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十九章 古今興亡 天下成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見著民生安堵,百姓不說生活富足,起碼一切都已經井然有序。

  “這漢王手下,人才濟濟啊……”

  李封微微想著,前些日子路過劍閣。就見過那位劍閣守將,以區區數百兵馬,硬生生把毛璩逼死降服兩萬軍隊,拿下劍閣天險的王鎮惡。

  再看漢王麾下軍隊裝備精良,士氣高昂。就知道劉勝之手下有著將才。

  如今看著民生情況,這說明吏才也有。既然文武都有,這就說明,其勢已成。

  最起碼,那郭銓庸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守得住蜀地的。那蜀地定然會落到這位漢王手中。

  這就是能夠成事的基業!

  秦地如今雖然強盛,不過那種夷狄之邦,不懂治國之道。強也不過一時而已,因人成事。姚興一死,便不知道后來如何……

  這不是李封小看后秦,而是歷史經驗。從匈奴劉淵起兵建立匈奴漢國以來,那么多胡族建立之國,一直到北魏為止二十多個。

  關于制度建設方面都是一塌糊涂,便是維持統治近百年的后來北魏。制度上也是一筆爛賬……

  這般家國,如何能夠維持久遠?更不要說一統天下了。

  要就是找不到長治久安之策,自認為不能拯救天下。原本的李封,并沒有打算出世。

  但是,卻不知道為什么,自從聽到漢王名號之后。心中就有著動蕩,似乎靈覺告訴自己。這漢王就是自己所找之人,所以他就來了。

  上次萬安和寇玄之等人所在的那處小酒館之中,如今規模擴大了不少。

  這地方位置不錯,靠近漢王宮。劉穆之性喜熱鬧,愛好交友。

  更是有意為劉勝之接納才俊,因此常在此地宴請。

  便是那各地有意前來拜見漢王劉勝之的,也通常會在此處,先來見見劉穆之。

  這刻,李封自家在這酒館之中慢慢喝酒。就聽到一片喧嘩熱鬧之聲。就見著一群人走了進來,還穿著黑衣吏袍。

  簇擁著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走了進來,李封心道,這人就應該是那傳說之中的漢王宮下尚書臺的尚書令劉穆之了。

  那劉穆之一眼也看見了坐在角落之中喝酒的李封。呵呵一笑,大步走了過來,當先勢力,笑道:“在下漢王麾下小臣劉穆之,不知道先生是何方人士。在此喝酒?”

  能夠在此地喝酒的,現在可沒有普通的酒客了。幾乎都是打算要自薦于漢王的。

  當然了,以庶族,或者貧寒士子為主。那些大族子弟,拿出信物,昂然直入漢王宮就成。就不必如此手腳。

  李封站起來還禮,風度翩翩。這就能夠看出一個人氣度涵養,甚至家族出身。

  讓劉穆之眼前一亮,便知道此人風采不凡。卻不是他最初所想的那般小族子弟。

  “久聞尚書令博學多才,在下李封。卻有一事不明。還要請教。詩云:夙興夜寐。以言為治者不易。

  太祖入關之前,所好者唯醇酒婦人。而入關之后,盡數不用,示之以簡。

  而古來欲成大事者,未曾不以簡樸而興,以奢而亡。

  如今漢王所治不過漢中一地而已,而聞尚書令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輒為十人饌,未嘗獨餐。如此可乎?”

  劉穆之聽了。臉上笑容微微一僵。再拜頓首,道:“多謝先生提點,在下感激不盡。

  此事在下也知之,叨忝以來。雖每存約損。但是在下幼時家貧,受盡凍餓。如今便是想改,卻也改之不了。

  好在在下而朝夕所須,微為過豐之外,再無一豪有負漢王者!

  此事漢王也曾勸之……”

  “哦,不知道漢王如何說?”

  “檳榔惡物。多食至疾。酒亦要節制,為我愛惜身體,天下不定,還要賴汝之力也!”劉穆之微微帶著自豪說道。

  卻還有半句沒說,酂侯之位以待君也!

  酂侯說的就是蕭何,卻是期待劉穆之看做是功臣之首了。

  想到這里,劉穆之心中剛剛生出的不快頓時消去。漢王功業,就是自家事業。

  此人有才,對于大業有利,就要用。不能因為忤逆,言語而些不尊敬,就發作此人。如此,是把天下人才往外推了!

  因此,劉穆之笑道:“來來,喝酒。”

  那李封也笑了起來:“是在下莽撞了……”

  卻是試探出這位尚書令的度量如何,能不能做上司,做同事。

  “天下自漢家崩亡已經二百余年,再無能夠如漢家那般一統天下,長治久安者。卻不知道漢王欲要再興漢室,可曾想過這個問題?”

  李封落座,酒過三巡,方才緩緩發問。

  這一問之下,忽然在劉穆之身邊,有著一個一直不怎么起眼,也未曾說話的年輕人眼睛亮了。

  輕輕抬手虛按,整個鬧哄哄的酒宴,就一下子都安靜了下來。

  李封吃了一驚,莫非此人便是漢王不成。

  卻見那年輕人當真年輕的過分,不過弱冠之年而已。

  但是卻自然有著一種沉穩的氣度,微微笑道:“在下顧欣,尚書臺左仆射。”

  原來不是漢王,這李封不知道為何輕輕松了口氣。

  但是見著顧欣一說話,所有人都自覺安靜了下來。便是劉穆之卻也一樣,看起來這個顧欣很不一般了!

  “我和漢王曾經數次商討過這個問題,漢王有言。若要天下長治久安者,一在于道,而在于法。”

  “道,法?”諸人聽了,都細細咀嚼這些話。

  “所謂道者,董仲舒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也。天下人心紛擾,各種思潮迭起,雖然為思想之幸事,卻為天下蒼生之大劫。

  西漢末儒術不行,禪位之思一出,方才有王莽之篡位。

  東漢末經學不行,而有玄學興起。誤國殃民,人浮于事,方才有著衣冠南渡,五胡亂華。

  因此,天下若要長治久安者,首先在于道!”

  顧欣緩緩的說出這一番話來,他和劉穆之不同。劉穆之最擅長的是做事,能夠處理各種紛繁雜事,是政務人才。

  但是,他卻擅長各種團隊運作,組織建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