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百零零四章 出宮相送真皇帝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李秘心里也很清楚,這次召見意味著甚么,因為張國祥早些天已經派人過來,秘密提醒過李秘。

  所以在入宮之前,還有不少工作,需要李秘去完成。

  他先將甄宓和張黃庭等人召集了起來,此時的李軒妁已經會說一些簡單的話語,對李秘也粘得很,讓乳母暫時照看著。

  沉魚先前腹部中刀,休養了這么長的日子,才總算是得以康復,只是不知為何,整個人消沉了不少。

  李秘環視了一圈,而后朝眾人道。

  接下來我要說的事情,是至關重要的,且不可小意。眾人聞言,自是不敢開聲。

  李秘接著道:皇帝要召我入宮,今次怕是要托孤了……

  此言一出,眾人也并沒有太過驚愕,因為他們都是李秘的心腹,深知朱翊鈞的身體狀況,估摸著日子也差不離的。

  但凡新舊交替,必然會有大動亂,照著皇帝的脾性,估摸著會貶斥大量的輔臣,而后讓新君再提拔起來,如此一來,恩情便是新君的,舊臣才會盡心盡力輔佐新君……

  這樣的事例在歷史上也不少見,眾人自是理解的,李秘乃是許國公,榮耀無以復加,又是留守都指揮使,整個京城和內宮都在李秘的掌控之中,按說不會貶斥李秘。

  因為新舊交替之時,內宮和京城都需要最穩定的環境,把李秘貶斥出去,又有誰比李秘更能鎮得住局面?

  當然了,鄭貴妃和朱常洵的威脅已經蕩然無存,其他皇子沒有競爭力,內宮又沒有奸佞,新舊交替應該是非常平順的,朱翊鈞認為不需要李秘坐鎮,也是理所當然。

  所以,李秘還是要做好被貶斥的準備,畢竟他是諸多舊臣之中,最重要的一個!

  之所以這么說,并非抬舉李秘,雖說大明朝看起來似乎海晏河清,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但其實朝堂上卻是烏煙瘴氣。

  別的不說,單說輔臣李廷機,當初將他召入內閣,他就已經辭職上百次,入閣至今,只有三四個月是正常上班,其他時候都是托病不出。

  大明輔臣相當于宰相,乃是文臣們的夢想官職,可李廷機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辭職,并不是因為他不想要這個官職,而是他對朝廷已經心灰意冷。

  在歷史記錄之中,李廷機擔任輔臣六年的時間里,真正當差的時間也才幾個月,朝堂上到底是個甚么樣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葉向高雖說是個能臣,但到底是獨木難支,因為朱庚已經不在內閣,李廷機又不理事,葉向高再能耐,也不是鐵打的。

  李秘雖然對政事并不干涉,但他的分量,在諸多官員之中,是無人能及的,所以若要貶斥舊臣,只怕李秘會是第一個!

  在場諸人也盡皆是這等樣的想法,然而李秘開口,卻比朱翊鈞托孤的消息,還要讓他們震驚!

  我要你們做好離開的準備,早先我已經讓沉魚去聯系順風社,他們應該已經準備好船只,只要事情不對頭,咱們就盡快離開這是非之地!

  眾人聞言,其實也有些糊涂,搞不清李秘是要暫避,還是要徹底離開,不過聽李秘的意思,似乎更傾向于后者!

  甄宓對離開京城表現得很激動,因為她素來不喜歡這樣的生活,閑云野鶴自由自在,豈不是更快活?

  至于索長生等人,自是不必說的,一家子都是怪胎,也沒有哪個喜歡錦衣玉食,都是向往江湖的人。

  安倍玄海卻非常不解:李君,大明皇帝對您如此倚重,您為何要急著離開?輔佐新君,位極人臣,做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這才是英豪所為啊!

  李秘看了看安倍玄海,幾次想說些甚么,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朝安倍玄海道。

  只是做些準備罷了,若相安無事,誰不愿意留下來?

  雖然表面上這么說,但李秘到底是讓甄宓等人做好準備,連夜便收拾了行囊,但有風吹草動,就可以離開京城了。

  國公府里頭到底都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也并未因此而如臨大敵,以免讓人察覺到氛圍不對,該如何過日子,仍舊如何過日子。

  到了翌日,李秘便入宮來了。

  也果不其然,朱翊鈞的狀況已經非常不好,整個人看起來也是極其虛弱。

  許是經受不住鄭貴妃和朱常洵的打擊,他的健康狀況一落千丈,便只剩下一把老骨頭了。

  見得李秘進來,朱翊鈞便讓人扶著坐了起來,看著李秘,久久未曾說出話來,開口卻問起了李秘的年紀。

  李卿今年三十有二了吧?

  沒想到朱翊鈞對自己的年紀記得這么清楚,李秘也點頭道:是,年底就滿三十二了。

  朱翊鈞上下打量著李秘,嘆氣道:年輕真是好啊……

  這句話充滿了悲情,李秘也有些不忍,卻又不知該如何去撫慰他,倒是朱翊鈞沒有太啰嗦,想來也知道自己精神不足,再不說的話,估摸著沒法子把話說完了。

  朕這身子是撐不住了,趁著還能動,想過幾日清閑日子,過得一些天,就會傳位給太子,你便是顧命之臣。

  不過你到底是年輕了些,朕怕難以服眾,所以想讓你離開一些日子,你先去定陵給朕四處看看,太子登基之后,會召你回來,這欲揚先抑,也是慣用伎倆,朝臣該是能看得清的。

  朱翊鈞終于是沒有任何隱瞞,對李秘也是坦誠相告,不過李秘心中卻隱約有些不安起來。

  陛下龍體穩固,又何必說這些話……

  朱翊鈞冷哼了一聲,朝李秘道:都這個時候了,難道你還要說些奉承話來騙我?我的時日不多了,你也不必遮掩。

  太子懦弱,若沒有你輔佐,必然會被這幫狗官欺負,朕信得過你,你可不要讓我失望才是……

  許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朱翊鈞叨叨絮絮說了不少,竟都是掏心窩子的話,李秘也是默默聽著,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

  正事終于是說完了,朱翊鈞才朝李秘問道:軒妁會說話了?

  是,整日里不消停,吵鬧得很……一提到女兒,李秘便洋溢滿臉的幸福,只是此時笑容似乎不太合適宜,李秘也是瞬間冷下來。

  朱翊鈞卻看得很開,笑了笑,朝李秘道:如今你可否能理解朕的苦心了?

  朱翊鈞所謂的苦心,指的自然是對鄭貴妃和朱常洵的苦心,李秘想了想,到底是點了點頭。

  既是如此,那我就告訴你,朕并沒有殺他們,而是將他們安置起來了,這件事瞞不過太子,所以你要幫我保護她母子二人,可能做到?

  李秘聽得此言,也是皺起眉頭來,朝朱翊鈞如實回答道:臣倒是樂意,只是臣與娘娘福王的成念太深,只怕他們不放心臣……

  朱翊鈞聽得此言,也是擺了擺手,朝李秘道:那就是他們的事了,他們母子過慣了奢靡的日子,哪里受得半點苦,待得他們辛苦了,便知道有人疼著是多么寶貴了。

  朱翊鈞如此一說,也不再糾結這個問題,朝李秘招了招手,李秘走上前來,朱翊鈞附耳朝李秘說出了母子的藏身之處來。

  李秘也是用心記了下來,不過聽朱翊鈞語氣,這也該是仁至義盡,對母子二人也是最后的恩典了。

  朱翊鈞若不是早已心死,健康狀況也不至于惡化到這等程度。

  一切事宜都交托完畢,已經是天黑,朱翊鈞也是累乏到了極點,竟是不知不覺睡了過去。

  李秘也是擔憂,萬一朱翊鈞在這個時候駕崩,麻煩也是不小。

  好在守到天亮,朱翊鈞到底是醒了過來,精神倒是很矍鑠,掙扎著爬起來,朝李秘道:今日我親自送你出宮。

  李秘哪里敢如此,只是朱翊鈞一味堅持,李秘也就上前去,攙扶著朱翊鈞。

  當李秘碰觸到這位帝皇的身子,明顯感受到只剩得皮包骨頭,仿佛稍稍用力一些,就會將他的手臂折斷一般。

  雖然走得慢,但到底是走到了宮門前,朱翊鈞抬頭遠看,突然感慨道:可惜啊,這大好河山,朕竟未曾出去瞧一瞧。

  其實他的腳一直有病,走路也不是很好看,更是不方便,到了這個節骨眼,就更是艱難,今番送李秘出來,已經是難能可貴,或許也想著自己再走出宮門來,看上一眼吧。

  雖是大明的帝皇,但他卻一直與人相斗,與張居正斗,與文武百官斗,對誰都不服氣,征討蒙古諸部,平定國內叛亂,援朝抗倭等等,他一直從不服輸。

  可如今,他站在宮門前頭,往前一步,就出得宮去,他卻如何都再也邁不出這一步了。

  雖然已經虛弱到了極點,他的身子也已經開始萎縮佝僂,可這身影卻仿佛比他身后的宮殿,還要高大,只是搖搖欲墜,仿佛勉力支撐著的天柱,即將要倒塌下來一般。

  這個從未示弱的帝皇,將他最后的虛弱形象,展現在了李秘的面前,就仿佛在對李秘說,他歸根結底,也只是個凡人罷了。

  走吧,去定陵給朕掃掃前路。朱翊鈞如此說著,顯然也不想讓李秘看到自己悲春傷秋的狼狽。

  李秘點了點頭,給他行了最后一禮,轉身剛要走,卻似乎聽到朱翊鈞在低聲說著甚么。

  李秘側耳一聽,也是心頭一緊,因為朱翊鈞說:你不該再警惕我,而是該警惕太子殿下,因為我會死去,而他會成為新的皇帝……

  李秘感到吃驚,但也感到悲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