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五十六章 校方推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亞東心里很清楚,關于名額分配問題,絕對是一場拉鋸戰。

  不要拉著拉著,大家搞起矛盾,最后一哄而散,那可就完犢子了。

  所以,他打算先把薪火計劃全部講完,然后合作協議拿出來,讓各位校長當場摁下手印,再來商談具體細節。

  “第二個方案是‘校方推薦’。每年名額為200人。這個就很好理解,還是一樣,名額問題我們稍后再討論,各大院校都會有名額分配,然后你們將可靠的人才推薦給我們,而如果所推薦的學生通過了我們的面試,那么……”

  一眾校長紛紛豎起耳朵,知道關鍵的消息在后頭,偏偏這時,李亞東停頓了。

  “哎呀,我說小李同學,你就別邁關子了嘛,有什么話一口氣說完呀!”有校長抱怨道。

  李亞東訕訕一笑,趕緊點頭,能怎么辦,開會開多了,養成了習慣,一到關鍵點,就下意識想掉掉大家的胃口。

  卻是沒想到今天的會議場合,底下這幫人可絕不是他能隨便“調戲”的。

  他們哪一個人不是桃李滿天下,李亞東要真敢把他們全搞得罪了,中國地再大,恐怕也沒有他的容身之處,文人墨客口誅筆伐都能嫩死他。

  “校方推薦的優秀人才,只要成功通過我們的面試、成為薇創科技的正式員工后,就能得到一筆錢,金額為20000元,我將它稱之為‘家庭保障金’。”

  “這個是額外的?”有人連聲追問。

  “是的,完全額外的獎勵發放。”李亞東笑著點頭道:“與薪資待遇沒有任何關系,一次性到位。”

  “20000塊?”得到李亞東肯定的答復后,眾人表情駭然。

  這可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差不多都能夠在首都市郊買套房子了。

  你想想看,現如今首都普通市民的人均工資,每月也就是兩百塊不到,一年約莫2000塊出頭,20000塊可以抵得上十位壯勞動力辛苦工作一整年。

  居然就這樣白白的給到一位新加入公司的員工作為獎勵?

  說實話,這樣的待遇連他們的羨慕。

  “李亞東,站在學生的角度講,我肯定對這個方案持歡迎態度,但我還是想問問,為什么會平白無故的有這種獎勵,莫不是……”

  “校長,這你可就錯怪我了。”李亞東望向吳樹清,哪里不知道他想說什么,無外乎“收買人心”,他承認有那么一點想法,但絕不是主要原因。

  笑著解釋道:“實不相瞞,校長,在今天的會議之前,我特意針對應屆畢業生做過一些調查,還去了一趟燕園,向我的導師趙無衣作了請教,算是對現在應屆畢業生們的心里想法,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今時不比以往,不像我們當年上大學的那會兒,學費全免,國家還包食宿,現在的大學生四年書讀下來,家里至少要承擔1500到2000塊的開支,這對城鎮家庭而言,還好說一些,但對于農村家庭來說,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很多家庭因此窮困潦倒,甚至四處欠債。

  “而這些情況學生們顯然是清楚的,他們順利畢業后,最迫切的愿望,不外乎改變家庭現狀、還清家庭因自己所背負的債務、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此事一天不了,他們便一天不得心安。而剛出校門的他們,想在短時間內賺夠上千、甚至幾千塊錢,還是相當有難度的。

  “所以,我打算成全他們,給他們一筆錢,了卻后顧之憂,讓他們從此以后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成長、努力鉆研、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我其實是認真思考過的,以一點小錢,換取員工的全身心投入,這筆錢應該花得不虧。”

  “好一個不虧!”

  吳樹清聽完他的一番話后,表情亢奮,終于有些明白,李亞東為什么小小年紀,便有如此作為。

  最大的原因在于:他的思維模式與常人完全不同!

  他的目光之長遠、思想之開闊,包括行事之魄力,實乃吳樹清平生僅見。

  北大經濟系能誕生出如此人才,將職工的投入程度以金錢作出量化,再從源頭上激發他們的投入熱情,說實話,他都感覺很意外。

  平心而論,在他看來,北大經濟系應該無人有這樣的遠見與學識,包括他。

  只能說此子真是一個商業奇才,無師自通。

  “你個小李同學,想得倒挺長遠嘛!”有校長打趣著說。

  他是科研出身,卻是沒有吳樹清那么敏感的經濟嗅覺,只從人情世故的方面,感覺這個點子實在是妙。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200個名額哪里夠呀!”

  “就是啊,那學生們還不得掙破了頭往你們公司跑?”

  “我看一些學生直接放棄留學機會都有可能!”

  底下瞬間炸開了鍋,李亞東也不敢打擾,就讓他們乍呼。

  等了好半晌,總算差不多乍呼完了,這才笑意盈盈地說,“各位前輩,這個方案對你們也是好處的嘛,別忘了,名額全在你們手上,不用參加任何考試,全看你們的推薦,如此一來,我就不信有想法的學生還敢不聽話。”

  “你個小李同學啊……”

  他們這么一說后,底下眾人皆是大笑不止。

  “鬼機靈!”

  “商人習性,奸詐!”

  李亞東心想,奸不奸詐的,你們不還是喜歡嗎?

  “好了好了,還有個方案呢,趕緊說來聽聽,我現在就尋思著這名額到時候該怎么分啊,要不按排名吧,在座的我們京師大排第三,應該名額也分第三多。”

  “老吳你想得美!你們京師大綜合排名是第三位不錯,可人家招收的是理工類人才,你們京師大理工科能排第三?”

  “就是,要論第三的話,怎么排都得是我們北理工呀!”

  “老胡你休想,誰規定要按這個來排的?”

  “那你說該怎么排……”

  得,怕什么來什么。李亞東不禁一陣頭大,真想一巴掌拍到桌上去,可惜有賊心沒賊膽。

  一幫老頭爭得面紅耳赤,除了看戲的三位教育部領導外,也就吳樹清和張孝文像兩枚鐵蛋一樣,坐在那里一言不發。

  反正不管怎么爭,他們兩家冠亞軍的地位是不可能動搖的。

  不過誰是“冠”,誰是“亞”,這個……最終只怕還得來場決戰,誰勝誰負還真的不太好說。

  論理工類的優勢,清華肯定碾壓北大,但比較蛋疼的是,招聘方是北大的學生……

  所以別看張孝文現在坐著不說話,實則腦子里正在高速運轉,在做決戰前的準備。

  “那個……諸位前輩,還是先聽我把最后一個方案講完吧,還有200個名額呢。”

  一聽名額,底下頓時安靜下來。

  會議開始之前大家還沒什么感覺,現在才發現,名額這玩意兒真是個寶,絕對多多益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