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58章 新的世界大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和平解決的希望真的已經不存在了?”

  柏林王城官邸,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努力掩飾著自己內心的憂慮,用低沉的聲音發問。

  “陛下,波蘭人已經開始驅逐波森、西普魯士和西里西亞的同胞了,手段非常殘忍,有很多人被他們殺害。根據《德意志帝國公民法》,死者都是帝國的公民。”

  阿道夫.希特勒用極其惱怒的語氣回答。波蘭人在8月10日拒絕了墨索里尼提出的和平條件,而且還開始驅逐波茲南省(波森)和波美拉尼亞省(西普魯士)等西部土地(不包括旦澤自由市)上的德裔人口。而根據德皇復辟后通過的新《公民法》,德國以外所有的德裔(日耳曼族或與日耳曼同宗血緣)都可以在申請德國國籍同時又保留所居住國的國籍——德意志帝國承認雙重國籍。因此生活在波蘭的德裔幾乎全部申請了德國國籍。

  而這些擁有德國國籍的人在波蘭人眼中,就是國家安全的隱患。于是在拒絕“墨索里尼方案”的同時,波蘭政府就開始執行“德國人驅趕計劃”。數以十萬計的德國人,被波蘭士兵強迫離開他們的家園,只能攜帶很少的行李。而他們在波蘭土地上的財產,將會全部被沒收,反抗者都將被殺害!

  另外,波蘭也從8月10日起實行對德禁運,禁止向德國出口農產品,同時也切斷了德國本部和東普魯士、波羅的邦之間的陸路運輸。蘇德通過波蘭領土、領海、領空進行的一切貿易也全部被切斷!

  而這些行為,特別是驅逐和殺害波蘭德裔居民是標榜種族主義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絕對無法容忍的。

  因此希特勒在8月12日的內閣會議上宣布了最后的解決方案:對波蘭發動戰爭!

  “但是英國和法國都宣布了對波蘭的支持。”德國皇帝遲疑了一下,又望了一眼和希特勒一起入宮的德國軍方三大頭目——國防部長施萊徹爾元帥、總參謀長哈麥施坦因大將和副總參謀長赫斯曼大將。

  “陛下,如果英國和法國膽敢支持波蘭罪人,”赫斯曼用沉著的語調回答,“那么明年的此時。您將成為凡爾賽宮的主人!”

  “啊,是嗎?”德國皇帝不止一次聽赫斯曼這么說了,希特勒和施萊徹爾、哈麥施坦因同樣耳朵都快聽出老繭了。不過他們都對此表示深深的懷疑。

  “陛下。英法雖然支持波蘭,但是我們這邊也有蘇聯。”阿道夫.希特勒信心滿滿。“德國加上蘇聯,無論是人口還是工業實力,都幾倍于英法,因此英法不可能取勝。他們只能選擇承認我們對波蘭的第四次瓜分!”

  “承認?”德國皇帝有些不明白。

  “陛下,意大利領袖已經保證,可以在我們打敗波蘭之后再次出面調停。”希特勒回答。

  意大利領袖還沒有糊涂到去追隨英法對付蘇德,而是選擇繼續當一只人見人愛的歐洲和平鴿——事實上德國總參謀部也擬定了一個用5個師去打敗意大利的計劃!

  “那就好了。”威廉皇帝已經很多年不問軍事、政治,他也不知道德國和蘇聯現在有多牛逼。不過算數他還是懂的。歐洲五大強國是英法德蘇意,現在意大利當和事佬,那么就是英法對蘇德——蘇德不可能被打敗,英法也不可能取勝,那么講和就是唯一選項了。

  “我們一定要避免和英法處于不可挽回的戰爭狀態。”德國皇帝語重心長地吩咐道。

  “陛下,政府的意見和您完全一致。”希特勒說,“我已經給國防部下令,禁止轟炸英國的土地,也不許轟炸巴黎。”

  根據憲法,皇帝是德軍最高統帥。但是政府總理擁有軍事政策的“制定權”,帝國國會有“質詢權”(在宣戰等重大決策問題上),總參謀部則擁有軍事政策的“建議權”。理論上。應該由總參謀部根據總理的要求提出落干可行建議,再由總理做出選擇,最后交皇帝批準。

  因此赫斯曼這樣的總參靈魂人物,是有很大空間可以操作的。比如希特勒的這個“不許轟炸英國土地和巴黎”的命令,最初的版本是“不許轟炸英國和巴黎”。而赫斯曼為了執行“空襲斯卡帕灣計劃”,提出了“領海和領土區別對待”的意見,還成功的蒙混過關了。

  “既然如此,我同意對波蘭聯邦開戰,在帝國國會通過宣戰決議后。我就會正式批準。”德國皇帝在得到了希特勒的保證后,批準了開戰的請求——此時此刻的他做夢都沒有想到。他同意發動的是一場新的世界大戰。

  烏克蘭民族主義的領袖西蒙.瓦希爾耶維奇.彼得留拉,在這個時空的1939年8月還活著。而且活得很好。因為投靠波蘭和在基輔戰役(蘇波戰爭期間)的出色表現,他成為了畢蘇斯基支持的烏克蘭自由邦總理。現在他又一次穿上了軍服,以烏克蘭自由邦防衛軍總司令的身份和他的副手,長得有點像老鼠的斯捷潘.班德拉一起抵達了華沙的貝爾韋德爾宮。

  在一間被布置成作戰室模樣的大房間里,彼得留拉在地圖臺旁向波蘭國防部長、武裝力量總監雷茲希米格維報告了《東方計劃》的準備情況。

  《東方計劃》是波蘭用來應對蘇聯進攻的軍事方案,同時還有一個《西方計劃》是用來對付德國的。

  根據波蘭和英法軍事家們的設想,將要發生的戰爭將是一場“持久戰”。而波蘭在戰爭爆發后的兩三個月內可能會處于劣勢,因此必須采取以防御為主的戰略。

  當然,防御為主并不意味著只守不攻。事實上在《西方計劃》中就制定了向北進攻奪取東普魯士,以消除北方威脅的作戰方案。但是在西部和西南部邊境,波軍還是將采取堅定的守勢——由于擔心德國可能會在占領“失地”之后就尋求停戰,所以波蘭軍隊決心在《西方計劃》中實行“寸土必爭”的方略。

  為此,波蘭國防部準備將已經動員起來的44個師又20個旅中的絕大部分——40個師又21個旅——用于執行《西方計劃》。這些軍隊已經組成了7個集團軍和1個戰術集群,另有2個集團軍(戰術集群)正在編成,它們分別是:

  1.防御旦澤走廊的濱海集團軍;

  2.在華沙正北方波蘭東普魯士邊境展開的莫德林集團軍;

  3.部署在西部邊境的大波蘭地區的波茲南集團軍;

  4.部署在波茲南集團軍左翼的羅茲集團軍;

  5.部署在波茲南集團軍右翼在上西里西亞地區展開的克拉科夫集團軍;

  6.部署在克拉科夫集團軍以東的南部國境(包括波蘭斯洛伐克國境,主要是喀爾巴阡山區)的克拉科夫集團軍;

  7.作為全軍總預備隊,主要部署在華沙以西以南(波茲南、羅茲、克拉科夫三個集團軍后方)的二線陣地上的普魯士集團軍;

  8.在莫德林集團軍的右翼,負責東普魯士東南邊境地區作戰的納雷夫戰術集群。

  這7個集團軍和1個戰術集群總共配置了33個步兵師、13個騎兵旅(含1個摩托化旅)、3個山地旅、3個民防旅和1個民防半旅。

  另外,還有7個師(含1個裝甲集群)又1個旅的部隊部署在華沙以北的韋什科夫和波蘭自由邦東南部和烏克蘭自由邦接壤的盧布林,準備組成兩個新的集團軍(戰術集群)。

  而余下的4個師又1個旅則作為《東方計劃》的骨干,配屬給了烏克蘭防衛軍。

  “元帥,我們以第45后備步兵師為骨干成立了平斯克集團軍;以第46后備步兵師和布列斯特要塞旅為骨干成立了布列斯特集團軍;以基輔要塞師為骨干成立了基輔集團軍;以利沃夫要塞師為骨干成立了利沃夫集團軍。每個集團軍除了正規軍之外,都至少配屬了30個以上的城防營,其中利沃夫和基輔的65個城防步兵營和15個城防炮兵都烏克蘭防衛軍的骨干,相當有戰斗力……”

  彼得留拉帶著非常陰郁和絕望的心情報告著烏克蘭防衛軍的組成和部署——和防御波蘭本部的大軍相比,負責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屬于波蘭邦,但是居民以白俄羅斯族為主)的烏克蘭防衛軍擁有的兵力只能用微不足道來形容。

  只有區區4個“正規師”和1個“正規旅”和140個城防營(其中有30個炮兵營)另加36個營的邊境防護軍合計不到20萬人,而且那4個師中還有2個是剛剛組建不久的后備師——雖然是“后備師”但卻相當有戰斗力,因為官兵都來自烏克蘭。此外,140個城防營中的80個都是由烏克蘭人組成的,在保衛家園的時候一定會發揮出相當的威力。

  不過區區20萬人的總兵力還是太少了。

  “不必擔心,上將先生(彼得留拉有了個上將軍銜)。”雷茲希米格維表情輕松,他已經從英法那里得到了保證——一旦蘇德向波蘭宣戰,英法的轟炸機就會炸毀巴庫大油田,這樣蘇德兩國的機械化軍隊很快就會因為缺乏燃料而癱瘓。

  波蘭國防部長微笑著說:“我們很快就能在西方挫敗德國,然后再回頭和蘇軍一戰,你們只需要堅持3個月。而且,我還會下令從倉庫中再調撥30萬支步槍、5000挺機關槍、500門大炮、3億發子彈和100萬發炮彈給烏克蘭防衛軍。這樣你們就能夠組建更多的部隊用于保衛城市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