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六九章:晉商和鹽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綱鹽是什么?

  強壓著心中的煩悶,鄭英泰開口向朱由檢仔細解說。

  當大明走到萬歷四十五年時,鑒于開中法已經被折色法徹底破壞,為了收取虧空多年的鹽稅,由時任鹽法道的袁世振上疏,大明正式改開中法為綱運法。

  袁世振把大明每年生產出的鹽,以“圣德超千古,皇風扇九圍”十字分為十綱。

  每年拿出九綱鹽,由朝廷統一發賣收錢,剩余一綱拿來清理朝廷歷年欠下的舊賬。

  注意,這用來發賣的九綱鹽,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買的。

  這九綱鹽只能由朝廷特別指定的,被寫入綱冊的特殊商人出錢購買。

  其他人,你就是再有錢,你也沒資格買這個鹽。

  這些寫入綱冊的商人,就是后世大家熟知的鹽商。

  記錄他們名字的綱冊被稱作窩本。

  窩本一式兩份,一份由朝廷掌管,另一份是由鹽商代代相傳。

  綱運法還規定,不經全體鹽商同意,就算朝廷也不能輕易更換綱冊中的鹽商。

  這就可想而知,被寫入綱冊的都會是些什么樣的商人了。

  綱運法從法律上明確了鹽商的地位,使鹽商的身份開始固化和世襲化。

  就這樣,從萬歷四十五年綱運法正式實施起,世襲的鹽商集團才真正出現在世間。

  也就從這一年起,大明朝廷就成了純粹的鹽業生產商,而鹽的銷售就徹底被鹽商集團這個超大型的經銷商所掌握。

  這成了型的鹽商群體,當然不可能再讓別人有插手大明鹽業的機會。

  所以,當這樣的鹽商集團正式出現后,就完全壟斷了大明鹽業,甚至連私鹽的渠道也被他們嚴密掌控到手中(私鹽也許才是鹽商最掙錢的買賣)。

  也正因如此,一聽信王要開中,鄭英泰第一反應就是問信王拿到的是那一綱鹽的分配權。

  聽鄭英泰一五一十的詳細解釋完,朱由檢才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鬧了半天,鹽商這個前世耳熟能詳的群體,現在總共才誕生了不到十年。

  而被鹽商集團卡死了經銷渠道,失去了最大利潤來源的晉商,現在還正處在開發新市場的階段。

  難怪前世以滿清八大皇商為首的晉商,會向滿清瘋狂的走私。

  朱由檢總算搞清楚了晉商投靠滿清的想法。

  弄了半天,是因為鹽商興起才造成晉商最終投向后金。

  想想,晉商花上百年辛苦打造出來的,用來輸邊的行商路線,被大明朝廷把他們的最終獲利環節給斬斷了。

  而晉商現在應該還擁有往邊塞運各種物資的能力,只是他們的運輸已經得不到利益上的回報了。

  沒有了獲利環節的晉商,被迫要為自己的銷售終端尋找一個新的買主。

  而恰好此時,遼東后金興起了。

  新起的后金,也就成了晉商最大也是最好的買主。

  難怪前世記憶中,晉商會毫不猶豫的站到了后金一邊。

  這還真是為利益所驅啊!

  想到前世后金和晉商的關系,朱由檢忍不住問鄭英泰:“你們晉商中還有多少人,有向邊塞運輸物資的能力?”

  怎么?

  難道是我說的不夠清楚嗎?

  信王殿下為什么還沒打消開中的念頭。

  沒有足夠的鹽(還必須是實物鹽,而不是鹽引),是沒人會理你的開中的,哪怕您是信王。

  鄭英泰急的腦門上青筋直跳,可他還真不敢把心里話直接對朱由檢說出來。

  “殿下,我所知的老鄉中,至少還有十多家擁有完整的備貨和運輸能力。

  只要殿下有綱鹽,不管殿下需要多少物資,我的老鄉們都能籌備出來,并運到殿下任何指定的地方去。”

  鄭英泰頗為自豪的回答了信王的問題,還捎帶著輕輕刺了信王一下。

  呦呵,晉商還真是具有好大的能力啊!

  聽鄭英泰這么一說,朱由檢忍不住在心底驚呼了一聲。

  要多少物資都行,還能運到任何指定的地方去。

  晉商這口氣還真是不小啊!

  不過,要真按鄭英泰所講,從大明開國起,晉商就開始經營輸邊的線路了,那他們已經整整經營了200多年。

  這200多年間,大明的各個邊塞,幾乎都是靠晉商為首的邊商,所輸送的各種物資,來彌補朝廷供給的不足。

  這樣想來,經營時間如此久遠的晉商輸邊體系,應該和運河漕運相差不大。只是因為邊塞的重要性遠不如京城重要,這才不為人所知而已。

  想到這里,朱由檢嘴邊露出一抹釋然的微笑。

  晉商經營了200多年,要是沒有這份能力反倒讓人奇怪了。

  不過,照這樣算起來,晉商倒向后金,可不單單是后金多了一塊補給這么簡單。

  晉商倒向后金,是后金多了一塊補給的同時,大明的邊塞就少了一塊補給。

  這里外里一算,對大明和后金戰爭的影響可就大了去了。

  更不用說,以晉商的人脈,能為后金所做的,可絕不只是運輸補給這一點。

  想清楚了這些,朱由檢終于真切感覺到了,晉商這顆棋子那真正的分量。

  在這個時代,晉商具有的力量確實不容小覷啊!

  他絕不能把晉商推向后金的懷中。

  晉商不就是想生存、想掙錢嗎?

  那太簡單了。

  我給你們生活,我給你們掙錢的渠道。

  只要你們聽我的。

  這一刻,朱由檢心中涌起濃濃的自信。

  看來比他預想的更好,這為寧遠籌備物資的機會,就是拉攏晉商最好的機會。

  “老鄭,既然你的老鄉有這份籌備和運輸的能力,那孤就放心了。”朱由檢一副放下了心事的模樣。

  “你去給他們傳個話,孤需要他們籌備一批物資運到寧遠。物資不是直接交給寧遠官府,而是要交給寧遠的兄弟貨棧。

  孤沒有綱鹽給他們,不過孤可以給他們現錢。

  嗯,是給他們大眾錢莊的銀票,貨到即付。

  你看他們有沒有興趣。”

  說話間,朱由檢一副云淡風輕的模樣。

  現在,朱由檢絲毫不懷疑他所扔出誘餌的誘惑力。

  他這個寧遠開中,絕對是晉商無法抵御的最強誘惑。

  喜歡錢,喜歡利益,那就都趕緊到我的圈子來吧。

  我能給你們一個正大光明掙錢的機會。

  只要你們能為我所用。

  當然,若是還有死不悔改,還要去勾結后金的,那也不要怪孤心黑手辣了。

  朱由檢在心中又偷偷的補了一句。

  晉商孤是一定要掌握在手中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