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013章 內外兼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老柯,你怎么看?”

  會議后,周萬新和柯書記兩個在辦公室私下聊。

  會上,暫時沒有達成了一個明確的結論。

  但是針對書記的問題,梁一飛又提了一個點子:為罐頭廠擬定一個‘和國際一流生產制造’業對標的管理制度。

  這么一來,宣傳上就好辦了,罐頭廠這三萬塊錢獎勵,主要是兩點。

  對外,利用效應開拓市場,順便再稍微提一提內部特供的話題,不談什么‘特權’之類的話題,重點是‘內部特供的質量’;

  對內呢,建設國際一流制度。

  花重金,買的即是市場,更是制度、管理。

  甚至可以從這個角度宣傳:罐頭質量之所以好,就是因為采用了先進的管理模式。

  ‘內外兼修,內,用管理提升基本功,外,用營銷手段開拓市場’。

  梁一飛最后還講了一段話,也很有分量。

  他說:‘這三萬塊錢,其實是五個點子。產品改進、市場推廣、營銷、管理制度、重金買金點子的宣傳策劃,五個點子,合而為一,只要三萬塊錢。’

  按照他這個說法,就不是幾個點子,而是一個完整的‘策劃案’,幫助罐頭廠重新煥發生機,短時間內占領市場。

  辦公室里沒外人,周、柯又是在一起搭伙多年的老伙計,都知道對方的心思。

  現在處處改革,改革嘛,就是做原來沒有做過的事,好多情況下,不能都按照慣例來。

  都按照慣例來,那還改革什么?

  但是呢,又要考慮到結果、影響,這其中的分寸要把握好!

  有時候,一件事,它就不是對不對、行不行的問題,而是要找個理由,讓這件事‘對’,站得住腳。

  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上級領導想你也沒辦法;反過來,就是事情真做的不合適,有個能說的過去的理由,那責任也會減輕很多。

  “老周,我跟你的心思是一樣的,三萬就三萬,能搞好廠子,咱們舍得花錢!他要是真能制定出‘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的管理辦法,那我看倒是行。”柯書記講。

  現在全國都在搞企業改革,抓經濟,抓管理,上到各級領導,下到普通企業管理者,對于有效科學的管理辦法,都趨之若鶩。

  甚至有些走在前面的城市,專門為管企業的干部,開設了‘工商管理培訓班’;

  公費派出去學習考察的也不在少數。

  花這么多錢,這么大精力,為什么?

  就是為了學習好的管理辦法!學習先進經驗嘛!

  如果拿出一個‘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的管理辦法,那么再加上已經產生的良好銷售業績背書,罐頭廠對哪方面都能交代的過去。

  周萬新上任之后,其實就搞過一個新的工廠管理制度。

  不過那東西吧,有點提不上嘴,舉幾個例子就知道了。

  ‘不許在廠區隨地大小便……’

  ‘不許帶親戚朋友來廠子里蹭吃蹭喝……’

  的的確確指出了廠子里的弊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都是土辦法,上不了臺面。

  柯書記甚至想過,如果梁一飛的管理制度真寫得好,弄不好罐頭廠都能被樹成典型了宣傳推廣:要業績有業績,要管理有管理,可不就是內外兼修嘛。

  現在改革春風刮遍,正需要這樣的典型進行宣傳呢。

  “就是不知道這小子嘴上說的漂亮,到底能不能寫出好東西來。”周萬新琢磨著說。

  “反正我聽他會上講得那一套,挺靠譜的。”柯書記說。

  梁一飛在會上大約提了一下,新管理制度,是根據RB汽車制造業的管理經驗總結出來的,核心就十四個字: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節約。

  又大致解釋了一下,罐頭廠是生產企業,生產現場管理是第一位,這十四個字,就是專門針對生產現場的。

  七個詞英文都是S開頭,就叫7S。

  具體的內容,他盡快完善出來。

  什么5S,7S,周萬新他們不清楚,但是RB制造業,尤其是汽車制造業,在全世界都是頂級水準。

  87年,三菱收購洛克菲勒,在被美國佬按在地上摩擦了半個世紀之后,RB終于可以挺胸對世界說‘不’,其近乎藝術的企業管理模式,讓全世界刮目相看。

  國內現在企業改革,學的最多的,至少是‘嘴上’學的最多的,最流行的思想,有一大半都是以RB制造業為標桿。

  “現在就看他了,拿的出來,咱老哥兩就算是豁出去頂雷,也獎勵他三萬,都是為了廠子嘛!拿不出來,那他也不能怪咱們,獎金還是按照三千給。”柯書記說。

  “成,我也是這么想的。”

  7S脫胎于5S管理制度,盡管在后來被大量中外企業引進后,并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但是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現代化管理最前沿的思想。

  關鍵是它看上去,即科學,又足夠有噱頭,可以當作企業的一項重大成績來炫耀!

  這大概才是后來很多企業引進的主要原因。

  梁一飛上輩子企業里就有這樣的一份管理條例,再加上這輩子的記憶里,從小對罐頭廠的了解,很快就拿出了一份符合罐頭廠實際情況的金星罐頭廠生產管理辦法。

  一共7大條,21小條,算下來,每個大條下面正好有三條細則。

  想了想,又覺得21條這個名字不好聽,犯忌諱,于是又加了一條。

  又潤色潤色文筆,看起來即正規化卻不晦澀,言之有物不是泛泛而談,這才滿意的手筆。

  再熟悉,寫這么大一堆東西,還有附加的執行說明等等,梁一飛也寫到了夜里一點多。

  梁義誠沒睡一直在客廳陪著,到了十二點多出了趟門,沒一會回來了,手里捧著一飯盒熱騰騰的餛飩。

  “一飛,先吃點東西,別餓壞了。”

  “好咧,正好寫完了。”梁一飛正餓著呢,吃了兩口,還真香,皮薄餡大,鮮得狠,清湯里飄著翠綠翠綠小蔥,居然還放了蝦皮。

  “我去敲你萍姨飯店門,她爬起來給你做的。”梁義誠見梁一飛吃得香,像是不經意似的隨口提了一句。

  梁一飛抬了抬眼皮,呵呵一笑。

  梁義誠也跟著嘿嘿一笑,把兒子寫得管理條例拿過來看。

  看著看著,表情就不太對了。

  四月的天一點兒都不熱,可他腦門上出了一排冷汗。

  怎么講呢,他在廠子里干了半輩子,也琢磨過,廠子應該怎么樣去革新,去管理。

  可是今天一看兒子寫的這些東西,他忽然覺得自己半輩子都在瞎琢磨!

  在廠子里幾十年,他太清楚廠子的情況了,要是真按照這份條例來嚴格執行,廠子怎么可能搞不好?

  倒是梁一飛在邊上吸溜著餛飩,閑閑的說了一句:“爸,你也別太當真,這東西吧就是個虛好看。廠里情況你知道,不是一兩個制度就能解決問題的。”

  梁一飛心里門清,罐頭廠的弊端太多了,觀念不轉變,舊習氣不祛除,不經過脫胎換骨的改造,不要說7S,70S都不行。

  就拿上次丟罐頭的事件來說,幾個當事人,最后就不疼不癢的口頭認了個錯,不了了之。

  周萬新不是不想處理,可不能處理!都是老員工,關系錯綜復雜,為廠子干了半輩子,把人家開除了?

  人家第二天就能去他家鬧,去上級告!

  其他都是假的,罐頭廠能走到哪一步,梁一飛不關心,拿到獎金才是真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