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180章 穿越必備法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用工地內設備拉設的照明燈具不僅防漏電,還夠亮,經過多點布設之后將地下室內照的幾乎沒有陰影,都快形成無影燈的效果。

  不錯!

  熱光源,還溫暖,只要別把手貼上去當豬蹄烤就行。

  缺點也有:略微刺眼!

  但話說回來,這刺眼也有刺眼的好處,最后兩米距離內的堆積物基本上都是物品而非普通金銀財貨,這略顯刺眼的燈光照著就挺亮眼,看著有吸引力。

  東西不是特別多,從朽爛后殘留下來的木箱殘跡數量同露出的器物數量、體積相比后判斷,當初箱子要比沒爛掉的東西多。

  張楠小心翼翼的從爛木板堆內取出個銀鑲金的高腳杯,這東西就像是杯腳上加了個直徑十二三公分的高腳碗。

  碗口套著一圈黃金,黃金上還鑲嵌了一圈、十幾枚各色寶石。

  對著燈光看了看,有兩粒可能是紅尖晶,有大拇指指甲蓋那么大,基本保持石頭的原始形態,就拋光了一下,這在中世紀的寶石加工中屬于常見工藝。

  至于其它寶石,藍色的或許是藍寶石,也可能是任何一種當時看著漂亮的藍色半寶,不好認。

綠色的是祖母綠  或許是,或許不是,那會的人對寶石的概念和現代人有很大不同。

  黃顏色的也有兩粒,十有是黃水晶;至于透明的那幾粒…

  好吧,這個張楠認識,就是白水晶而已。

  如今這樣大小的白水晶一文不值,但在600多年前還是能夠算寶石的,特別是這樣被切割成卵型后再經過仔細拋光的成品,價格不菲!

  張楠舉著手里這個銀色灰黑、黃金明晃晃、寶石耀眼的杯子,一邊的杰瑞古登考恩道:“老板,這杯子看著像是匈牙利那邊的手藝,帶著很重的東羅馬帝國風格。”

  戴著口罩,聲音有點悶。

  “也不閑喝東西的時候難受,這圈寶石再往下點就能順眼得多。”

  一聽這話,杰瑞又道:“我看這圈黃金和寶石都是后加上去的,最初或許就一個銀杯,上頭可能刻有花紋。”

  在燈光下再仔細看,似乎是有花紋,但銀杯部分表面氧化層很厚,不清楚,等晚些時候再經過清理就應該能顯現出來。

  張楠悶聲悶氣的笑笑,“這花紋再一加就更俗氣。

  是俗,一股子暴發戶氣質!

  難怪有人說拜占庭的藝術俗,希臘化之后古希臘的藝術氣質基本就沒繼承,就玩這金碧輝煌的一套。”

  “這也不完全對,拜占庭的藝術在中世紀還算發展得不錯,西歐那才叫俗,不僅俗還那個…

  簡陋、粗笨!”

  杰瑞略有不同觀點,但這主線一致。

  貴金屬再加上一堆的寶石鑲嵌,中世紀最重要、貴重物品的典型狀態,幾乎就沒了丁點的靈氣。

  同古希臘和古羅馬時的藝術形式一比,按照現代人的觀念這中世紀的貨色就是俗、沒了靈氣,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那些個圣物箱、圣物柜。

  渾身寶石鑲嵌、越多越好,就像些超大號的珠寶盒子!

  說實話,那些“了不得”的大號珠寶盒子還沒張楠常用的那個胡椒罐有靈氣:古羅馬胡椒瓶看著就喜人。

  不過俗也也有俗的好處,反正張楠認為自己就是個俗人,還是個基本沒什么挽救價值的俗人。

  高腳杯送上去,這些器物就不能直接用自來水沖洗,今天清理完地下室之后,有得杰瑞忙上幾天的。

  箱子多、器物少,沒多久張楠兩人就發現了為什么會這樣的原因:底層淤泥里有少量已經朽爛,一粒粒黑色的東西。

  是胡椒。

  顯然600多年前這座城堡的主人還將幾箱胡椒給藏進了地窖,那會這里可不滲水,都有可能還很干燥。

  也可能是敵人大舉進犯,好東西都先藏起來再說,結果仗打敗、人被殺、堡被燒,這些珍貴的財貨都靜靜的在地下隨時間流失而腐朽。

  不知道那個曾經的城堡主人會不會為他失去了這么多的胡椒而感到可惜,那時候這香料真是貴呀!

二十多年后不是有人開玩笑說:如果一個窮光蛋穿越去中世紀的歐洲,而他只能帶一樣東西,那你帶什么  胡椒!

  不用帶白胡椒,價格稍微低點、香味更濃郁的黑胡椒就行。

  張楠上輩子那會一公斤上等黑胡椒批發價三十多塊人民幣,國際市場就是幾美元的事情。不用多,買個三五十斤的帶上,穿越到中世紀中前期那你就是個土豪,只要別給人搶了就行!

  在中世紀最缺胡椒的時候,這種小小的香料真能按重量一比一同黃金兌換,出門不帶錢也沒問題,帶上一小袋胡椒就行,它能當錢用,是硬通貨!

  事實就是如此,因為歐洲不出產胡椒,阿拉伯人將它從印度弄到了埃及,再批發給在那做生意的威尼斯商人,然后被威尼斯商人帶回歐洲后再次批發。

  阿拉伯人本就是生意經,胡椒經過這樣的層層批發加上關山萬里,所以這胡椒在歐洲,特別是西歐零售時價格就貴到了離譜的程度!

  其實歐洲人一開始是不知道胡椒的,羅馬軍團在歐洲大陸上橫沖直撞之后,才把食用胡椒的嗜好帶到了歐洲。

  雖然當初有幸吃到胡椒的是貴族,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句華夏老話無論在何時何地都適用。

  當貴族們往菜里加胡椒時,下層的人就會跟風認為那是非常貴族的高雅吃法,于是不約而同往想方設法也往菜里加胡椒。

  再說也好吃,特別是吃肉的時候,靠著那會歐洲的人烹飪水平,要是沒胡椒...

  這味道不說也罷。

  加胡椒的人越多、加的胡椒越多,胡椒就越貴;

  越貴就越有人去吃,越吃就越貴!

  然后是伊斯lan世界興起,歐洲人去東方找香料的路被切斷,讓胡椒差點兒在歐洲絕跡。

  沒有胡椒的日子里歐洲人用洋蔥、大蒜這些做替代品,但仍然找不到胡椒的那種魅力。

  尤其是習慣于大量吃肉的上層人士更不能忍受,當時保存肉食的方法只能是曬干或用鹽腌,這種肉食如果沒有胡椒調味,時間一長簡直難以下咽!

  于是著急的歐洲人一方面想方設法多方發展商業貿易,增加運到歐洲的胡椒數量;另一方面則在用武力征服其他國家的過程中拼命尋找胡椒的新產地。

  那時候肥胖的大財主直接被叫做“胡椒粉袋”,那會的歐洲人會為一小袋胡椒互相殘殺,甚至不惜拋棄生命和靈魂!

  如果這個時候你背著幾十公斤胡椒抵達威尼斯,恭喜你,要么立刻成為一名富商,要么第二天就成為街角或者運河里的一具死尸!

  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的克勒芒,召開了聲勢浩大的全歐范圍內的十字軍東征動員大會,發動東征的動力之一就是胡椒!

  胡椒,很長時間在歐洲它都用來代替金銀記賬,也可以用來購置土地、辦嫁妝,甚至用來買下一座城市,許多歐洲君主還以胡椒粉的重量來估定稅收。

  這會幾粒黑色、幾乎炭化的胡椒被張楠拿在手里,對杰瑞說了句玩笑話:“還好,我們挖的不是中世紀純粹的土財主寶藏,不然都是這個就好玩了。”

  所羅門王寶藏的故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