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百零四章 黃巾領的驚奇變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孫策敗了,千萬江東軍如潮水般退去。

  盡管這位江東小霸王只是惜敗,身上也只受了點小傷,可敗了就是敗了,對其本人的信心打擊如何還不得而知,可對江東軍的士氣打擊可是極大。

  太史慈雖然勝了,卻沒有領兵去追,江東軍雖退卻是不亂,沒必要在這時候跟他們死磕,還是先拿到事先說好的戰利品再說。

  回頭,黃巾軍沒有進壽春,而是派出使者進城聯系劉備和呂布,讓他們將抓住的袁術和其家眷送出來。

  盡管心中滿是疑惑,不明白青州黃巾葫蘆里打的什么算盤,不過那兩位倒是沒有玩什么手段,很爽快將抓住的袁術以及其家眷送了出來。

  只是送人的時候,兩家使者說了句,到現在還沒尋到落在袁術手里的傳國玉璽,希望黃巾方面從袁術口里探知消息后,告之一聲。

  當然,這話也只是純粹的提醒罷了。

  劉備和呂布早就問過了,壽春城破的時候城里一片大亂,傳國玉璽跟著就消失不見了,最后到處都尋不著。

  倒不是袁術藏起來了,這廝在最后關頭還打算瘋狂一把,都將家眷招集起來準備了,哪還有心思理會傳國玉璽的事情?

  這時,劉備和呂布親自問訊的時候也都知曉了,傳國玉璽消失和袁術沒啥關系,也就沒有繼續追究的心思了。

  當然,這兩家伙并不是不重視袁術,而是此時有更重要的事情處理。

  分贓之事,還有淮南之地以后的地盤劃分,不管是劉備還是呂布都有想法,自然沒心思繼續理會袁術這個失敗者了。

  太史慈也不管這些,確定袁術和其家眷的身份后,便直接向劉備和呂布提出告辭,兩百萬黃巾精騎根本就沒必要留在這里。

  這次淮南之戰,兩百萬黃巾精騎就來了回武裝巡游,什么仗都沒撈到,只是在周圍勢力跟前露了個臉罷了。

  劉備和呂布聞訊,顧不得私下里的齷齪,急忙出城相送。

  他們可是想和青州黃巾把關系弄扎實了,別的不說,單單眼下每月送到的五千符車糧草物資,就是兩家極為看重的物資。

  不說青州黃巾提供的糧草物資數量穩定而且質量極佳,單單就這么一個穩定的物資來源渠道,對兩家來說都相當重要。

  以后他們治理地方的時候,少不得受轄地世家大族的牽制,別的不說單單物資收集方面就要扯皮許久。

  關鍵時刻,青州黃巾的物資來源渠道,可能是他們手中唯一的糧草物資來源,可不能輕易給斷了。

  再說了,青州黃巾方面相當給面子,糧草物資的采購價格依舊還是大漢朝沒有崩塌前的價格,替他們省了多少錢財啊?

  很顯然,青州黃巾也有與他們交好之意,正好一拍即合。

  作為青州黃巾第一大將,太史慈自然對大首領雷虎的心思十分了解,對于劉備和呂布的示好也給予了熱情回應,同時還邀請兩家派使者常駐青州黃巾領,省得以后有事還要特意派遣使者來回跑動。

  不僅是兩家可以派使者到黃巾領,黃巾領也會派使者到兩家控制的核心領地落腳,形成比較合理的交流機制。

  總不成有什么事情,都得關羽張飛以及張遼這一級高層出面的,那也太耗費時間和精力了,話說這樣的高層也不好隨意離開駐地。

  一個不好被敵對勢力埋伏了,那損失可就慘重了,還會對三家的關系產生極為不好的影響。

  劉備和呂布聞言覺得是這個理,只是稍稍思量便痛快答應下來。

  這對于他們兩家來說是好事,自然沒有拒絕的必要。

  再說,他們對于青州黃巾領也確實相當好奇,若是能夠派遣使者常駐的話,對于他們了解青州黃巾領有極好效果,自然答應得爽快。

  不僅如此,他們甚至當著太史慈的面,直接點出派駐使者,帶上隨從準備跟太史慈一起返回黃巾領。

  寒暄了一陣后,太史慈便帶著兩百萬黃巾精騎,以及兩家派遣使者回返。

  和來時一樣,兩百萬黃巾精騎沒有入城,全是在野外駐扎,一點都不想落人口實引人不快。

  以太史慈的智慧自然看得出來,淮南之地基本上應該落入呂布之手,劉備還有徐州需要治理,手下文武也不多,根本就沒精力理會淮南之一帶。

  路上,還遇到了六回給劉備集團和并州狼騎運送糧草物資的符車車隊,太史慈還派出數十萬騎幫著護送。

  歷時半年,太史慈一行從壽春返回青州黃巾領。

  此時的黃巾領,與太史慈一年前離開時,又有極大不同。

  在雷虎的治理下,黃巾領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有一陣子洶涌澎湃的發展浪潮。

  當太史慈在軍營中,看到能夠直接顯示圖象和聲音,看到不是有面容膠好的女子播報最近新聞,不由露出震驚神色。

  “大首領所言的圖形傳播符陣,研究出來啦?”

  他沖身邊的軍中小校問道:“這都開始在軍中傳播了,那民間呢?”

  “將軍猜的沒錯!”

  身旁小校解釋道:“將軍領兵出征在外的時候,道師院那里已經出了成果,并且迅速形成了眼前的符文聲圖器,能夠接收到總站那傳播的圖形和聲音,比之前的符文通訊大喇叭要強得多了!”

  “還真是!”

  看著符文聲圖器中,那面容皎好女子的播報,下面還有一行行字列流過,但凡眼睛沒問題的家伙,基本都能聽得清楚看得明白。

  太史慈可不是簡單武夫,只是稍一作想只明白此等符文聲圖器的作用,對于黃巾高層掌控領地有極大幫助。

  “這玩意眼下可是領地里的時興潮流,自從半年前在民間推出后便銷售火暴,聽聞已經賣出去足足數十萬臺!”

  旁邊的小校昂聲道:“聽聞等道師院那邊將聲圖符陣徹底穩定下來,便可以直接交由外面的商人直接建造,產量會提升好大一塊的!”

  “是嗎?”

  太史慈點了點頭,心情相當不錯。

  黃巾領的實力顯然在他離開這段時間,又有了極大提升,讓他心生感慨之余,忍不住生出絲絲得意。

  也就是黃巾領沒有擴張的想法,不然整個青州早就納入掌控了。

  “除了這個符文聲圖器,還有下面新鮮玩意么?”

  收起心中澎湃想法,太史慈繼續問道:“某離開也有一年多了,領地這里不該只有這些變化才是!”

  “這是當然!”

  身邊的小校笑道:“將軍沒察覺么,城里還有官道上的符車,與以前有何不同?”

  “能有什么不同,等等……”

  太史慈先是不以為意撇撇嘴,而后猛然反應過來說道:“好象城里和官道上行走的符車,許多都沒用牛馬拉運啊!”

  “正是如此!”

  小校滿臉興奮解釋道:“將軍不知,前不久道師院那邊已經研究出了符文動力車架,就是不用牛馬拉運也能行駛上萬里路程!”

  “這么厲害?”

  太史慈吃了一驚,作為軍方大佬他自然知曉這樣的好東西出現,對于黃巾軍戰力的提升有多重要了。

  以前的后勤人馬,雖然有符車能夠拉運更多物資,可依舊得依靠牛馬拉運,這也是限制符車進一步往大里造,或者后勤人馬規模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若是能夠擺脫牛馬拉運限制,那黃巾軍將不會再有后勤壓力,打到哪后方的糧草物資都能及時運抵,對于黃巾軍的戰力提升可不是一星半點。

  “當然厲害了!”

  小校一副與有榮焉的摸樣,神秘笑道:“已經推出的符文動力車架,據說還只是初級階段,大首領要求道師院能夠研究出更好的符文駕具!”

  “更好的?”

  太史慈忍不住露出苦笑,搖頭道:“大首領還真是精益求精,一點都沒有被這些玩意迷花了眼啊,怕是道師院那幫道師又要頭疼了!”

  “呵呵,將軍不知,只怕那幫子道師巴不得才是!”

  小校配了撇嘴,神色中說不出是羨慕還是幸災樂禍:“道師院那幫家伙都走火入魔了,聽聞他們每研究出新的符文器具,不僅對咱們黃巾領作用極大,而且對他們自身的水平也有極大提升作用!”

  “這是自然!”

  太史慈笑道:“他們本就是研究這個的,研究得越深對自身的符道修為提升越快,這是相輔相成的事情,沒啥好奇怪的!”

  “是啊,現在的道師可吃香了!”

  小校羨慕道:“學堂里的符文課十分火暴,就是一些成年青壯,也忍不住好奇旁聽,想要成為道師呢!”

  “這是好事啊!”

  太史慈笑道:“大首領老是抱怨道師數量太少,許多想法和東西都沒辦法做成,現在應該已經好多了吧?”

  “這個屬下就不怎么清楚了!”

  小校搖頭道:“只是聽聞,符文學堂要開到每一個村子去了,應該是不夠的吧,不然大首領也不會做得如此極端,這是狠不得所有百姓都成為道師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