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零七章 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大秦朝最頂尖的幾個人都說自己病了。

  邵皇后和太子終于急了。

  邵皇后再次把邵舜英叫進了宮,這一次還帶上了衛王。

  “你們可知陛下是因何而病?”

  邵舜英和衛王對視一眼,沉默不語。

  “我還在禁足之中。焓兒,你和舜英去看看你父皇吧?勸勸他,好生回宣政殿養病。壽春宮里的嬤嬤們年紀大了,服侍不過來。”

  邵皇后惺惺作態。

  衛王沉默了一會兒,答應了:“是,母后。兒子這就去。”

  干脆利落地和邵舜英出了清寧宮。

  才出宮門,邵舜英一把拉住他,額上的青筋都暴起來了:“為什么要你去?這是讓你去承認追殺翼王嗎?她是不是瘋了?”

  衛王淡淡地看著他:“自小不就是這樣么?我去探望父皇,我去探望太后,我去探望安福。”

  替太子背一切黑鍋。

  不然二皇子陰柔詭譎的名聲是哪里來的?

  沉默不語,偏又能惹出那樣稀奇古怪的禍事,認錯時還從容得可怕。

  邵舜英狠狠地咬牙,低聲道:“我出宮就把那個侍衛……”

  “不。不是現在。西北大戰在即,現在不行。”衛王一口否決:“舜英,你答應我,不許動!”

  “那就讓你……”邵舜英氣得滿臉通紅。

  衛王彎彎嘴角:“父皇英明睿智,他怎么會信這樣拙劣的伎倆?我只是去探病。我的父親、祖母和妹妹都病了,難道我不該去探看么?”

  這個時候不敢上門探看的,才是典型的心里有鬼呢!

  京城病倒了一片人的消息迅速傳到了隴右。

  曲好歌和彭絀詫異對視:“秦家這是又要玩什么?陛下閑得發慌了?不應該啊!不是西番已經站在紫宸殿跟竺相一對一地吵架了么?”

  秦煐整個人裹傷裹成了個粽子,被放在椅子上,僵著脖子吼:“我沒屠村!我發現那個是邊軍的細作,我只是喂了他們一家子蒙汗藥而已!他媽的!等老子回京一定要剁了那個雜碎!”

  彭曲二人同時看了看他,默契地轉過臉去繼續商議:“看來這個口水仗還能再打兩個月。兵力部署勉強夠了。只是不知道軍備餉銀夠不夠時間拉過來。聽說派了秦州此事公冶祖堂總攬此事,倒也算個好人選。”

  “你聽說了沒有,洮州那邊死皮賴臉地給陛下上了折子,又要免三年賦稅,又不肯進貢洮河硯。這施彌獅子大張口啊。也不知道陛下會怎么答復。”

  “那還用說?河州這邊不扣餉銀就不錯了,洮州那邊自然是反著來,要什么給什么。”

  兩個人低聲商議著,忽聽背后沒了動靜,不由得同時回頭看秦煐。

  卻見秦煐瞇起了眼睛,若有所思。

  曲好歌心中一跳,走過去,探究地看著秦煐,問道:“殿下在想什么?”

  秦煐抬頭看了他一眼,反問:“你們對公冶釋這個人怎么看?”

  公冶釋的面前擺了兩封信。

  一封是宋相的,告訴他自家的長女所托非人、傷心欲絕,所以去秦州“散心”,托付給他照管。

  一封是沈信言的,仔細地告訴了他京中的動向,并且,把翼王遇襲、洮州當地的所有真實細節都告訴了他,最后還附上了一個名單,說是“劍南當年可托性命之人,如今漸次遍及隴右、劍南、山南,若有事,可酌情調遣”。

  公冶釋一聲長嘆。

  他出京前去尋了沈信言一席長談。

  決定去談就已經將他自己的位置,從宋相處往沈信言處挪了三分。

  如今這兩封信往面前一擺,他的心思,便再次往沈信言處挪了三分。

  建明帝的旨意三天后即將抵達,他就要手握隴右錢糧調撥的大權了。

  沈信言這封信的意思,就是告訴他:若是你玩不動這個權力,這個名單上的人,都可以幫你。

  而宋相的意思則是:我給你爭來了權力,你就要感恩,就要接受我大歸的女兒。

  傻瓜都知道該選哪一邊。

  公冶釋溫柔的妾室見他嘆息,便小意勸道:“若宋家大小姐真是個被誤了的好女子,畢竟是宋相的長女,可助老爺許多。”

  “到時她來,你去照看。我這里公務繁忙,就不見她了。”公冶釋其實并未有絲毫搖擺。

  他只是為那個已經改了初心的座師,感到惋惜而已。

  沈濯也忙得飛起。

  她早兩天接到父親的信,簡伯和北渚先生的網已經把消息都送了過來。

  “先前襲擊翼王的人里頭,有一股的確是皇后娘娘的人,那些人后來在侍衛押送兩個活口進京的過程中,又幾次想殺人滅口。所以到京之后,陛下震怒。

  “還有一股,應該就是郢川伯的人。而且,那個人被咱們扔還給郢川伯后,甘州再也沒有什么兵士偷偷出來過。

  “可上次在洮水攻擊咱們的那個百人小隊,卻兩邊都不是。”

  凈瓶仔細看著竹柳送過來的消息,漂亮的柳眉緊緊地鎖在一起。

  沈濯的眼睛卻亮了起來,手指重重地往桌子上一叩:“這就對了!還有人!”

  凈瓶嚇了一跳。

  沈濯正要往下看時,外頭玲瓏敲門:“小姐,昭姑太太使人來說,請你過去一敘。”

  沈信昭的事情比較重要。

  沈濯起身往外走:“凈瓶把這些整理出來,有蹊蹺的緊要的及時告訴我。玲瓏跟我去看昭姑姑。”

  沈信成稀里糊涂地就被施彌趁機征辟了,頂著個推官的職銜兒在臨洮和洪和兩邊跑。臨洮的易縣令被沈濯鎮住了,事事乖順。只來了一趟,親自“遞”了個奏章,跟施彌見了個面,就老老實實地回去守著他那一畝三分地,兢兢業業地配合沈信成一起打撈硯石。

  前天沈信成幾乎要高興瘋了,把一塊原石抱在懷里跑了回來,小心翼翼地給施彌和沈濯看。

  竟是一塊罕見的褐色雞血石!

  沈濯一看就知道他必是跟易縣令開了第二個礦場,贊了兩句,又提點他:“礦場是一本萬利的地方。無過就是功。尤其是人命,萬萬出不得。”

  沈信成天天扎在臨洮,等閑不回來。

  沈訥更不肯去多聒噪沈信昭,就怕她心里膩煩。

  可這樣一來,偶爾的孤單感覺冒出來時,沈信昭反而無人可訴。

  好在還有沈濯。

雖然差著十幾年,姑侄兩個反倒有無數的話說。后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