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五章 三清初講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修道無歲月,一轉眼已經過去很多個春秋。

  洪荒世界依然保持相對的平靜,濃郁的先天靈氣讓大地上不斷出生新的生靈,不少妖獸或靈植修煉成妖,巫族族人的人數也有一定的增長,一切都如此的美好。

  西昆侖山上的西王母自從東王公身隕后,就一直關閉山門不出,整天閉關修煉道法。

  時間久了,很多生靈都忘了,那里有一位先天大神存在。

  時間果然可怕,讓生靈遺忘了不少信息,難怪不少寶貴的隗寶遺失在歷史長河中。

  有些新生的或者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生靈看上了那座神山,想來占為己有,作為他們的大本營,覺得如此神山才能配得上他們。

  他們氣勢沖沖,結隊而來,頗有氣吞山河的氣勢,他們想一舉拿下寶地。

  想法非常美好,現實卻很骨感。

  他們最終鎩羽而歸,被西王母座下的護山神獸陸吾吹了一口氣,就如同落花流水一般缺腿斷手,要不是陸吾聽西王母的命令行事有些手下留情,他們恐怕要做了花肥!

  當他們身上缺少了幾個零件逃過了一劫后,總算明白洪荒的水很深。

  人家的一只護山神獸不費吹灰之力就把他們打趴,而山上的主人居然不顯聲跡,他們來之前也是有打聽過的呀,并沒有聽說有大能啊。

  要不要這么坑人,要不要這么坑妖!

  無知果然可怕,自傲果然要不得,裝逼果然遭雷劈!

  最近有傳言,昆侖山上有三位頂級大神通者盤古三清,每隔三千年講一次道,一百年后開始講道,很多生靈都聽到這個消息。

  此消息正是三清有意無意放出去的,他們一方面是為了傳播發揚仙道;另一方面看看能不能收到些可造之材。

  要知道他們將來可是要立大教的,沒有幾個弟子怎么行呢,總不能事事依靠他們吧,他們還要修煉參悟道法呢。

  自從仙庭被天庭滅了之后,仙道的傳播有點微弱,不利于壯大玄門,這可不是好兆頭!

  他們是玄門的三大親傳弟子,有教化眾生,傳播道祖大法之職。

  在這種關頭當然要挑起大梁,務必讓玄門發揚光大,于是便有了那些傳言。

  消息傳得很快,傳得很廣。不少生靈聞言,不顧路途遙遠,歷經阻難,涉足千山萬水而至。

  只為能在他們座下聽道,能領悟一些高深修煉的法門。

  不是每個生靈都有好的功法的,如果能入他們的門下那就更好。

  昆侖山下早就整理出一個廣闊的道場,有些前來聽道的已經聚集在那里。

  幾個道童在那里維護著秩序。

  道童的境界并不高,有不少前來聽道者比那幾個道童高了不少,但是他們都很識相,并不敢搗亂,十分聽話。

  他們可不想因為一時控制不了自己,造成后悔一輩子的事情發生。

  時光流逝,一百年很快就要過去了。這一百年來,陸陸續續來了不少的修士,他們此時都在那道場中盤坐著,或調息或修煉或閉目養神,等待著三位大能前來講道。

  幾天后,只見三個老中青模樣的道人從昆侖山上走了下來。

  他們身上似乎沒有一點強者的氣息,仿佛是一個凡人,但是這可能嗎!

  他們身后跟著七個樣貌非凡的弟子,男的英俊瀟灑,女的貌美如花,冰肌玉潔,個個氣質過人,猶如謫仙。

  另外那七位弟子散發出來的氣息非常強大,身上蘊含中巨大的能量,要是爆發出來,可以輕易打爆一頭巨龍,不容小覷。

  不少生靈用羨慕的眼光注視著那七位弟子,他們多么想成為其中一位,恨不得換成自己!

  那七位弟子正是通天收入門下的,他還是喜歡熱鬧,喜歡人多。趙公明、瓊霄、碧宵正是其中的一員,他們正接受眾人羨慕的眼光洗禮呢,心情特好!

  三位道人走到道場最高處。

  眾人向他們行過禮后,他們盤坐在三個蒲團上,七位弟子則盤坐在他們下方的蒲團,距離他們最近。

  片刻后大道真言開始傳來。

  太上直接講起了他的煉丹之道與無為之道。

  道祖講道各人有各人的領悟,太上明悟了煉丹之道與無為之道。

  他將自己的道向眾人開始一一講來,從地仙境界講道太乙金仙。

  當然核心的他沒有講出來,那是他的弟子才有機會聽到。

  講道的過程中當然少不了講一些從道祖那里聽來的經文,至于能悟到多少就要看個人的緣法了。

  太上一講就是十年,接著原始講他的煉器之道,同樣從地仙開始。

  他講述如果在體內煉就一件本命之寶,如何提升本命之寶的等級與威力,如何一步一步提升境界,一直講到太乙金仙為止。

  原始同樣講了十年,然后通天接上。通天則講述陣法之道,他主修陣法之道與劍之道,都是殺伐力強大的法門。

  同樣也是講到太乙金仙為止,前前后后有十年。

  三位準圣大能講道自然是不凡的,通俗易懂,系統而又全面,讓人感悟連連,甚至有些在聽道的過程中突破了境界。

  雖然短短的三十年的時間,有些短暫,但是前來聽道的都大有收獲,不虛此行,感覺還沒有聽夠,迫切想繼續聽下去,可惜沒能如愿。

  “爾等都散去吧,此次講道到此為止。三千年后,我等三人再次講道,爾等可以再來。”太上對底下的眾人說道。

  說完就與原始、通天往昆侖山上而去,而那七位弟子則隨之起身跟上。

  眾人見此,急忙行禮喊道:“多謝三位前輩傳道,恭送三位前輩!”

  三清沒有回應,很快就與七位弟子消失在眾人面前。

  眾人開始散開,作各自的打算。有些洞府離昆侖山近的直接離開往洞府方向趕,他們急著回去消化講道所得。

  有些遠道而來的則在昆侖山下附近開辟起洞府來,也不打算回去了,直接在新開辟的洞府內閉關修煉,等待下次的講道,他們不愿放棄這么好的機緣。

  有這樣的想法的存在還不少,因此在昆侖山上附近聚集了很多生靈,不少于十萬人數。

  由于他們一同聽道的原因,有幾分同門之誼,相處還不錯,短時間應該不會鬧出什么矛盾。

  至于時間長了,還會不會相處和諧就暫且不知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