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八百四十八章徐州激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自古彭城列九州,龍爭虎斗幾千秋。

  自史書記載以來,發生在徐州的大小戰事共一千多次。其中較大規模的有四百多次,產生重大影響的也有二百多次。因此,大明朝就在徐州設立了徐州衛和徐州左衛、徐淮兵備道,以此來保衛這個戰略要地。

  因此,當清軍逼近的徐州的消息傳來以后,徐州城內已經組織起二萬多明軍和民壯,準備迎接清軍的攻城。而這些明軍和民壯,如果是在野戰中與清軍相比,那簡直就是個渣。可是在守城戰中,他們的戰斗力卻是不弱,畢竟長年生活在這百戰之城內,就是天天聽著老一輩人說怎么守城,聽也都能聽會了。

  可是清軍的目標卻并不是徐州城。

  如果是要奪占徐州地區,或者說控制住中原,那么攻克徐州城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可是現在的清軍只是路過徐州,那攻打徐州城就變得可有可無起來。

  徐州城就這么大,整個周長也只不過是幾千步。如果城內的軍隊不敢出城作戰,那就用句夸張點的話來說,清軍就是貼著徐州城的城墻走過去,那也是毫無風險的。畢竟清軍的目標是汝寧、歸德。

  當然,鑒于富裕的徐州府名聲在外,清軍就抱著賊不落空的想法,試著攻打了一下徐州城。不過見到徐州城的城堅炮利,皇太極就下令終止了攻打,準備先放過這座堅城。不過這樣一耽擱,清軍就在徐州城腳下耽擱了一、兩天。

  可是等到清軍想要繼續進軍時。他們卻突然發現,書墨率領的歸德鎮已經開到了清軍前面,阻擋住了他們的道路。

  然而一遇上有著十幾萬人馬的清軍,只有一萬五千人的歸德鎮絕對不會拉開陣勢,進行什么會戰、決戰的。如果那樣做的話,就不是勇猛了,而是去送死。

  于是書墨就下令:在徐州城南側八、九里處,修建兩個相隔二、三里的雙子營。以此來阻截住清軍的前進。而清軍也確實被歸德鎮阻攔住了。

  我們已經知道:徐州城是處在微山湖和洪澤湖之間的通道中,而在這個通道之內,還有一個駱馬湖,因此,這個通道中可供通行的道路就被歸德鎮這兩個雙子營給控制住了。

  當然,這里所說的控制,并不是說,清軍的小股騎兵不能繞道而行。真正的含義就是:當清軍的大部隊繞過歸德鎮的雙子營,向著歸德前進時。他們將要受到歸德鎮側翼的打擊。

  就說個最簡單的道理。當清軍主力繞道而行時,歸德鎮確實不敢全軍出營與清軍決戰,但這并不會妨礙。歸德鎮依托大營開出一支快速火器部隊。向著清軍行軍隊列的側翼射擊。

  如果清軍派大部隊來驅散。這支快速火器部隊可以立刻縮回大營;如果清軍不理睬,那么就可以放手射擊。當然,清軍也不敢派出小部隊來驅散,說不定那支小部隊就根本沒有汝寧軍的火器部隊強,到了那個時候,火器部隊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吃掉這股小部隊的。

  可這么一來。問題就來了。就算這樣的側翼射擊造成的傷亡率并不高,清軍大部隊也能繞道而行,可是架不住清軍的總人數太多。只要這支火器部隊給清軍造成百分之二、三的傷亡,清軍總的傷亡人數就要超過三千。

  這樣巨大的傷亡,清軍肯定難以承受。因為這不是在戰場上造成的傷亡,而是在不抵抗行軍中獲得的。而這種傷亡是最打擊軍隊士氣的。誰愿意做落水狗被別人狂打狂抽呢?而且還是在根本沒有一點戰敗的時候。

  而且還有一點:對于清軍來說。歸德鎮和徐州城內的明軍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支部隊。

  徐州城內的明軍是一支純防御的軍隊。只要清軍不攻打徐州城,那支明軍就完全無害,對清軍幾乎沒什么威脅。

  而歸德鎮既然不肯入城防守,反而在城外建立大營,這就證明了他們是一支野戰軍。顧名思義,這支軍隊是敢于野戰的。

  那樣的話,清軍繞道的意義就不怎么大了。畢竟誰敢保證,等清軍繞過去以后,歸德鎮不會尾隨進攻呢?

  而且當清軍繞到歸德的時候,清軍將面臨歸德的汝寧軍(清軍并不知道汝寧軍的主力被牽制在武昌城),又有歸德鎮的尾隨,如果在菏澤的薛永利部再趕回來,在三面夾擊之下,那清軍可真的是大條了。因此,清軍絕不會無視歸德鎮的存在,所以就要首先擊潰這支汝寧軍。

  可是面對十幾萬清軍的圍攻,歸德鎮卻打得相當頑強。雖然匆匆修建的大營并不堅固,清軍也幾次沖入歸德鎮的大營中,可是在書墨的沉著調度之下,最后總是把清軍反擊出了大營。

  不過這也是因為書墨善守的名聲太響亮了。歸德鎮的將士們只要想到自己的主帥是書墨,就對守住大營極有信心。有時候確實是有主帥的加成作用的呀!

  而在這連日激戰中,徐州城內的明軍卻做著壁上觀。所以經過了幾天防備以后,清軍也就不再防備徐州城明軍的出城夾攻,放開了手腳,對歸德鎮的攻勢也是愈加猛烈了起來。

  有一點就比較有趣。在菏澤的薛永利部,他們兵力占優,卻對多鐸的二萬清軍有些束手無策。可是書墨的歸德鎮,面對十倍有余的清軍進攻,卻能守得有聲有色,這也可以看出汝寧軍的優缺點是多么的明顯了。

  不過再怎么說,兵力的相差也太懸殊了一點。雖然書墨指揮有方,但歸德鎮還是戰斗得相當艱苦。直到楚格的飛馬鎮趕到以后,戰斗形勢才稍微好轉一些。

  二月初十日,歸德鎮大營中。

  “楚狐貍!你說接著該怎么打?”書墨問道。

  “那還用問嗎?”楚格斜著眼,一臉的瞧不起,“你依然撐著你那烏龜殼,我就覓個機會帶騎兵沖殺出去。一直被韃子壓著打,你不要臉無所謂,我以后還要做人呢。”

  “你這是說的什么話!”書墨被楚格的話也沖得有些火氣了,“有本事咱倆換個位,你來守?就怕你到時候嚇得騷屁亂放。”

  “嘿嘿!”楚格知道這樣斗嘴下去就沒個完,于是岔開話題問道,“如果咱們讓騎兵繞過徐州城,在韃子進攻的時候,從北面殺上一下,你說會不會給他們一個驚喜啊?”

  書墨想了一下,回答道:“這法子有些冒險。而且也只能用上一次。楚狐貍!你的騎兵到來,韃子肯定已看到,他們怎么樣也會防備一二。咱們就還是用著原先的套路打,麻痹一下韃子,等過去幾次以后,再給韃子來個痛快。”

  “唔!”楚格點點頭,同意了書墨的看法。

  “轟轟轟――!”

  清軍的大將軍炮和將軍炮又開始發射了。十幾發巨大的炮彈飛了過來。炮彈砸在地上以后,立刻反彈向前,直到反彈了七、八次以后才完全停止了下來。

  可是這些炮彈的威力太過巨大,這一路翻滾反彈,把汝寧軍陣前的阻攔物砸開了十幾條巨大的口子,要不是在最前面的汝寧軍是分散蹲下的,可能還會造成重大的傷亡。可就是這樣,只要被那些炮彈砸到、擦到的士兵,幾乎都是碰著就亡,有些汝寧軍士兵的身體也被扯碎了。

  “都蹲下!躲在墻后面!韃子還要打幾輪了,大伙兒都要藏好!”最前面的軍官都是大聲叫道。

  因為汝寧軍的火炮射程不如清軍的大將軍炮和將軍炮,所以歸德鎮大營的前排只能是被動挨打。可是汝寧軍又不能放棄前排的防守,所以只能用分散兵力、蹲下和躲在土墻后等方法躲避,以此來減少傷亡。可是土墻基本上防不住如此威力的炮彈,所以在清軍的炮擊中,汝寧軍兵丁們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都說韃子騎射無雙!沒想到他們的火器都這么厲害。再這樣下去,朝廷確實擋不住了,也只有咱們汝寧軍可以與他們抗衡了。”看著清軍的炮擊,楚格搖頭道。

  “他們的火炮還是比咱們的差一些,主要是裝運和安放不便。如果我們的兵力沒有差上那么多,就可以在他們埋樁架炮的時候,用騎兵進行突擊,可以攪得他們用不上火炮。可現在,只有用兒郎們的命去擋了。哎――!”書墨嘆道。

  “再怎么說!韃子還是個勁敵啊!”楚格也是感嘆道。

  “別多說了。等到炮擊過后,韃子的櫓車就要上來了。怎么樣也要給韃子一個教訓。”

  果然,在三輪炮擊以后,清軍的火炮就停止了發射,接著在清軍陣中就推出了一排排櫓車,而在櫓車后,一群群漢軍旗的兵丁手持著刀斧和火銃,向著歸德鎮大營沖殺過來。

  而歸德鎮后幾排的兵丁也忙著把木柵欄和拒馬搬運上去,要堵住被清軍炮火打開的缺口,而前面的汝寧軍立刻在軍官的號令下,排成了隊列,躲藏在障礙之后,準備著將要到來的戰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