烤火盆然后出來被風掃了的后果。

  病是賤種,堅決不能拿它當回事兒,你越拿它當回事兒它越跟著你搗亂。

  萬峰沒管鼻子通不通氣,按照慣例跑到河邊鍛煉身體。

  鍛煉身體最重要一點是要持之以恒,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決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

  近一個小時高強度的鍛煉,出了一身汗后感覺舒服了不少。

  回家換下出汗的衣服吃完飯來到洼后隊部,發現已經有本隊和洼前的同學等在那里了。

  萬峰就帶著這幾個早來的同學到欒鳳家把昨天挑好的對聯取來。

  七點多鐘同學們陸陸續續地來了。

  去孤山集市萬峰沒準備去賣服裝,待人到齊后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奔赴孤山。

  山后的同學則等在山后隊部門口,兩隊人馬匯合后繼續出發。

  平山頂白雪皚皚,在剛剛升起的陽光下放射出層層細微的光芒。

  狐仙洞下莊嚴肅穆,有人在焚香禱告,不知在祈求什么。

  路過這里的時候萬峰在心里默念了幾句狐仙保佑。

  因吶河現在已經結了厚厚的冰,道口的冰面上不知誰揚上了沙子,踩在腳下嚓嚓的響。

  一群學生走路總歸是不寂寞的,嘻嘻哈哈、打打鬧鬧,在冰面上比賽打滑呲婁。

  與這些精力旺盛的同學相比,萬峰倒像個帶隊旅游的老師一般沉穩,不時的提醒這些山貓野獸別掉冰窟窿里去。

  這個時候掉冰窟窿里倒是死不了人,因為水淺,但保證凍個鼻青臉腫的,凍壞了弟弟都是有可能的。

  河沿村的果園已經沒有了秋季時的累累果實,只剩下沒有葉子的樹干在寒風中瑟瑟。

  看到這些果樹萬峰才想起是不是該買些水果留著過年。

  肖軍已經在集市入口占好了地方,正在跟幾個趕集的人吵吵把火。

  集市口通常都是一個集市的黃金地段,這里的人流最多自然賣東西的速度也最好。

  肖軍刷一下在集市口左右兩邊各占了十五六米的長短自然是有人要有意見的。

  但有意見也沒卵用,那時集市里的地盤根本就不是花錢買的,誰來的早誰占就是誰的,實在不行就比拳頭大小。

  肖軍的拳頭和大人比當然小了點,但是萬峰帶著二三十號人呼啦一下出現這拳頭就大了許多,那幾個對地盤有爭議的人立刻就沒了意見。

  就算他們是大人,面對三十多號十四五歲的少年也沒什么勝算。

  萬峰把肖軍和自己的同學做了相互介紹,然后依然每人發一塊布,一塊挨一塊地鋪在地上。

  就算不擺攤也要先占著地方,只要把地方占下了就不會再發生爭議了。

  諸平是和欒建設一起來的,萬峰在自己所占的地盤讓出三米的地方給他們擺攤。

  當集市開始上人的時候,所有的攤子鋪開這里又是一片紅彤彤的海洋。

  昨天黑礁集市給萬峰這些同學積累了一些經驗,因此今天他們就沒有了人多時的那種慌亂有條不紊地應付紛亂的人流。

  萬峰今天要照顧的重點是諸平,從來沒在集市上賣過東西的他顯得手忙腳亂。

  他把貨物一股腦地倒在墊布上,幾個姑娘問價都讓他臉和脖子都紅了。

  這哪里是做買賣的。

  萬峰把帶來的商品分門別類一樣一樣整齊地擺開,立刻場面就有了明顯的改觀,姹紫嫣紅的也是十分奪目。

  他的這個小攤子首先吸引的都是些兜比臉都干凈的小女孩,畢竟那些花花綠綠不值錢的塑料項鏈手鏈是最吸引女人目光的。

  可惜她們沒錢蹲哪兒看了半天也沒賣出一件。

  開張的反而是打火機,這些打火機和當時供銷社賣的那種燒汽油的打火機在造型上有了很大的不同,樣式有好幾種非常的好看。

  不過五毛的價錢也是供銷社那種一毛錢一個打火機所不能比的。

  “香江來的打火機,啊?不知道香江在哪?香江可是繁華的地方,哪里的女人夏天都不穿衣服就穿個褲衩在大街上走,你不信?真滴!看到這個打火機上的女人沒有,就穿這樣的衣服,這里可就一個這樣圖案的打火機,不是沒有是不敢賣,你買了在人前用的時候可注意點,還有別讓你媳婦看見小心她讓你跪洗衣板。”

  一個看著像有點身份的人和萬峰同時發出了猥瑣的笑聲,然后掏錢買走了這只上面印有比基尼女郎的打火機。

  諸平徹底無語,這外甥這是張了一張什么嘴呀。

  接下來就是忽悠幾個姑娘了,忽悠的她們每人買走了一條塑料手鏈。

  這以后諸平的小攤子始終陸陸續續的有人來買東西,最后下貨速度最快竟然是鑰匙鏈。

  上面帶著一些小裝飾品的鑰匙鏈,這一上午諸平僅鑰匙鏈就賣出去三十幾條。

  鑰匙鏈這東西在十年代的農村幾乎所有的男人腰上都會這么個東西,上面掛滿了也不知道有沒有用的鑰匙,若是走路急了還會發出稀里嘩啦的聲音。

  這玩意在農村存在了很長很長時間,那怕在bp機時代它也和bp機遙相輝映。

  這東西是在什么時候開始消失的呢?

  萬峰想了半天,依稀記得好像是兩千年以后,但具體什么時候這個東西開始減少甚至消失就想不起來了。

  想不起來對萬峰也沒什么影響,每看到誰的攤子前人多他就過去幫幫忙。

  欒建設的生意倒是有聲有色的,他賣的手搖脫粒機已經打開了市場,農民們都知道他這玩意既省時又省力,雖然價錢貴了點但買一個回去能用很多年,一年下來也合不了多少錢,因此很多人都買,并且還有到他這里批發的。

  他一個集市間隔的時間能打造出五六十個脫粒機,不一會兒的功夫就賣完了。

  他是第一個收攤子的人。

  當然他賣的快萬峰也跟著高興,每賣出一個可是有他一塊錢的。

  只是這該死的舅哥好像又有很長時間沒交錢給他了,看來有必要再敲打敲打他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