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102、淮西軍兵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邊,岳飛入見,引過自劾。阿甘帝詔放罪,慰諭之。

  那邊,淮西兵變!也稱,酈瓊兵變。淮西,淮河上游地區。

  即,紹興七年八月八日,原劉光世的淮西劉家軍,鬧兵變。

  五萬人馬鬧兵變,這,意為著什么?!

  紹興七年六月底,宰相張浚把劉光世的軍隊一分為二,命兵部尚書兼都督行府參贊軍事呂祉,節制行營左護軍,任命劉光世手下第一悍將王德,為都統制,另一猛將酈瓊為副都統制。

  呂祉,得意洋洋地前往淮西軍的時候,淮西軍中早已經暗潮洶涌。

  按照朝廷的命令,王德成了都統制,另一猛將酈瓊則成了副都統制。乍一看,沒有什么問題,仔細一看,事情就麻煩了。

  王德和酈瓊,這兩人堪稱劉光世手下的得力二將,劉光世打仗基本上靠這兩人。

  王德作戰勇猛,殺人如麻,時人稱“王夜叉”,是劉光世手下頭號悍將。

  酈瓊出身匪盜,也是殺人不眨眼的主,不甘心居于王德之下。二人互相看不起,一有機會就要掐架。

  劉光世劉在的時候,兩人自然不敢鬧騰。現在劉老大退出了,肯定要出事的。

  當得知劉光世被貶,王德成為都統制的時候,酈瓊就心知不妙,自己跟王德關系這么差,王德會不會趁機整死他呢?

  畢竟是道上混的,酈瓊知道自己形勢不如人,只能低頭跟王老大混了。

  第二天,當王德巡視軍隊的時候,酈瓊帶領手下心腹向王德行禮,并要王德賞賜酈瓊等人一床被子暖身。

  不愧是道上混的,說話都這么幽默。遺憾,對于酈瓊的卑躬屈膝,王德沒有趁機安撫,而是一聲冷笑:“現在才來拜碼頭,晚了!”說完揚長而去。

  酈瓊等人面面相覷,而后異常驚恐。

  看王德這架勢,擺明要將自己往死里整,想起“王夜叉”的手段,酈瓊心里不寒而栗。

  為了保命,酈瓊等人不得不鋌而走險。張浚雖然將軍隊一分為二,但由于時間倉促,劉光世的軍隊依舊是鐵板一塊,勢力沒有多大損傷。酈瓊拿出了當年當強盜的架勢,拉攏兄弟跟王德對抗。在他的努力之下,劉光世五萬多人的軍隊,除了王德一部八千人之外,其他人都被酈瓊拉攏了過來,給酈瓊拜了碼頭,共推酈瓊為老大,跟王德死掐。

  手下有兵,底氣就足。酈瓊決定先發制人,他集合軍中大量高級將領,把王德告上了都督府,王德也不甘示弱,也反告酈瓊。

  張浚一直都非常欣賞王德的勇悍,因此支持了王德,并把酈瓊等人臭罵了一頓。為了防止兩軍內訌,張浚緊急將王德所部的八千人調往建康,歸張俊節制。

  酈瓊并不氣餒,再次狀告王德,將事情擴大化,這一告告到了朝廷的御史臺。

  不得不說,武人就是頭腦簡單,酈瓊這家伙也不想想,朝廷是誰說了算,這一告能有什么結果,無非是自取其辱。

  不過,酈瓊的告狀,卻讓張浚起了疑心,這酈瓊到底想干什么?為了防范酈瓊,在張浚的指示下,朝廷派出張俊、楊存中等幾支兵馬前去淮西彈壓。

  這時候,碰巧呂祉到了廬州(合肥),走投無路的酈瓊,現在只能尋求呂祉的支持了。呂祉為了安撫酈瓊等人,拼命的和稀泥。他對酈瓊道:“如果說事情都是你們的錯,肯定不是事實。誰對誰錯都不是問題,張丞相喜歡向前看,只要你們能為國立功,即使你們有大過,張丞相照賞不誤,更何況是這些小毛病。”

  呂祉好說歹說,總算是穩住了這些粗人。

  就在局勢十分微妙的時候,楊存中做了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情,直接導致了局勢的惡化。他派出手下勇將吳錫,叫他帶領著摧鋒軍,去調查淮西軍的動靜。只要淮西軍一有異動,就立即動手將淮西軍繳械,然后把酈瓊等人押回建康。

  酈瓊見吳錫氣勢洶洶,立即召集淮西軍中的高級將領,商討如何對付吳錫。

  這些人都是盜賊出身,刀口舔血的日子過慣了,從來只有自己欺負別人,現在別人都殺到家門口了,怎能忍氣吞聲?當即有人高喊:“殺出去,干掉這群王八蛋!”

  還是酈瓊比較謹慎,當場否定了這個比較有血性的建議。他對大家說,吳錫算個屁,隨手就能滅了他。但吳錫背后是朝廷,干掉吳錫就等于跟朝廷公開作對,下場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這時,一個名叫康淵的統制官,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朝廷素來輕視武將,我們經常受到文臣的欺壓,我聽說劉齊皇帝折節下士,重視武將,我們可以去投靠劉齊。”聽了康淵的話,大家都不說話,只是望著康淵。

  一個名叫王師晟的家伙,因為在壽春嫖妓,被家人告到呂祉那兒,被呂祉批了一頓,心里非常不爽。聽了康淵的建議,立即表示支持。王師晟一同意,大家紛紛點頭示意。酈瓊一看,弟兄們都主張去投降偽齊,于是聚集將領王世忠、張全等密謀造反。

  ——叛亂,一觸即發!

  在這關鍵時刻,呂祉的愚蠢加速了叛亂的進程。

  之前,呂祉安慰完酈瓊等人之后,自以為事情解決了。朝廷幾路人馬的出現,打亂了原本稍稍緩解的局勢。酈瓊等人密謀造反,身在淮西軍中的呂祉當然知曉。

  呂祉畢竟是一介書生,一點都不知道局勢的險惡,竟然光明正大地上書朝廷,罷免酈瓊等人的兵權,派人安撫淮西軍。

  呂祉哪里知道,酈瓊對他早有防備,早在他身邊安插了一個探子,這個探子就是呂祉府中的書吏。

  呂祉,居然將這么重要的事情,讓手下書吏代為起草。探子記下了所有事情之后,緊急向酈瓊報告。

  酈瓊當機立斷,帶人跟呂祉當面對質。

  酈瓊將呂祉起草的奏疏,拿出來遍示諸將后,怒火中燒對中軍統制張景,呵斥到:“我淮西官兵何罪?張統制你竟然捕風捉影,誣告我淮西軍。”

  呂祉一看酈瓊等人來者不善,拔腿就跑。酈瓊早有準備,一手揪住了呂祉。

  呂祉身邊的黃衣侍衛一看情形不對,當場就拔刀砍酈瓊。酈瓊畢竟久經沙場,身子一閃躲過了一刀,只有背部被刀劃開了一個小口子。

  酈瓊大怒:“你小子大膽,連我都敢暗算。”說罷,奪過旁邊侍衛鐵器,當場干掉了呂祉的黃衣侍衛。這時候,酈瓊的手下也殺了張景。

  這時,都督府同提舉一行事務喬仲福,其子武略大夫喬嗣古,以及統制官劉永衡,趕來來制止,也被酈瓊等順手干掉。

  呂祉大喊:“如果是呂祉有錯,你們大可以殺了我,為什么要背叛朝廷呢?”

  酈瓊毫不理會,開始蠱惑人心,說了一大通煽動的話語。

  淮西軍本來就是盜賊出身,對趙宋王朝沒有什么忠誠度而言。經過酈瓊這么一蠱惑,人人象打了雞血一樣,十分興奮,都跟著酈老大造反去了。

  紹興七年八月八日,酈瓊、王世忠、靳賽等,帶領淮西軍四萬余人,浩浩蕩蕩地往北前進,準備投降劉齊。

  可憐的呂祉,被五花大綁,捆得象粽子一樣,也被迫踏上前往偽齊的路。

  這時候,張俊、楊沂中等人,才發現淮西軍造反了,當即派人追殺。可惜,淮西軍已經跑遠了。

  淮西軍一路急行軍,到了距淮河三十里的時候,呂祉突然大喊到:“劉齊逆賊,我堂堂大宋官員,豈可見之!”酈瓊命人bi呂祉上馬前進,呂祉說:“我呂祉死也要死在大宋的土地上,你們投降劉齊,難道認為你們能保住我的命嗎?”。

  淮西軍聽了呂祉的話,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是啊,我們投降劉齊,能保住自己的命嗎?當場就有一千多人,表示不愿意投降,待在原地不走了。

  酈瓊一看大事不妙,沒想到呂祉這小子這么能忽悠。如果他繼續忽悠,淮西軍豈不是要集體反嘩變?

  呂祉絕對留不得!

  在酈瓊的催bi之下,淮西軍繼續前進。到了霍丘縣,酈瓊覺得離劉齊已經很近了,呂祉的人質效果已經沒有用了。于是命手下將領尚世元,殺呂祉。

  尚世元用刀刺呂祉,同時示意康淵一起下手。康淵堅持不肯,呂祉疼的大罵酈瓊,尚世元看呂祉這么聒噪,索性亂刀砍死呂祉。

  殺死呂祉后,淮西軍浩浩蕩蕩北上,投降了劉齊去了。殊不知,劉齊政權,就快被金廷廢除。這群人馬,最后自然是各自解散,依然分頭落草去。

  呂祉,字安老,建州(建陽)人。

  按照南宋的政治派系來分,這位呂祉應該算是主戰派。

  此人與當年宗澤麾下的劉浩一樣,跟戰國的趙括,三國的馬謖,基本上屬于同一品種,擅長紙上談兵,吹牛的本事天下無敵。

  呂祉,曾經大言不慚地吹牛:“如果讓我單獨率領一支軍隊,我立即就能生擒劉麟一家子,光復所有失去的土地。”言外之意,當今的統兵大將如吳玠、岳飛、韓世忠等人都是白癡,搞了這么久,還沒搞定逆賊劉齊,收復失地。

  這種扯淡的話,誰都不會相信,但張浚相信,這就足夠了。于是,呂祉成為淮西軍事實上的最高指揮官。

  雖然張浚相信呂祉,但并不代表著其他人也相信。當張浚用呂祉,節制淮西軍的消息傳出,朝廷中很多人都提出反對意見。

  資政殿學士葉夢得,認為呂祉只會紙上談兵,不是“馭將之才”。

  起居舍人張燾,覺得呂祉資質平庸,謀略淺薄,用他節制淮西軍必定出亂子。

  跟張浚關系密切的參知政事張守,更是直言張浚:“不要輕易更改軍隊統帥,如果非要更改,必須找一個威望極高,又有駕馭軍隊能力,能讓底下士兵心服口服的將帥,這才可行。”

  尤其岳飛,就在淮西兵變前夕說過:“淮西軍多是盜賊出身,發生變亂就在一瞬間,王德和酈瓊素來不相上下,而且互不服氣。這種安排必然導致二虎相爭。呂祉雖然是位通才,可畢竟是位書生,不習軍旅,恐怕難以服眾。我覺得必須選擇合適的大將,來安撫淮西軍,不然,局勢不可預測……”

  這些真知灼見,張浚都置若罔聞。他已經鐵了心,要派呂祉去節制淮西軍。

  事實上,張守的意見,已經指出了事情的關鍵。劉光世的淮西軍士兵,大都是盜賊出身,除了劉光世之外,誰的面子都不買。

  放眼整個南宋,真正有能力駕馭這支淮西軍的只有三人:南宋宰相張浚,岳家軍統帥岳飛,吳家軍統帥吳玠。

  本來韓世忠可以算一個,可是韓、劉之間,曾經多次有過磨擦,這是淮西軍將士都清楚的。

  吳玠,已經領軍占五軍之一,而且獨領西北軍,鎮守川陜。畢竟金國人一直賊心不死,對趙宋還虎視眈眈。吳玠兄弟,肯定是不能離開川陜的。

  張浚身為宰相,自然不能親自領軍。又想將淮西軍據為己有,只能派心腹替代。

  本來,皇帝的決策是對的,岳飛最合適,又被張浚給攪局了。認為用岳飛實在太危險,所以也只能排除。

  因此,皇帝再英名,也堪不住所仰仗的臣子攪局。

  最后,張浚就只有用呂祉了。呂祉也是躊躇滿志,認為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已經來臨。殊不知,他是跳進了火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淮西兵變的發生,在南宋政治史上影響極大,是南宋歷史最重要的的大事之一。

  相當于全國軍隊,至少十分之一以上的一支方面軍,居然集體叛變,投降了敵人,影響之惡劣,可以想見。

  八月八日,淮西兵變發生的當天,趙構就收到了消息。

  當時酈瓊裹挾這淮西軍,還未到達偽齊。情急之下,趙構立即下詔赦免酈瓊等人的罪狀,鄭重承諾只要酈瓊等人回來,朝廷可以一切都不過問,同時保留他們原有的職位。

  可是,憤怒的淮西軍并沒有理會趙構,仍舊干掉呂祉,投降偽齊去了。

  淮西兵變給趙構的打擊十分沉重,趙構心潮洶涌。那一刻,趙構遣退了所有的人,一個人靜靜地坐在皇帝的寶座上,若有所思。

  趙構登上皇位,可能是歷代皇帝中,代價最為慘重的一位。

  靖康之難,恍如一夜之間,自己所有的親人,全部淪為敵人的俘虜。有自己相依為命的母親,有自己的結發妻子,有忽略自己的父皇,有把自己當做棋子的兄皇。其中的辛酸和悲苦,不是常人所能體會。

  為帝十年,趙構始終處于強敵金國的追殺之中,多少驚濤駭浪,多少次命懸一線,甚至斷子絕孫。

  趙構雖然掌握了至高無上的皇權,但經歷的艱難險阻,也絕非常人所能想象。亡國滅種之危,始終揮之不去。往事歷歷在目,實在是不堪回首。

  可以說,金廷是趙構不共戴天的仇敵。

  趙構為帝以來,雖幾多坎坷,但始終沒有忘記對金國的仇恨。多少次死里逃生,最后冒險下海,只為能一雪前恥,中興大宋。

  十年的苦心經營,朝廷終于有了四十余萬大軍,與宿敵金國的對抗之中,能夠勢均力敵,甚至偶占上風。但由于用人不當,四萬多大軍竟集體造反,投降敵人。趙構對于這些將領的翻臉無情,深感絕望和寒心。

  淮西兵變,擊潰了趙構心中的某種信念。他知道自己不善于馭將,這是可以肯定的事實,不然怎么會發生淮西兵變?

  他知道自己若是一意孤行,那將來的趙宋王朝,很有可能就是曾經的后周王朝。那他趙構,就成了趙宋王朝的千古罪人。

  從這一刻起,他必須用心經營,自己一手締造的王朝,以便自己有足夠的實力和精力,來對付這些心懷叵測的武將,維護趙宋王朝的安全和順利傳承。

  大凡在歷史上,留下雄才大略名聲的君主,大都都是瘋狂的人,善于賭博,而且屢屢賭贏。

  趙構不敢瘋狂,他是趙宋皇族最后的希望,不敢拿祖宗的百年基業來賭博。一旦賭輸,趙宋王朝就是萬劫不復。

  因此,趙構處事謹慎,沒有絕對把握,絕不輕易出手,這樣難免喪失機遇。

  不管怎樣,淮西兵變是趙構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那個曾經豪情萬丈的年輕君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老成世故、心機深沉的帝王。

  這次的兵變的代價實在過于慘重,對于這次兵變的罪魁禍首張浚,朝廷百官群起而攻之。趙構對張浚的行為也極為惱怒,若不是張浚你處置不當,一意孤行要替換劉光世,能出這么大的事嗎?

  張浚也十分惶恐,趕緊上奏折辭職。

  對于張浚的辭職,趙構安慰到:“不過是失去幾萬人而已,影響不了國家安危,如同兩軍對陣,出現傷亡這是難免的。你不要有心理負擔,應當安撫人心,激勵軍隊士氣,以圖后事。”張浚十分感動,絲毫沒有想到。

  其實,趙構對他,是采取了先“和諧”再說的辦法。

  對于這位南宋最堅定的主戰派,趙構是打心底里喜歡他的,一直堅信張浚就是那個上天賜予自己的中興名臣,自己將在他的輔佐下,定然能夠打敗金人,恢復失地。因此,張浚年紀輕輕就能身居高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

  然而,張浚的所作所為,前后兩次,讓趙構深深地失望。

  富平之戰,北宋遺留下來,最后的尖銳部隊陜西軍,一戰盡歿。陜西大半淪于敵手,若無吳玠兄弟力挽狂瀾,那局勢不可想象。

  淮西兵變,四萬余人集體造反,淮西防務毀于一旦。如果金、齊趁機出兵,那局勢不堪設想。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自己十分信任的宰相張浚。

  當張浚第二次面見趙構的時候,趙構還是溫和地接待他,只是眼神十分堅定,已經下定了決心要罷免張浚了。

  趙構問道:“誰可以接替你為相?”

  還不等張浚回答,趙構就又問道:“秦檜如何?”

  張浚不假思索地答道:“近與共事,始之其暗。”

  趙構聽了張浚的話,就放棄了用秦檜為相的想法。命張浚起草詔書,招趙鼎緊急回朝。

  對于推薦秦檜為左相,張浚一直很后悔。

  紹興六年,為了對付趙鼎,張浚在幕后Cao縱,終于成功地將秦檜擢拔御營使。哪知秦檜,陰陽兩面。面上非常低調,凡事絕對不自作主張,張浚說什么,秦檜就做什么。但仍然使張浚意識到,秦檜權力欲望極其強烈。

  正因秦檜權欲強烈,卻能夠這么低眉頷首,才叫可怕。跟張浚有姻親關系的參知政事張守,就發現了秦檜有問題。有一次秦檜走后,他突然抓住張浚的手說道:“我原本以為秦檜很有德行,因此才推薦他入朝。現在跟他同朝為官,才發現自己錯了,秦檜,有患得患失的毛病。沒有得到高位的時候,成天想著如何得到高位,得到高位后又害怕失去高位。如果一個人成天擔心失去高位,就會無所不用其極。這樣的一個人,將來必定是國家的禍害。”

  張守的話,令張浚恍然大悟。

  紹興初年,呂頤浩和秦檜的斗爭還歷歷在目。秦檜作為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曾經一力主和,跟呂頤浩決戰朝堂。最后,張浚好友呂頤浩險勝,秦檜被一度趕出朝堂。

  時隔三年,秦檜卻成了主戰派,這絕對有陰謀。

  張浚在政壇上混跡多年,既然發現隱患,自然要想辦法解決。不過,秦檜也不是簡單的角色,感覺張浚的殺氣之后,秦檜小心翼翼,一切唯張浚馬首是瞻,一點破綻都沒外露,強悍如張浚也無可奈何。

  結果,張浚終究還是沒有等到,干掉秦檜的那一天,自己就已經掛了。

  為今之計,只能靠趙鼎。只有趙鼎,才能阻止秦檜的崛起。因此,張浚推薦了趙鼎,也只有趙鼎上臺,才能保存自己,不被政敵趁火打劫。

  當收到淮西兵變的消息之時,秦檜興奮地快跳起來了。他知道張浚要完蛋了,自己掌握朝廷大權,推行主和大計的機遇就要來臨。

  按照慣例,前宰相去職,皇帝一般會叫前宰相推薦后來者,以便參考。秦檜知道,憑借自己跟張浚的關系,憑借自己偽裝成主戰派的努力,張浚只能推薦自己,才能繼承他未竟的主戰事業。

  當張浚退至都堂,準備草擬詔書的時候,秦檜湊過去同張浚聊天,迫不及待地想探聽消息。當趙構派人前來催取詔書的時候,秦檜才得知張浚推薦的不是自己,而是趙鼎,驚愕的不知所措,灰溜溜地離開了朝堂。

  九月中旬,趙構,罷張浚為觀文殿大學士。

  四天后,趙構,進趙鼎為左仆射,兼樞密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