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十九章 開會,開大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天公遷都布寵華,

  江戶兒女美如花。

  須知鴨水輸鷗渡,

  多少簪紳不顧家。節選自《明治詩話》;

  明治,明朝于倭國治理時期簡稱,又稱明據時代。

  大明萬歷四十二年,東征的號角在東南的海邊吹響。

  這聲提前吹響的號角聲帶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也帶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時代!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作為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年輕人,魏公良臣以他獨有的政治智慧和大局觀,發出了這個時代的最強音為了大明帝國,諸君,請英勇獻身吧!

  總攻擊,總動員,總占領!

  大本營在最快的時間將魏公公親自擬定的九字戰略方針傳達到百戶一級。

  同時,為了皇明光輝的未來,為了帝國皇軍的征途,九月初六日,魏公公在特區皇家招待所中正大飯堂內,親自主持召開了第一次海事特區聯席單位會議。

  與會者乃內廷派駐特區公差與監軍人員。除司禮監、神宮監、印綏監、都知監、司設監外,其余十九衙門俱有代表出席。

  未來五監各有原因。

  司禮監因地位特殊性,雖名列二十四監之首,卻是二十四監之頭腦、之核心,是內廷總管衙門,因而司禮監外差只一人,即南京鎮守太監。如此地位,自是不可能派員入駐特區,真若派了外差,也是位列海事太監魏公之上,故而魏公公不可能自討沒趣。

  神宮監掌太高各廟灑掃、香燈等事,其監工作性質注定不可能南下參與特區大開發;印綏監掌古今通集庫及鐵券、誥敕、貼黃、印信、勘合、符驗、信符等,是宮中除司禮監文書房外又一要害衙門,自也不可能派員南下。

  都知監原掌宮廷各監行移、關知、勘合,后僅隨皇帝前導警蹕,是宮中專門負責皇帝安全的衙門,平日聯絡單位僅錦衣衛一家,因而也不可能派員南下。

  司設監那邊則掌帝妃鹵簿、儀仗、雨具、大傘,按理是有和大明皇軍合作的基礎條件,畢竟大明皇軍也需要儀仗、雨具之類器械。但其掌印太監王某與被魏公公除掉的原內官監掌印曹聚奎乃拜把兄弟,因而拒絕魏公公伸出的橄欖枝,言稱司設監與他海事衙門打死不相往來。

  來不來,魏公公不強求。

  他要的是合作,真心實意的合作,不是陽奉陰為,明面上嘻嘻哈哈,背里地卻下死手拖后腿的合作。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不來就不來。

  魏公公十分看得開,不來的他不理會,來的他很重視。

  與各監的具體合作事項一直是由京師的陳默在負責。陳默給魏公公擬了個單子,單子上將十九家派員南下的各單位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最具誠心的單位,真正將海事合作當成事情在辦的。

  有御馬監、內官監、尚衣監、浣衣局、兵仗局、寶鈔司、混堂司、惜薪司、鐘鼓司等九家。

  第二類是有誠心,但卻不愿過多投入資源的。

  有御用監、尚膳監、直殿監、銀作局、巾帽局,針工局六家。

  第三類是并無多少誠心,純屬觀望的。

  有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尚寶監四家。

  一類單位目前為止,御馬監對大明皇軍的投入和贊助最大,也是魏公公直接聯系對接的衙門。

  混堂司已按定單需求在特區募工建立皇家木器廠,先期生產了6000只木桶供皇軍使用,并且其司外差為首的馬三寶已經帶人實地勘察過特區,開始預鋪下水管道。管道主要是陶制,部分為木制,基本是按紫禁城下水道設計要求。

  寶鈔司將位于京師的制鈔工匠百余人發往特區,在離吳淞軍港不遠處的一個村子里投產皇家寶鈔廠江南分廠。現下已經收購稻草若干,制成草紙六千多斤供大明皇軍官兵使用。

  這個生產速度讓魏公公十分高興,命提前支付貨款,并接見了寶鈔司南下人員,鼓勵他們在江南安心創業同時,希望他們能夠在草紙生產穩定之后,開始研制皇軍專用“軍票”所需要的硬度紙。一旦紙張研制出來,那么就將由不久后成立的皇家銀行負責軍票發行。

  計劃中,這個軍票的發行地是日本、朝鮮、臺灣以及東南亞等地,日后也將隨皇軍對外擴張的腳步流向中亞、西亞、歐羅巴等地。

  軍票的樣式魏公公早已畫出,鎖在一鐵盒之中。主畫面赫然就是他提督海事太監魏良臣的正面像。

  內官監這一塊,因原掌印曹聚奎被殺,少監養病,故監中實際主事者反成了魏公公這個外差監丞。在魏公公的親自關照下,內官監發來特區的幾員太監已經選定地方,著手建立江南木器廠,專門生產似宮中樣式的各式家具,以及皇軍需要的各種木式器材。據說,當中有個太監是樣式雷家族的。

  鐘鼓司方面,在魏公公先期撥付款項后,一支由320人組成的皇軍歌舞團已經分三批到達特區,被安置在提督海事衙門東側數里處。內中太監16人,教師15人,宮女25人,余下都是教坊司訓練出來的姑娘。

  魏公公只待近衛師團組建完畢后便將這支歌舞團編入皇軍體系,直屬大本營,并在各地招募有藝術細胞的年輕男女,將來以這個歌舞團為基礎擴編若干個戰地文化藝術服務團。

  現在,歌舞團正在組織排演《萬歲,大明》、《天子萬萬歲》、《戰地之歌》、《魏公公來到我們身旁》、《萬歲千山總是情》、《唱支山歌給公公聽》、《皇道樂土之歌》等節目。

  這些節目都是魏公公一手敲定的,很多歌曲甚至是他本人操刀,但是因為公務繁忙,他老人家尚未有機會親自檢查節目。

  惜薪司這一塊雖然在特區立了點,但主要外差人員都去了溧陽鐵礦。這個單位本身就是國營煤炭集團,所以魏公公引他們南下只需做好本職工作不好。

  魏公公相信,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在大明皇軍的武力后盾下,惜薪司一定會成為南方煤炭行業的龍頭,為大明朝的內庫增收添磚加瓦。

  兵仗局和御馬監一樣,是大明皇軍的早期合作者。御馬監提供了營頭和部分人員、武器裝備,也提供了創業之初所需的金錢。兵仗局則是純以武器入股,現下大明皇軍所使用的武器有五成是來源于兵仗局。

  銀作局方面管事太監已經接到魏公公的訂單,訂單主要集中在勛章設計方面及軍中所需金銀器具。目前訂單額較小,但是銀作局方面已經得到魏公公的保證,最遲三個月之后就將有大量的海外制品流入,如象牙、玉石之類。等海外物品流入之后,銀作局就能開展二次加工作業,到時一定能夠能夠在大明朝的奢侈品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前來特區的十九家兄弟單位,不管是一類還是二類、三類,魏公公都以一顆誠心待他們。因此,這才在百忙之中于這中正大飯堂召開各家單位的聯席會議。

  魏公公希望在這次大會上,能夠將他想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和這些兄弟單位的負責人講清楚,一方面得到他們的支持和擁護,二方面則是加強合作,以便集中資源和力量辦大事。

  在此背景下,這場大會注定是隆重的大會,注定是具有時代意義的大會。

  金秋九月,是豐收的月份,更是希望的月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