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十七章 (外傳)摘天窗兒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說到飛賊,大家也肯定會馬上想到幾個傳說故事中的代表人物。一個是“鼓上蚤”時遷,一個是“賽毛遂”楊香武,另一個恐怕就是“燕子”李三了。

  而從他們的共性來看,只憑這幾個人無一不是武藝蓋世,飛檐走壁的蓋世豪杰,便可知道,民間對于“飛賊”的評價到底有多么的高了。

  不過有人大概會說了,這些人可都是故事里杜撰出來的人物呀,又怎么能作數呢?

  好,那咱們再說說現實情況又是怎么樣的。

  其實要想做個“成功”的“飛賊”,需要掌握的技藝可遠遠要比這幾位“知名人士”還要多。或許武藝倒未必有多高強,但從“踩盤”、“入室”、“尋物”、“應變”到“退身”的每一個步驟,那可都是需要掌握獨到之秘的。

  而且這些技藝不僅需要下狠功夫苦練,同時也需要靈性。因為其間廣泛涉及到了物理、化學、生物、機械乃至心理學和人體工程學等多種學科,具有很高的科學性。所以要不是人中翹楚,那可是壓根“飛”不起來的。

  咱們來舉個具體的例子吧。以洪衍武打算從屋頂入室的方式來說,這在行話里被稱為“摘天窗兒”,往往是本事稍次一些的“飛賊”才會使用的行竊辦法。

  具體步驟是行竊者要先上到房上,然后掀瓦挑梁,將房頂弄個窟窿,再使繩索捋著下去,到屋里偷東西。而且臨走的時候,還得把天窗抹飾了,使外行人看不出任何痕跡才算完活。

  別看就這么個簡單的活計,其中就牽扯了不少的技藝要求。據說,干這類“鉆天”勾當的竊賊必須得練就一種輕身術。除了上房下房時有用,最關鍵的,是要做到在房頂行動時悄無聲息。

  而且過去平房的頂棚大多是棚匠用高麗紙糊的,要是沒這種功夫的普通人,那一腳上去就是一個窟窿,不掉下來就是好的了,也就別談盜竊了。

  除此之外,高明一些的“飛賊”還得練就一種“縮骨柔身術”。這種功夫的練習要求自然也就更高。首先要把一領席子卷成鍋蓋、茶盤般粗細,然后放在桌上,人要站在遠遠的地方一躥,就得把身子鉆進席筒去。

  可即便是練到了這種一鉆而過的程度,也就算剛練會了一半,之后還得接著練能往回退呢。真要說是練全套的,那還得用兩只手一扶地,先退回去,然后用兩條腿再入席筒,重新穿回來才行。而這種功夫一旦練成,由窗戶煙囪鉆進屋子,眨眼之間就能辦到。

  怎么,有人不信,說吹過了?

  那咱就說個實例,在1988年,位于王府井的一家高檔服裝專賣店就遭到了“飛賊”的洗劫。而勘察現場時,警察為找不到罪犯的進入途徑曾感到十分費解。其實當時這個竊賊所采用的行竊手法,就是撬開排風機,然后運用這種柔身術從排風口鉆進去的。

  說到這兒也就清楚了吧,要做個“飛賊”容易嗎?不僅得有一身好功夫,至少也得了解房屋的構造,規劃好進出之路。

  而洪衍武這小子卻純屬既無專業技藝又無專業知識的“傻大膽”,他這就是直愣愣地在硬懵亂撞呢。所以,他也很快就遭遇到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原來,當他在房后邊摘下了幾片瓦,撥開了一層防水用的油氈和摻有秫秸桿的防水層軟泥之后,他就發現,在這些東西下面還有一層密密麻麻的房椽呢。木椽與木椽之間只有二十公分的間隔,他根本就鉆進不去。

  要說這小子不搓火是不可能的,他好不容易上了房哪肯白費了力氣?于是他便接連又掀開了幾十片當瓦片,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屋瓦下面竟然處處如此。

  洪衍武可除了跟繩子什么家伙也沒帶,他搬又搬不開,撬又撬不動。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免感到一陣極度的失落,心里也忍不住打起了退堂鼓。可他轉念又一想,他要就這么走了常顯璋又該怎么辦呢?那也忒不地道了!

  于是,就在這種既想充英雄,又畏懼艱難的矛盾中,他反反復復地進行了好一番心里斗爭,最終根據現實狀況,他作出了一個兩事相權取其中的決定。

  為了對得起良心,他要把指揮室后墻邊上所有瓦片都掀開看看,要是哪里都一樣,那也就算該著,只能就此作罷了。

  或許是老天也在憐憫常顯璋無端受罪吧。總之,就在洪衍武掀開右端墻角的屋瓦后,竟然出現了天大的好事。原來,這里的房椽竟然少了一根。別看只有不到六十公分的距離,可對于他這個年紀的孩子可是很輕易就能鉆進去的。

  于是大喜過望之下,洪衍武便把麻繩捆在了腰間,然后找了一根結實的房梁把麻繩繞過,再用右手抓住了一端繩子頭鉆進了屋脊。不用說,他這是為了防止頂棚下陷,給自己做的保險措施。

  而接下來的事自然就容易多了,洪衍武借著天光,隱隱約約下發現棚頂天窗就在不到兩米的地方,再然后,他便匍匐前進爬了過去,一伸開了棚頂天窗,最后,他又用雙手緊抓著繞過木梁的麻繩把自己懸垂了下去,穩穩當當地落在了地上。

  真別說,從進入屋脊到最終落地的整個過程僅用了十幾分鐘,順利得出奇,最終,洪衍武不僅平平安安把畫報拿到了手里,而且就像《水滸傳》里寫的一般,就連他落地的聲音也沒出半點。而收尾工作也不是什么難題,此時只需把麻繩從房梁抽下,再從里面打開窗戶翻出去即可。唯一的不足,也就是他粘上了一身的臟土灰塵和蜘蛛網。

  不過說到這里,咱們可不得不說句實話,其實,洪衍武這小子今天簡直是幸運得爆棚了。因為,他之所以能做到目前這一步,除了房椽的事是運氣意外,至少還有三點那是走了運了,純屬僥幸。

  第一,拆磚撬瓦的時候,洪衍武的動作可不小,也就是他恰恰躲在屋脊之后,操場上沒人看得見他罷了。另外,很快時間也到了上課的時候,所以這小子才沒有被人發現。

  第二,洪衍武在頂棚爬行的時候居然沒掉下來更是走運。因為當時的天棚都是秫秸桿和葦箔材料的,承重的能力很差,估計也就是因為天窗距離很近,而且這小子骨瘦如柴,爬行的姿勢又低,攤薄了承重才沒出意外。

  第三,洪衍武手抓繞梁麻繩的保險措施也純屬扯淡,因為他自己根本就沒帶手套,一旦發生意外,那突然間產生的摩擦力就得讓他撒了手。所以說,這也只是他自己的異想天開罷了。

  只是這些問題畢竟沒有發生,所以在當時的洪衍武看來,他自己干得可是出奇的漂亮,因此就連蹭得這身臟土他也不在乎了。

  而就在把畫報扔進屋里的火爐付之一炬之后,這小子出于一種情不自禁的得意,更是完全不顧周遭環境是否合適,竟擺了個“猴子搔耳”的姿勢,還搖頭晃腦地念起了從常顯璋那里聽來的京劇《時遷盜甲》中的念白。

  “我做偷兒本領高,雞鳴狗盜其實妙。飛檐走壁捷如神,挖壁扒墻真個巧。入房躥戶鬼不知,傾箱盜籠人難曉。官銜本是賊中郎,雅號人稱鼓上蚤……”

  就這樣,洪衍武撞大運似的以身犯險,竟然取得了讓人難以置信的成功。而這次特別的經歷,也作為一件生平最得意的秘密,永遠地留在了他的記憶里。

  甚至多年之后,當《碟中諜》的VCD剛剛流入內地,有位熟人向洪衍武談起電影《碟中諜》中,湯姆克魯斯吊著鋼絲盜取機密的一幕有多么多么驚艷的時候。卻沒想到他的反應卻只是滿不在意地一笑,然后語出驚人地告知對方,“洋鬼子其實沒什么想象力,那都是我九歲時候玩兒剩下的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