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94章 三打(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趙嘉仁和將領的會議暫時結束了,那些已經決定離開或者繼續留在軍中的將領們圍上來和趙嘉仁說話,其他接近一半采取拖字訣的將領們想試探著留下,卻還是選擇離開。

  對于這幫家伙,趙嘉仁只能暫時視而不見。醫生們是一個非常唯物主義的科目,便是在大美利堅這種宗教國家,篤信上帝的醫生比例也屬于信教比例最低的那群。十字教的典籍里面說,上帝按照他的樣子創造人類,正兒八經的醫生們是真的找不出明證來。

  科學發展進入到遺傳生物學階段之后,所謂人體的秘密逐漸得出更科學的解釋,只要有相關的生物學知識,就基本會同意,人類的身體就是地球生命體幾十億年間進化中各個階段的部件拼湊起來的結果。

  譬如被認為是健壯美的八塊腹肌,這種組織構造其實是某種魚類特質,而其他很多哺乳類生物走上了其他進化路線,就沒有繼承遺傳這種組織。

  但是在這么唯物主義的領域里面,心理學普遍被認為是比較唯心主義。所以在心理學里面,自己也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野。譬如,以唯物主義角度,憤怒的情緒就是基于。如果人類單純只有個腦子存在,是不可能生出任何憤怒的情緒。

  趙嘉仁自己相信自己是個唯物主義派,他此時不生氣,只是稍微有點分心,希望這幫家伙千萬不要自己玩火。在部隊有點軍閥傾向的現在,趙嘉仁不介意使用更加激烈的手段解決問題。

  和那些做了決定的將領們約定詳談的時間,趙嘉仁就回去了住處。到了門口,警衛趕緊上來稟報:“報告官家,趙謙少校在等你。”

  趙嘉仁直接進了傳達室,看到趙謙正趴在桌上寫東西。見到趙嘉仁過來,趙謙說道:“爹,我寫了給基層指戰員寫的演說稿,你給斧正一下。”

  兒子終于能夠不被情緒所左右,而是去做自己此時力所能及的工作,這讓趙嘉仁很開心。他回到住處的正屋,搬了椅子到明亮的地方,開始看草稿。看完之后,趙嘉仁一時沒說話。直到聽見趙謙問:“難道錯的離譜么?”

  趙嘉仁這才說道:“現在的老師教學生的時候會講寫文章要有中心思想。那是因為孩子們邏輯能力弱,而且學校也不想讓他們小小年紀就被缺乏現實基礎的簡單邏輯徹底框死。”

  說到這里,趙嘉仁忍不住露出點笑意,“當然了,學校也沒有財力從小交給孩子們真正的邏輯學。估計這才是根本原因。”

  趙謙沒辦法理解老爹的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他趕緊追問:“我寫的東西邏輯問題在哪里?”

  “你寫在文章里面的邏輯,大有點宗教的意思。你說只要跟著制度走,就會有幸福未來。這就是宗教用來忽悠大眾的辦法,那就是有求必應。”趙嘉仁邊說邊把講稿遞給趙謙。

  趙謙一愣,他拿起講稿又看了一遍。有老爹指出問題,趙謙這次就看出來這些竟然是真的。他的稿子里面就是告訴官兵,只要服從命令聽指揮,退役后的幸福從天而降。沒想到自己竟然寫出這樣的玩意,趙謙的臉騰的就紅了。

  然而趙謙卻沒有被這感覺嚇退,他紅著臉繼續問道:“有辦法修改么?”

  “說實話,特別是說基層人員能聽明白的實話。”趙嘉仁對兒子的表現挺滿意。無法實現目的,對于任何人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同樣常見的是遇到問題,就逃跑。真正的成功者們的能力才情未必就比失敗者更強,但是真正的成功者們就是能生出壓倒這種羞恥、不安、退縮心情的動力。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那些更敏感更屈從于的家伙們往后退的時候,那些更容易生出前進沖動,或者是腦回路能夠形成堅持概念的人類,就掙扎著向前。一進一退之間,輸贏不問可知。

  中國偉大的樸素唯物主義者,先秦最后一位大師,集大成者荀子對此就有過極為精妙的描述。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趙謙,你搞水利的,肯定非常清楚,比我還清楚種田要面對什么困難。下雨多,莊稼要糟糕。不下雨,莊稼也要糟糕。便是雨不大不小,但是下的不是時候,莊稼還是得糟糕。大部分軍人退役之后大概要去農場,這些對他們就有很大影響。而水利專業就是因為這些水旱不調,才有存在價值的。”

  趙謙問道:“可是我講這些,大家也不懂。若是懂的,聽了之后也覺得跟沒說一樣。”

  “為什么他們會覺得你跟沒說一樣?”

  “因為說了也沒用……原來如此。”趙謙覺得這個邏輯貌似對上了,“是因為我沒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么?”

  “宗教能騙人,就是告訴眾人,反正你們想的辦法都沒用,想了也不明白。那就不用想了,跟著我求神拜佛,心誠則靈。你真覺得所有人都是傻瓜蛋么?信神的大概有兩種,第一種是真的走投無路,一種是他們的見識和能力都到了他們身體和腦力的承受極限,所以放棄了。說個題外話,我從小盡量提高你的抗壓能力,就是希望你能夠堅持的更久,更能前進一點點。很多時候,勝負就在是否多堅持了那一點點,雖然我們都不知道那一點點到底得多久,但是只要走在唯物主義的路數上,多堅持一點點,成功的幾率就大了一點點。”

  趙嘉仁說完,看著自己兒子的表情。看著趙謙若有所思的模樣,趙嘉仁忍不住心里面嘆氣。唯物主義者需要一個健康的和健康的心里,或者說后天經歷形成的神經思維體系。后天的體系需要的是經歷,大量經歷沉淀下來之后,很多事情才能明白過來。這也是想教育出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面臨的討厭的局面。

  當一個人成為唯物主義者的時候,他就明白了。如果不是,就很難明白。因為人類本身是一個物質存在,一個人靠去感知世界,反過來也要作用甚至主導思維。趙嘉仁見過不少癮君子,能去看心理醫生的癮君子都不是窮光蛋。窮光蛋沒機會理解和學著構建自己的理念,那些比較富有的癮君子們,他們吸食可卡因等毒品,目的是要壓制感受到的痛苦。但是他們的邏輯在趙嘉仁看來卻是個謬論,用毒品去壓制的痛苦,豈不是被控制了么?

  人類非得找出和反應共存的方法才行。而基于唯心主義的傳統心理學就沒有更合理的解釋。反倒是兩千年前的唯物主義者荀子講,對于,需要‘養’。趙嘉仁看了荀子的文章,對于唯物主義者的敬意極高。同樣,他也感覺到,這個非常困難,卻又非常容易。

  趙謙沒有老爹知識量,自然不知道老爹那若有所思的神色背后是什么樣的思維在活躍。他只是覺得有些混亂,當自己的基礎邏輯被推翻之后,各種念頭便成了亂流,如同開閘的洪水般到處亂竄。

  最后他選擇放棄自己的思路,詢問老爹,“那么我該用什么邏輯對大家講。”

  兒子放棄了自己的思路,趙嘉仁覺得也許是個機會傳授點自己的東西,他問:“這個先往后面放放。我現在問你,你還能想起我之前說的現代民族國家理論么?”

  “嗯……難道是國家政權對人民有義務?”趙謙試探著問。

  趙嘉仁眼睛一亮,他沒想到兒子還真的把現代民族國家這套制度的核心之一給弄明白了。至少是有印象。帶著期待,趙嘉仁問:“你怎么想起了這個?”

  “爹,百姓靠自己的一己之力,或者一家之力,甚至是一村一鄉之力都解決不了問題。”趙謙并不覺得這有啥奇怪的,水利建設工地上動輒幾百幾千技術人員和勞動者們在辛苦建設,他搞了幾年水利之后對此非常了解。

  “便是以江寧地區那么多人口,沒有合理的組織和科技力量,也沒辦法解決秦淮河流域的水利問題。這時候就一定得由朝廷出面。可是朝廷為什么要出面,因為老爹你是官家。我這些天也在想這些事情,發現你其實早就在按照現代民族國家在經營國家。為什么你這么勤政,不是你在玩弄什么宮廷把戲,也不是帝王心機。而是你覺得你對國家對人民有義務,所以就要去做。百姓便是不知道為什么,可是他們最終從那些工程和政策里得到了收益,當然就愿意忠于國家。甚至我連你為什么絕不饒恕蠻夷,都覺得有些明白了。現代民族國家,華夏是大宋的本體,你對華夏民族有義務,所以基于這種義務,你要消滅華夏的敵人。我娘說你沒有私敵,我明白了我娘為什么這么說。”

  “呵呵!哈哈!”趙嘉仁忍不住大笑出聲。心情是說不出的歡樂。這么多年來,不少人覺得趙嘉仁教育太子的手段未免太放縱,以至于趙謙看著就是個普通的凡人。但是趙嘉仁卻不這么認為,有人的確如那個人一樣,年紀輕輕就成了一個唯物主義者。這個得看天份。和后天經歷缺一不可。

  但是自己的兒子本來就是個凡人,逼著他走那些天才的道路,本就是錯的。有個人說過,不要把英雄和偉人的傳記給孩子們看。那是讓善良的正常人去學習那些不正常的人。

  現在趙謙這個正常人終于明白了這些,因為只要能夠讓正常人按照正常的路數走,讓他們從小就在一個有正常情感的家庭長大,教給他們如何學習,如何用唯物主義的視角去看問題。便是沒辦法立竿見影,等他們參加工作,在摸爬滾打中見識了世界,體會到困難,最后他們終將主動或者不情不愿的向唯物主義方向走。

  看到自己的努力此時有了成果,趙嘉仁無比開心。但是他卻忍不住想起自己的二兒子和女兒,同樣的教育方法,這兩個的成果就讓趙嘉仁不那么滿意。當然,這也可能是趙謙到十幾歲的時候,趙嘉仁還是一個在救國與權力斗爭中拼命掙扎的人。可二兒子與女兒,在他們還沒能開始理解社會的時候,趙嘉仁已經是官家。

  官家的孩子與其他人的孩子有個極大的不同。普通人家的孩子,成為官員和尤庸決定權的人,并不是因為他們是他們自己所以天然就擁有。官家的孩子卻天然擁有這一切。人類的身體很誠實滴,凡是擁有的東西,身體就會接受‘這就是我擁有的’的事實,然后把事實變成各種非大腦的記憶。

  擁有的東西,是不會激發身體的反應。只有當失去的時候,身體的痛苦才會通過各種信號讓大腦感受到,這時候才會出現那些‘我擁有的時候不去珍惜,當失去的時候才會追悔莫及’的話,以及大票因為這些話勾起傷心事的人們的感嘆和追悔。

  但是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要是每個人的身體時時刻刻先去認知到自己擁有了啥,就會因為不堪重負而自我毀滅。

  擁有的東西,是不會激發身體的反應。只有當失去的時候,身體的痛苦才會通過各種信號讓大腦感受到,這時候才會出現那些‘我擁有的時候不去珍惜,當失去的時候才會追悔莫及’的話,以及大票因為這些話勾起傷心事的人們的感嘆和追悔。

  但是從唯物主義的角度來看,要是每個人的身體時時刻刻先去認知到自己擁有了啥,就會因為不堪重負而自我毀滅。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