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三十六章 沒意思的養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走到溝里溝口時,諸艷和江雪拐向欒鳳家,萬峰和諸平則走進溝里來到了梁萬家。

  梁萬家現在最顯著的變化就是那些臭小子們都被驅逐出境了,原因是他們在這里耽誤姑娘們繡花。

  因此姑娘們倒是聚集了一大堆,都在里屋繡花。

  上次被萬峰吐槽后燈泡果斷變成了一百度,把個小屋子照得如同白晝。

  這些姑娘現在繡的圖案已經變得有大有小了,最大的圖案直徑達到了兩寸,最小的就是那峰鳳牌商標了,一寸多長一指寬一條。

  這個商標繡一個二分錢,就是用線直接把這兩個字繡出來就行,手快的人一個小時能繡出五六個。

  “我說小萬外甥,欒鳳這商標上的兩個字是什么意思呀?”有個小名叫翠花的女人故意問。

  “不知道,不認識那兩個字。”萬峰睜著眼睛說胡話。

  “你看欒鳳待你多好,把你們名字里的兩個字挨的緊緊的,簡直就是親密無間呀。”

  把她嘴巧的都會用成語了,萬峰在想要不要給她唱一首翠花上酸菜的歌。

  外屋里桌子上擺了幾個菜,其中果然有兩盤魚。

  因吶河里最常見的柳根子、白飄子、紅赤子、沙湖路子和老頭魚,魚不咋地但是味道弄得不錯,香味四溢。

  張海、梁萬、會計、諸平還有一個萬峰不認識的老頭,看樣子歲數在五十左右。

  他應該就是王喜平了。

  萬峰是輩分最小的,只能陪在末座。

  桌上擺著幾個大碗,張海從身后拎出一個五斤裝的塑料壺挨個碗里倒酒。

  果然是生啤,只是五個人五斤生啤,一人一斤,這好干什么呀?酒量好的人一個人都不夠。

  萬峰也分到了一碗。

  “來,先干一個,這點啤酒喝完這還有一白的,小雞把碗端起來!”

  “啊!我還喝呀?讓我小舅替我喝吧,我還小。”

  “少來那套,第一碗必須得喝小也不行。”

  這都啥人呀,小孩也不放過,簡直禽獸不如,不如禽獸!

  “咱可說好了,我就喝一碗多了一滴我都不喝。”

  說完萬峰端起碗和大人碰了一下灌了下去。

  大人們又倒了一碗,這回沒給萬峰倒。

  兩碗酒下肚,有些要在酒桌上擺開的事情就拉開大幕了。

  “三叔,隊里要把鴨彎清理出來養魚,在咱隊養魚來說你老們老哥倆是行家了,二叔去閨女家了沒在家,現在就只能靠你了。”張海首先開話頭。

  王喜平吃了一口菜放下筷子說道:“鴨彎那地方行,大躍進的時候那里就養過魚,后來割尾巴的時候撂荒了。”

  “啊!那里以前就養過魚?我怎么不知道?”張海有點驚訝。

  “切!那時你還穿開襠褲露小吉吉呢,知道個屁。”王喜平鄙視道。

  張海今年三十歲,大躍進那會兒他確實在穿開襠褲。

  “三叔,你和我二叔現在在家也是閑著,隊里準備用鴨彎養魚成立個養魚隊,準備讓你養魚隊的隊長,現在您看看這鴨彎養魚要怎么做?”

  王喜平倒是沒有拒絕張海的建議,打從鹽場黃了以后他們哥倆也就在家閑著,整天啥事沒有,這可不是享福,對他們這些老莊稼人來說無所事事就是最大的折磨。

  他們這些老人最常說的話就是:一天不干活就難受。

  這話萬峰可不感冒,并且還暗地鄙視,在他看來一點活不干才好受呢。

  他最大的理想就是過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想花多少錢我都有的那種生活。

  雖然知道那根本不可能。

  “鴨彎這么多年估計都快淤死了,要想養魚得把水放了把塘底的淤泥清理清理,起碼得有足夠的水深吧。”

  “這個不是問題,冬天清閑的時候我就想辦法清理,你老就說說養魚的事情吧。”

  王喜平喝了一口酒。

  “我記得鴨彎好像有二十多畝的面積吧?”

  “二十五畝。”張海補充。

  “這要是養魚可能養老了魚了,一畝魚塘一年可產一千多斤,如果輪捕輪放的話一年可以捕四次,也就是三四千斤,人家南方因為氣溫的關系可以捕五次,咱們這里就不行了。”

  按照王喜平這個說法,萬峰在心底快速地算了一筆帳。

  二十五畝水塘按照畝產三四千斤來計算的話能有八萬斤的產量。

  如果沒記錯的話明年的魚價會有一個小幅的上漲,大概零售價會達到一毛三四左右。

  這八萬斤魚即便按照零售價也才能買一萬塊錢,除去成本人工估計能收入六千塊錢。

  但是這些魚你能一條一條自己去賣嗎?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只有批給市場里的魚販子,這樣就又得減去三分一左右。

  那么也就只剩下四千塊錢的收入了。

  全洼后的勞力每人能分三四十塊錢,再加上便利的吃魚。

  萬峰立刻就失去了很多興趣了,這也太少了。

  放到別的生產隊,單這一項就能拉上三四十塊估計能樂得勾嘎的,但是在萬峰的眼里這也就聊勝于無。

  因此,接下來王喜平說得什么草魚、鰱魚、鳙魚混養,一畝地放多少尾魚投多少魚料萬峰也就沒仔細聽。

  沒意思,錢太少了。

  反正他對養魚是外行,也用不著他干。

  人家在討論養魚的時候萬峰卻在心里設計他的大魚牌商標,在人家討論的差不多的時候他的商標也算是有了眉目。

  喝完酒后,萬峰和諸平再次來到欒鳳家。

  欒鳳家依然一片繁忙景象,那三個帶機加盟的人里有一個山后隊的為了賺錢也來了,另外兩個估計離的較遠晚上不來。

  諸艷江雪在里屋裁剪,江敏在制作嫁衣,欒鳳在接待來補窟窿往衣服上縫白杠的人。

  萬峰進屋也沒說話,拿過紙筆就畫了一條吞鉤的大魚。

  最近由于經常作畫的緣故,他的畫畫水平有顯著的提高,這條大魚被他畫得活靈活現的。

  欒鳳伸過腦袋看了一眼:“你這畫得什么呀?”

  “商標呀!西服的商標,明天告訴那些繡花的把這個繡一些出來,大魚用紅色的線,魚鉤和下面的峰鳳服裝四個字用黑色的線,記住沒有?”

  “沒記住!”欒鳳非常干脆的回答。

  萬峰嘆息一聲,只好用筆做了標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