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05章 垂直起降不要找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全電推進,其實不是什么新概念。

  在過去的二三十年時間里,就已經是有不少人反復的試驗。

  全電艦船,俗稱艦艇的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就是指艦船的動力系統以電傳動裝置為主體的艦船。

  到現在,全電推進已經成為發達國家海軍發展的主流。其中某大國的1000驅逐艦和伯克3型驅逐艦、英國45型驅逐艦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東瀛的25驅逐艦都采用此技術。華夏也準備奮起直追。

  相對于古老的機械式推進來說,全電推進的確具備很多的優點。這是未來艦艇的發展趨勢。

  不僅僅是軍用的艦艇。包括民用艦艇也會逐漸采取全電推進。

  然而,直到今天,全電推進技術,并未完全成熟。

  時不時的,依然存在一些弊端。

  或者說,是小毛病層出不窮,煩不勝煩。

  某大國的1000驅逐艦,就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小毛病,目前暫時還沒有服役。還在不斷的改良當中。

  全電推進的核心,就是超大功率的電動機。否則,無法推動螺旋槳。

  而核心的核心,又是“超大功率”四個字。

  超大功率的發電機。

  超大功率的電動機。

  由于功率非常大,引發的小毛病就會很多。

  功率大,電流大。

  功率大,電壓高。

  不管是哪一種,都會對整個電路系統產生巨大影響。

  普通家用的電壓,是220伏特。

  普通工業用電動機,是380伏特。

  但是用在軍艦上,這個電壓肯定是不夠的。

  電壓太低,就沒有足夠的力量推動沉重的螺旋槳高速轉動。

  尤其是在全速航行的時候,電動機的輸出功率是非常大的。

  全速航行是多少節?

  最少也得35節以上吧。

  如果是有特殊用途的,可能要40節以上。

  這對于電動機的要求就非常高了。長時間的高負荷運轉,對于電動機絕對是嚴峻的考驗。

  幾千千瓦的電動機,甚至是幾萬千瓦的電動機,各方面要求都極高。

  原理,大家都懂。但是做出來,就是不一樣了。

  這里面涉及許許多多的小技巧。關鍵還有制造工藝,原材料的問題。

  特別是原材料的問題。稍微有瑕疵,結果就不堪設想。

  80年代以來,隨著、等固體功率元件的發展,大功率變頻器開始實用化,瑞士集團、法國阿爾斯通集團等國際大型機電企業開始將變頻電機引入船舶推進領域與家用變頻空調類似,可以高效的調節輸出,降低能耗。

  集團專精吊艙式推進系統,電機安裝在船體底部可以自由旋轉的吊艙內,可以極大的提高艦艇機動性,甚至可以進行原地轉向等高難度機動,被廣泛的應用于海洋工程船舶、大型鉆井平臺等領域,我國的海監船也引進了的吊艙技術。世界最大的電力推進船舶“海洋綠洲”號超級油輪裝有三臺20兆瓦2萬的電力推進吊艙,使得225萬噸的該船可以達到226節的高速。

  然而,對于軍艦來說,226節的航速,顯然是不夠的。至少也要30節以上。

  現代驅逐艦和護衛艦的最高航速,普遍都在35節以上啊。

  阿爾斯通集團專精于固定螺旋槳模式下的大功率推進電機技術,美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采用了阿爾斯通的36兆瓦36萬同步感應電機,而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則采用兩組阿爾斯通40兆瓦4萬同步感應電機。

  由此可見,電動機的功率,是非常恐怖的。動輒就是幾萬。

  此外,電動機的功率變化范圍,也是非常大的。

  低速巡航的時候,可能只需要幾百的動力輸出就足夠了。

  但是高速航行的時候,電動機就要爆發出幾萬。

  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可能超過一百倍。

  這對于電動機的功率調節,絕對是莫大的考驗啊!

  “你們現在很著急嗎?”王步安問道。

  “也不是很著急。”龐喜華言不由衷。

  “其實,你們真的不需要著急。”

  “為什么?”

  “磐石600已經很節約燃料了。”

  “也對。”

  龐喜華點點頭。

  全電推進的一個重大優點,就是節約燃料。

  為什么現在的軍艦,都這么熱衷全電推進?

  主要是燃氣輪機,又或者是柴油機在低速航行的時候,耗油量太高了。非常的不劃算。

  以致部分的軍艦,采取小功率的柴油機和大功率的燃氣輪機相結合的推進方式。低速航行的時候,使用柴油機作為動力。而高速航行的時候,才會開啟燃氣輪機。這樣就可以節省燃料。問題是,這種組合,占據的空間太大,布局分配也是不理想,嚴重影響作戰效能。

  可是磐石600發動機完全不需要消耗燃油啊!直接分解海水,燃燒氫氣。

  從節省燃料的角度來說,全電推進并不是很必要。

  如果是技術成熟了,當然可以使用。

  但是現在技術尚未成熟啊!

  連某超級大國都沒有搞定,我們可想而知。

  “現在準備建造的驅逐艦和護衛艦,都準備采用磐石600作為動力。”龐喜華說道,“暫時可以不使用全電推進。但是在將來,全電推進畢竟是主流啊!可以更好的安排戰艦的布局,有利于提高防御力。”

  “再給五年的時間吧。”王步安沉穩的說道,“五年以后,應該差不多了。”

  “好。五年就五年。如果五年以后,技術尚未成熟,那我們肯定又要來叨擾你了。希望你不會介意。”

  “我相信五年以后,肯定可以拿出成熟的全電推進技術了。”

  “好。承你貴言。謝謝。”

  “再見。”

  龐喜華告辭離開。

  忽然間,他又轉回來了。

  “對了,406研究所的人有沒有找你?”他若有所思的說道。

  “沒有。”王步安搖搖頭。

  “他們應該來找你的。他們為什么沒有來找你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