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貝塔斯曼集團的談判進行的很是順利,與此同時,黃興也找到了幾家專門售賣圖書館相關工具和書籍的公司,只不顧他們的名氣沒有貝塔斯曼那么大而已。但他們所做的工作都很有針對性。
在澳大利亞,這樣的本土公司不是沒有,但是,黃興還是選擇了和德國公司合作。而且就把第一家圖書館放在了萊比錫。與之相呼應的考拉連鎖書店也開始在德國境內開展選址工作。
泰山不是一天壘成的,這項工作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黃興并不急于在這上面看到收益,于是他的工作就剩下最為重要的事情,為十七世紀的大圖書館搜羅各種書籍。
所謂的書店,雖然在以后終將會成為重要的布局,但在現在,只不過是大圖書館的掩護而已。
玉米老頭在研究完光門之后,已經將其工作原理都記了下來,所以,已經沒什么用的光門就回到了黃興的手中。但黃興已經決定將主要精力放在九六時空。所以,他將光門交給了康寧。
康寧不需要在這里等待書籍到齊,那些都是小事情。他現在也有一個選址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準備將即將成立的大圖書館設置到哪里去。
倭國肯定是不行的,雖然又不斷的難民涌入那里,但是那里的風俗一時半會兒之間還不會改變。琉球王國更是不行的,那里注定成為硫磺和硝石的開采中心,其他的地方都還沒有開化,更是不合適的選擇。
那么,就只剩下膠東半島了。剛好,他正準備回到自己的根基之地去看一看。
當晚,他就通過光門回到了十七世紀的船上,他的行李只有各色種子而已。接下來,他將在岸邊進行一些簡單的補給,而后便啟程前往山東。
值得一提的是,此行還有一群特別的旅客,那就是在先前的戰斗中被俘獲的黑田長政等人。
船隊在瑯琊山附近靠岸,這里修筑了不少碼頭,但距離形成規模,還有很遠的距離。
不過即便如此,沿岸這一帶也已經被黑蓮教的分支——紅蓮教控制起來。這支力量還殘存著較多迷信教門的影子,說起來還是比較讓康寧擔心的。
其實自從他走了之后,黑蓮教的發展速度就很快降低下來。膠東半島上的民眾,觀念還是比較陳舊的。除了一少部分底層知識分子積極宣傳了黑蓮教教義之外,其余的普通百姓大多秉著當兵吃糧的想法,加入了各地的團練。而剩下的無組織饑民,在相對陌生的,以科學為根基的黑蓮教,和相對熟悉的以佛教為基礎的紅蓮教面前,大多數都選擇了后者。
加上康寧之前在山東半島上轉生的人物,大多數都是武將和謀士,并沒有多少人能夠系統地闡述科學奧義。哪怕是博學多能的諸葛亮也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黑蓮教缺少更加具有說服力的理論支持,雖然他們做出來的實物,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而且這一點也成為眾人的共識,但依舊不能改變發展緩慢的現實。
若不是有官府中的王之鑰、李焞等人罩著,黑蓮教在這三州的發展恐怕不會太順利。說不定早就被競爭對手勾結官府給滅了。
山東一地,各類民間的秘密教門數不勝數,可不能因為將東大乘教及其重要分支——原本是它的源頭之一——羅教給滅了,就輕易放下戒備的心。
此次回來,他剛好準備用科技炸彈,重新將自己的根據地翻一遍土。
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準備大圖書館的建筑原料。
土制水泥和紅磚在青州府、登州府、萊州府,以及兗州府東部的沂州,都已經得到廣泛推廣,若不是百年一遇的大旱災拖后腿,更多的水利和安居工程,都可以有效地開展起來。
在登陸之后的幾天里,康寧見到了紅蓮教的話事人紅蓮。看到他還是以前在東大乘教的做派,康寧多少有些不滿之處。
但是剛剛回來的康寧,還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威信有沒有丟失,所以不能急著調整紅蓮教。
不過康寧在心中已經有了計較。至少紅蓮教的這個名字是不能用了,不知道的,還以為紅蓮教和黑蓮教是兩個教門。
紅蓮顯然也覺得自家這個紅蓮教有喧賓奪主的嫌疑,她見到康寧的最初一段時間,都在觀察康寧的表情變化。
看來分教教主的位子已經快速的改變了她的內心世界。當初作為黑蓮教武裝分支而存在的紅蓮教,如今的確有了尾大不掉的架勢。
決定黨指揮槍還是槍指揮黨的時候,就在大圖書館建成之后。
大圖書館的選址,并不在什么通衢大道上。康寧需要一個相對隱蔽的地方,供自己麾下的轉生者惡補相關知識。在評估某些知識和觀點是否會對大明王朝產生不良影響之前,他們不會被廣泛的傳播。
已經成立的各級學校,都只會教一些使用技巧和基礎的科普知識。說起來,師資力量的匱乏,也制約了膠東根據地的教育事業。就算康寧想多做點什么,也沒那個體系配合他的野心。
能夠配合他野心的,也就只有原材料的豐富和勞動力的踴躍,還有那一處鬧中取靜的三不管地帶。
青州府莒州沂水縣南部,兗州府沂州之北,有一處在春秋時期被稱為陽國的地方,成為了康寧最終的選擇。
這里的幾塊土地很快就被列入收購名單,幾個山窩窩更是成為圖書館的理想所在。
土圍子很快就勾勒出了山莊的雛形,幾座磚石建筑物的高樓很快就在其中拔地而起。
雖然書籍還沒有到位,但是這個地方已經成為眾多兩腳書櫥向往的地方。
當然,有些人是沒有被穢土轉生出來,比如北宋名相兼著名的兩腳書櫥,王安石——他是康寧心目中最合適的大圖書館館長。
當然,只有一位館長是不夠的,絕對的權力意味著絕對的腐敗,所以,康寧把這一著名論斷的作者,同樣也是以為兩腳書櫥的約翰·阿克頓給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