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703章 大德意志的暴力美學(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五月二十日凌晨三點二十分,克里米亞半島西南角,按照原定計劃,對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進攻同步打響。

  和半島東部克里米亞方面軍的野戰防御工事不同,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擁有的是堅固的要塞防御體系。

  配有裝甲炮塔的鋼筋混凝土工事,“馬克西姆·高爾基1號”和“馬克西姆·高爾基2號”兩座古老的要塞一北一南拱衛著這座古老的要塞港口。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外圍,俄軍構筑了三道防線,戰壕總長度達到350公里。

  蛛網狀的戰壕上,俄軍修建了數百座小型的鋼筋混凝土炮位和碉堡,陣地上當然少不了鐵絲網、反坦克壕溝和地雷等配套體系。

  除了人工設置的屏障,要塞北部東西走向的謝維爾納亞海灣,別利別克山谷,玫瑰山,橄欖山等天險同樣成為護衛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最難以逾越的屏障。

  整座要塞如同一個堅硬的核桃,要想吃到美味的核桃仁,必須要砸開外面堅硬的外殼。

  而要想砸開堅硬的核桃殼,需要更加堅硬的錘子。

  面對塞瓦斯托波爾這個“硬核桃”,第十二集團軍的司令海因里希上將和陳道迅速達成共識,兩人果斷聯造了一把重錘。

  這把重錘由多達1500門從天空到海洋,由各種型號各種口徑的大炮組成。

  GR34型81毫米迫擊炮和FAK36型88毫米高射炮只能是最小口徑,105毫米榴彈炮、150毫米榴彈炮在炮兵群中也只是小兄弟級別的火炮。

  真正稱得上中堅力量的是來自空中的航空炸彈,以及作為頂級配置的“伽瑪設備”“雷神卡爾”和“超級古斯塔夫”。

  “伽瑪設備”的口徑很感人,達到420毫米,炮彈重量達到923千克,射程15公里。

  口徑更加感人的是“超級古斯塔夫”巨炮,口徑達到800毫米,戰爭之初,攻占布列斯特要塞的戰斗中,超級古斯塔夫功不可沒。

  這門超級巨炮需要四條鐵軌才能運行,光是組裝、維護與使用就需要多達四千人來完成。

  巨大的口徑也帶來驚人的破壞力,超級古斯塔夫能夠將重達7噸的穿甲彈,或是4800千克的高爆彈射出28到60公里不等的距離,沒有辜負它400噸的重量。

  陳道抵達克里米亞后不久,曾經前往希特勒青年師下屬第25裝甲擲彈兵團的陣地上視察,結果陪同他觀察敵人陣地的費德勒上校當著他的面被狙殺。

  震怒之下,陳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用“超級古斯塔夫”進行報復,然而當時這門超級巨炮還沒能組裝完畢,無奈只能用V1和V2火箭代替,這才讓某位“備胎”大尉和他的心上人得以幸免于難。

  “雷神卡爾”是自行迫擊炮,口徑達到600毫米,雖然口徑比不上超級古斯塔夫,但是數量卻有六門之多,綜合破壞力超出超級古斯塔夫。

  集結了強大的炮兵力量后,海因里希上將更是拿出了古老的一戰式打法。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打破塹壕戰帶來的僵局,進攻發起方在發動步兵進攻前,往往要對敵人的陣地進行長達三四天甚至是一個星期的炮擊,用以削弱敵人工事的防御能力。

  面對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海因里希上將最終決定,將炮擊時間定為六天,炮擊結束后再發動步兵攻擊。

  炮擊的第一天,德國空軍的第八航空軍戰機出動多達1500架次。

  地毯式轟炸將塞瓦斯托波爾西南角的蘇軍機場炸成了月球表面,全部起飛迎戰的70多架蘇軍戰機迅速淹沒在德軍護航戰斗機的絞殺中。

  戰斗的第一天,德國空軍便取得了戰場上絕對的制空權。

  隨后的日子里,沒有了敵人空軍的騷擾,德軍炮兵部隊的行動大膽而又狂熱。

  HE111式和JU88式中型轟炸機在戰斗機的護航下平穩地飛行在空中,扔下的50千克和250千克炸彈一米接著一米覆蓋敵人暴露在地表的陣地。

  戰斗轟炸機則俯沖而下,在蘇軍絕望的注視中扔下500千克甚至是1000千克炸彈,隨后又掠過地面,用航空機槍和機炮進行掃射。

  地面上,高炮手們則將88毫米高射炮推到陣地前沿,采用直瞄射擊的方式向對面敵人各種暴露在外的觀察孔、射擊孔進行炮轟。

  “有88炮在,俄國人別想對外面探頭。”

  20日夜間,德軍的炮擊短暫的停止,戰場上的特別來賓,V1和V2火箭閃亮登場。

  前半夜用V1,后半夜用V2,每隔二十分鐘一枚,讓俄國人睡不好覺。

  謹記陳道的教導,隸屬于武裝黨衛軍系統的火箭部隊干起了夜間打黑炮的臟活。

  由于誤差的太大的原因,V1和V2火箭發射之后,即使是用同一個發射架射出的飛彈,就連射手們都無法保證會落到哪里,總之只能保證落進要塞的城區內。

  沒有規律的落點,反而讓火箭起到了指東打西,指南打北的奇特效果。

  二十一日上午,另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姍姍來遲,加入這場圍殲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行動。

  這支部隊正是陳道率領的擁有一個炮兵軍火力的聯合艦隊。

  以興登堡號戰列艦上的406毫米艦炮領銜,380毫米、203毫米等各型戰艦主炮,對塞瓦斯托波爾要塞最南端的“馬克西姆·高爾基2號”炮臺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

  21日整整一天,德軍炮兵向俄軍陣地上傾瀉了數以萬計的炮彈。

  夜間,V1和V2火箭拖著明亮的尾跡,再次滿懷惡意地將噩夢帶給要塞內的守軍。

  22日下午,經過大半天的行軍,“波蘭總督衛隊”重裝甲旅抵達克里米亞半島西南角的巴拉克拉瓦港北部。

  看到廣闊的耕地,綠意盎然的莊稼地,派普少校不禁感到熱淚盈眶。

  終于走出山谷了,對于一支重裝甲部隊來說,山地地形是最討厭的作戰地形之一。

  正沿途欣賞周圍的景色,一聲突如其來的巨響沖進派普少校的耳朵。

  “嗡······”耳鳴的聲音不停在腦子里回蕩,派普少校皺著眉頭看向公路右邊的樹林。

  黑灰色的硝煙籠罩在樹林翠綠的枝葉上空,公路上向右分出了一條岔道,很明顯,岔道的盡頭有一個大家伙隱藏在樹林中。

  派普少校疑惑的目光緊盯著樹林,到底是哪個大家伙藏在里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