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十九章 請來中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或許是蘇敬賢撒出的一萬塊美元起了作用,簡廉士第三天就傳來消息,稱找到了一位住在美國洛杉磯縣下轄托倫斯市的朋友。

  按照簡廉士的說法,他打了十四個電話,在第十五個的時候才找到這位愿意幫忙的美國人。

  “湯普森是一個年輕的戰地記者,不幸的是他在戰爭中負了傷,現在的生活并不如意。我打電話給他的父親,因為我們在印度的時候就已經相識,他的父親雖然拒絕了我,不過這個年輕的孩子卻從總機臺查到號碼,直接把電話打到我的辦公室,提出愿意幫你解決美國的問題。”

  回想起簡廉士不久前對自己說的話,蘇敬賢感覺渾身一陣輕松,這些天最讓他頭疼的問題終于迎刃而解,接下來的事無疑好辦了許多。

  在陳秉忠幽怨的注視下,蘇敬賢拿著中港日報的公證材料,直奔中環皇后大道的匯豐銀行。

  相比起渣打和有利,匯豐雖然和這兩家銀行被并列為現在香港銀行業的三大龍頭,但事實上自港英政府1935年發行新港元以來,匯豐的地位就逐漸開始凌駕在其他兩家龍頭銀行之上。

  除了五元紙幣外,匯豐還先后取得港府一元紙幣和五分輔幣的獨家發行權,在現今在香港有資格發行港幣的銀行中,匯豐的發行比例已經突破百分之九十五,儼然成為執銀行業牛耳者。

  帶著中港日報的公正材料,在匯豐銀行一位經理的審批下,蘇敬賢以報館為抵押,從銀行貸出十萬塊美金,折合港幣近六十萬。

  辦雜志和辦報紙不一樣,尤其是這本雜志準備分發的主要市場在美國,所需要的資金可不像當初創辦中港日報一樣,幾萬十萬塊港幣就能搞掂。

  “我記得匯豐有一個中文名叫沈弼的大班,他在這里嗎?”拿著兌換好的本票,蘇敬賢被銀行經理客客氣氣送到銀行門口,臨出門前他看了眼匯豐銀行里的布局,不經意間朝身邊的經理問了一句。

  大班是此時香港對外國公司、銀行等機構中經理的稱呼,匯豐的經理并不止一個,在蘇敬賢的印象中,似乎沈弼這位未來匯豐銀行的‘大班王’現在還沒有發跡,他在想能不能趁這個時候先搭上這條線。

  替他辦理借貸款業務的英國銀行經理禮貌微笑道:“蘇先生,沈弼先生現在在新加坡分行處理一些業務,如果有需要的話,等他回到香港我通知你?”

  “都好,有心了。”蘇敬賢點一點頭,他本來就隨口一問,現在得到這樣的答復也不覺得遺憾。

  懷揣著十萬美金的銀行本票,蘇敬賢開著車返回元朗,來到報館進入主編辦公室后,把門關上。

  “十萬塊美元,估不到我們的報社還值點錢。”把懷里的本票掏出來放在陳秉忠面前,蘇敬賢對他笑笑。

  陳秉忠小心翼翼拿起那張本票,手指微微顫抖,足足在上面盯著看了有一分鐘時間,然后才抬起頭望著蘇敬賢,聲音里帶著哀求:“老板,不去美國得不得?雖然你講的天花亂墜,但是萬一搞不掂,豈不是眼睜睜看著銀行收走報館?”

  “你對我有點信心好不好?”被陳秉忠沒出息的樣子逗笑,蘇敬賢從他手里拿回本票,重新揣進懷里,“嗱!我向你保證,最多半年就把這筆錢還給銀行,仲把報館搬去中環,做生意是這樣的嘛!”

  陳秉忠揉揉鼻子,苦著臉道:“我是文化人,不是生意人,現在報館都被你抵押出去,你的保證還有用乜?”

  “費事睬你!”蘇敬賢白了他一眼,整了整衣服,“最遲后天我就出發去美國,你從報社抽調一個攝影師和一個文字編輯……算了,就鐘強吧,抽調一個攝影師和鐘強跟我一起,大概半個月左右就能回來。”

  豪情夜生活專欄開辦到現在,隨著報社經濟越來越好,鐘強如今儼然已經是專欄總負責人,手下也添了兩個小編輯助手,大部分時候已經不用他親自動筆寫咸濕故事。

  陳秉忠嘆了口氣,知道老板心意已決,自己這個員工再說喪氣話只會惹人厭煩,只好點頭道:“好,攝影師就阿鵬,他現在是中港的特派記者。”

  “特派記者?”蘇敬賢奇道,“怎么現在我們報館都有特派記者了嗎?派去哪個國家?”

  陳秉忠眨眨眼:“從中國香港派去中國澳門。”

  “挑!一個小時的水路也叫特派?”蘇敬賢一擺手,轉身就要往外走。

  見老板準備離開,陳秉忠起身準備送他,又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出聲將蘇敬賢攔住:“對了,老板,還有個關于武俠專欄的事,差點不記得同你講。”

  蘇敬賢已經走到門口,聽他提到武俠專欄又回過頭來,挑了挑眉毛問道:“我已經寫了夠二十期的大綱,你交給連載專欄的編輯潤色就好,還有什么問題?”

  “不是連載的問題,是有報紙跟風我們的連載專欄,而且寫的故事仲好出彩。”陳秉忠說著話,抓起桌上的一張報紙,來到蘇敬賢面前。

  聽說有人跟風武俠專欄,蘇敬賢微微皺了皺眉頭。

  中港日報幾次事件熱度引來的讀者,現在全都靠幾個娛樂專欄維持留存,武俠專欄就是其中之一,為了防止被跟風,蘇敬賢特意在連載初始將故事寫的平淡幾分,卻沒想到還是沒逃過被跟風的結局。

  跟風倒也算了,故事也很出彩?這倒讓蘇敬賢上了心。

  接過陳秉忠遞過來的報紙,蘇敬賢直接將目光落在一個叫天方夜譚的連載專欄上,他倒想看看被陳秉忠稱之為出彩的故事到底是什么模樣。

  從連載的正文開始,蘇敬賢只看了短短幾行,臉上就露出古怪之色。

  “老板,怎么樣?”在一旁的陳秉忠知道這位老板對武俠小說的見解比自己更深,見他面色不對,忍不住開口問了一句。

  蘇敬賢沒有回答,而是把視線移到文章的作者署名處,看清楚那三個字后,輕輕吸了口氣。

  將報紙重新遞給陳秉忠,在他不解的眼神中,蘇敬賢頓了頓開口說道:“試試看能不能把這個專欄的編輯作者請來中港,如果他愿意來,我出八百塊人工給他。”

  月薪到目前為止只有五百二十塊的陳秉忠聽完蘇敬賢這句話,一雙眼頓時鼓了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