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二四章 不求錢與女人,只要事業與愛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北方軍非但沒拋棄傷兵,也從不遮遮掩掩,反而讓拄著拐,坐著輪椅,眼耳鼻少零件,缺胳膊少腿的倒霉蛋,為各小學的熊孩子講騎馬打仗的童話故事,為各區亭里做軍事科普。

  這不單是為了傷兵,也是為了軍民關系。

  軍與民最好的關系,就是牧羊犬與羊的關系。

  將軍看待軍人的視角,就是牧羊人看待牧羊犬的視角,與百姓看待軍人的視角,完全不同。

  合格的軍人會以牧羊犬為榮,以被歸為百姓為恥,看上級就像看待牧羊人,看百姓就如看待被看護的羊群。不視為一類,不愿被歸為一類,卻愿為護衛羊群而犧牲。

  這不是軍人的想法,軍人不需要有想法,這是軍隊刻意培養的集體無意識,有想法的只能是軍隊,兵只是細胞,士官是骨節,到了軍官團一級,才有“想”的資格。

  軍人不是百姓,要洗去的就是百姓習氣,軍人就是傷害百姓毫不手軟,保護百姓義不容辭的物種,一切按命令來。

  軍人為百姓而死,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償還。

  但恰如新兵入營要洗掉百姓痕跡一樣,出營前也要提前就“準備”一下,從精神到肉體,都要再找回“百姓”的感覺,重新與“百姓”接上線,回歸羊群。

  征發的農兵沒事,本來就是披著軍服的農民,軍服一脫就回歸了。但北方軍卻遇到了大問題,不少退役的士兵,軍服脫了,腦子沒脫,本能還在。

  一群羊里多條大狼狗,羊排異,感覺狗傻筆。狗抑郁,感覺羊就是羊。

  都感覺自己對的情況下,誰會堅持?誰會為想法付出行動?

  平民是嘴上的勁兒,說謊,口不對心,錯了不認錯就是本能,任何選擇都會找理由安慰自己,證明自己是對的。一不會用實際行動捍衛,二不會堅持原則。

  軍隊能堅持天天跑操,平民一跑覺得累,就會找理由放棄。

  軍隊就是用紀律,來替代“理由”。

  平民沒有受過訓練,行為做事沒有約束的準則,各有各的想法,就是被情緒操縱的動物,遇壓就會妥協,想法與行為就變了。

  嘴上“殺盡胡兒方罷手”,街上遇見個胡人一亮刀,就又退縮了。腦子正義,嘴上無敵,遇上個小偷又不敢吭聲了。

  沒有紀律約束,想退就退。軍隊不同,退則殺。

  軍人養成,要洗的就是百姓習氣,真傳一句話:“把羊變成狗。”

  每次開飯搖鈴,久而久之,狗一聽到鈴聲,口水就流下來了,自動咬個盆,排隊等開飯。

  與兵一模一樣。

  練兵就是要練這個反射信號,就是要把被情緒操縱的本能動物,變成被旗幟,金鼓,口令等信號操縱的紀律動物,直至養成軍事信號反射本能。

  但正如北盟只會宣揚百姓的淳樸善良,鼓勵向上的風氣,讓人民越發昂揚自信,越來越守規則。而不會把焦點放在百姓的陰暗面一樣,那百姓就崩潰了,北方軍是同樣不會告訴士兵,練兵究竟是在練什么的。

  凡是涉及認知的東西,指向的都是認知宇宙,詮釋不同,正義與邪惡就不同。

  要錢要女人太下流,那就詮釋成追求事業與愛情,變下流為上流社會的文明。

  不這樣是不行的,要讓“百姓”告別“百姓”,洗去百姓習氣,蛻變為軍人,就只能把百姓置于軍人的更下層,不可能告訴新兵說:“恭喜你,你淪落到連百姓都不如了。”

  那新兵就崩潰了。

  為了讓新兵與百姓分,軍內只能把“百姓”形容的更低,把“百姓的習氣”形容的更差,養成軍人不愿被視為百姓,以被歸為百姓為恥,一言一行,行走坐臥,都要與百姓分。

  那這是對立呀,怎么辦?解決的方法,就是把軍人定義為:牧羊犬。

  牧羊犬與羊不是一個品種,看不起羊,不愿被視為羊,但不耽誤奮不顧身的護衛羊群。

  與騎士看不起平民,以騎士準則要求自己,不愿被歸為平民,卻會憐憫平民,為平民犧牲一樣。

  為了打仗,軍隊會踐踏田野,燒村焚屋,撞沉舟筏,恣意勞役民人,欺凌婦人,反抗則殺。

  軍人,騎士,武士,為百姓而死,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償還。

  直至現代,這都是只有軍官團以上級別,才能知道的軍事原理。

  因為這就是要泯滅人的動物性,人就是動物,把人練的機器人一樣,就是泯滅人性。

  練兵,就是要練出骨子里的奴性,要到條件反射的程度,神經與軍事信號同步反應。

  奴隸中的奴隸,從精神到肉體,絕對服從的奴隸,才是北方軍要的好兵。

  但是,這是不能跟兵直說的。

  強調的是“紀律”,說的是“為何而戰”。

  那問題來了,與百姓分了的士兵,又泯滅了動物性,變成紀律動物了,一旦退役,重新回到羊群,而又失去了軍事紀律的約束,會發生什么?

  士兵一退役,軍事紀律就沒了,只剩下責任與信仰了。

  一旦外部社會環境輕賤軍人,就會導致軍人的信仰坍塌。

  軍人又會自問了:“我為何而戰?”

  而沒有了約束的軍人,殺平民如宰雞。

  越是精兵,越是專業,越是實戰經驗豐富,越是殺敵如麻,軍事反射信號就越強,軍人本能就越深,就越難回歸羊群。

  老兵可以在嘈雜的戰場熟睡,也能在睡夢中被突然安靜下來的“寂靜”驚醒,睡夢中親人好心的躡手躡腳為他掖被子,他睡夢中回手就是一刀。

  軍事反射信號太深了,一旦形成本能,很難短時間消去。把狗訓練的聽到鈴聲就流口水簡單,關鍵怎么不流啊。

  沒法為大眾解釋,這是軍官團以上才能掌握的原理,對大眾只能說一些“戰爭綜合癥”一類的玩意,到底綜合什么,自己猜去吧,都對。

  北方軍苦惱就苦惱在這里,不得不成立“打狗隊”,專門抓“回歸”不了的貨。不是大狼狗抓不了大狼狗,衙役與百姓一樣,遇上大狼狗也是菜,一刀一個。

  遇到回歸不了的退役士兵,北方軍就只能將其擊斃。

  讓傷兵多與百姓交流一下,軍隊,退伍兵,百姓三贏。

  越是崇武尚軍的社會,軍人越光榮,越不會傷害百姓。反之,越是輕賤軍人的社會,百姓就越是會被軍隊禍害。

  傷兵除了到小學為熊孩子講騎馬打仗的童話故事,就是到鄉亭里做模特,展示一下“紅男爵”里希特霍芬,“虎王”魏特曼,“狙擊手”瓦西里的驕人風采,單手舉炸藥包,被火燒一動不動,讓百姓看一看誰是最可愛的人。

  除此之外,傷兵就是軍內的經驗總結與“傳承”了。

  一個是精神方面的傳承,一個是經驗,特別是為新兵,輔兵,軍事學徒,講解日常訓練與戰場環境的不同。

  會告訴新兵初戰,驟然遇襲,一旦發茫,舌頭發干,腦子發空,平常的軍事技能與注意事項全忘光的情況下,應該先想起來什么。

  “先咬自己的舌頭一下。”

  這就是提示中的暗示,提示自己要咬一下舌頭,通過刺激,告訴自己時下正遭遇敵人,冷靜想想訓練時遇到這種情況要做什么。

  只要自己冷靜下來了,日常的訓練就能回來三成,這就夠了。

咬這一下舌頭,就是為了把日常訓練中的三成,在發現自己陷入不知所措的迷茫狀態下,找回來,同樣是信號刺激  傷兵并沒感覺自己被拋棄,日子過的很充實。

  特別是北方軍極度重視戰場救護,陷陣自救,前敵急救,支撐點處理后送,野戰醫院,后方醫院,度假康復中心,是個鏈條。

  每什都有急救包,什內體格最弱的兵,一般就兼職伍長的醫療副手,會撒藥,包扎等簡單的急救處理,并協助什伍長檢查士兵小腿肚水腫,挑水泡,指甲等行軍戰斗隱患,

  對戰場救護的極度重視與后方救助康復體系的越發完善,導致北方軍傷兵歸隊率極高。

  且北方軍的傷情處理是很特別的,傷兵不留隊,一旦受傷,不會隨軍行動,而是會被快速后送,與前敵脫離接觸。

  由于北方軍不是征兵,不是義務兵,全是志愿兵,或者說雇傭兵,打仗是掙錢的。

  故而,與別家軍隊規定成什出營都逃亡嚴重,而北方軍正規軍的士兵,單人出營溜達,都沒人逃跑一樣,為了逃避戰斗詐傷,自殘現象極少。

  北方軍軍餉待遇越來越高,越來越難進,紀律越來越嚴,裝傷會被踢出軍隊的,極少有兵會詐傷。

  倒是被砍的血葫蘆一樣,拉都拉不走,胳膊折了還不承認自己受傷的悍卒比比皆是。

  特別是隱患,有些雙腳腳底挫傷,浮腫,隱瞞不報,藏在鞋襪里的腳,腫的蘿卜一樣接著走,裝彪悍,很容易導致后遺癥。

  一旦被發現,必須脫隊,送至后方接受矯正治療。

  這導致即便是對烏丸的連續攻勢作戰,北方軍前方兵馬始終兵強馬壯。

  傷兵全后送了,一康復又活蹦亂跳的歸隊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