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三百二十七章 唇似槍,舌如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金霞上人一句話,頓時把俞和推到了風尖浪口上。

  北峰祖師金犀上人深深的嘆了口氣,老道士扭頭望了俞和一眼,那眼神中滿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意味。不過金犀上人并沒有對俞和拔劍相向,也沒有招呼身邊的云臺峰弟子將俞和與寧青凌圍住,他就只是將袍袖一甩,朝前邁出了一大步,拉遠了與俞和之間的距離。

  范引麒等人駭然望著俞和,他們誰也沒想到,那百尺幢上的驚天一劍,竟會是出自這位“玄真子師叔”的手。這人難道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蓋世魔頭?而先前自云臺峰真武殿中透出的絕世劍意,莫非也是由此人所發?

  本峰金犀祖師不發話,一眾弟子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就見十幾位云臺峰弟子“呼啦”的一下散開,個個像沒頭蒼蠅一般往外亂鉆。他們驚呼連連,急著想從俞和與寧青凌身邊逃開,但前后左右全擁滿了人,就算躲也躲不出幾步去。有不少云臺峰低輩弟子擠不到別人身后,便只好朝金犀上人身邊蹭去。看他們一個個緊緊握著佩劍,卻又不敢拔除鞘來,臉色蒼白,神色惶亂。

  這些人親眼目睹過驚心石陣眼上人頭翻飛、血雨如瀑的一幕,誰還有勇氣在這尊煞星面前亮劍?就算是眼神,也不敢多望俞和身上瞟一下,生怕會惹來殺身大禍。

  霎時間,俞和與寧青凌身邊騰出了一小片空地,使得兩人顯得更加惹眼。雖說俞和名聲不顯,但在場的近千道門群修之中,認得他的可也不少。

  “那是玄真子師兄和寧師妹?!”董大齊脫口驚呼,可又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音來,他趕忙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轉頭去看身邊的門中師長。

  從青城仙宗來的道門高手全都皺緊了眉頭,連掌教大尊丹清真人都露出了不信的神色。要知道俞和與寧青凌可是廣蕓大家交托給他照拂的人,怎么會是魔宗奸細?

  其余青城修士也都不敢相信。幾十年朝夕相處,他們怎會不知俞和與寧青凌的品性為人?這兩人自來青城之后,與圓明洞天中的修士盡都交好,俞和平日里溫厚和善,飲得幾杯卻又豪爽健談,而寧青凌溫柔如水,妙手烹調,當真是青城仙宗里人人稱道的一對神仙眷侶。從圓明洞天到西麓五龍溝,兩人幾十年來從未有過半點古怪的舉動,無論是出山行走斗法,還是言談間論道說劍,青城上下幾代人都對俞和甚是佩服。更有許多青城弟子受過俞和的恩惠,他們常到習劍不得要旨,又怕被師長責罵,故愁得心火叢生之時,就會去五龍溝玄真觀求教,只聽了俞和三言兩語點撥,便可有茅塞頓開之妙。

  再何況這次來朝陽峰觀禮的青城修士之中,有不少人都帶著寧青凌為他們煉制的救命丹藥。

  這些人暗中驗過藥性,深知那一小瓶靈丹中顆顆珍品,比尋常丹修的煉藥手法要勝出數籌,大有獨到之處。一口氣煉成這許多丹藥,真不知寧青凌那小姑娘耗費了多少心力,苦熬了多少日夜未眠,哪個收到丹藥的青城修士不感恩戴德?若俞和與寧青凌是魔宗奸細,莫非這些靈丹妙藥還是毒丸不成?

  “那華山老道,神戳戳放啥子紫花屁,是不是壞了腦殼?”曾去五龍溝玄真觀求藥的玄字輩高道楚玄英,雖是個老實巴交的蜀地漢子,但卻也有一股子牛脾氣。他把眼皮一翻,一手拉著謝玄光,一手拉著孫玄罡,就要撥開人群往俞和那邊走。

  可謝玄光抱住了自家師兄的胳膊,他朝丹清掌教那邊一撇眼,低聲急道:“師兄莫要魯莽,華山派這糟老頭子只怕是修煉修得糊涂了,誰會信他胡言亂語?玄真師弟與小寧姑娘是什么樣的人兒,還能有誰能比我們青城派的人更清楚?只是這會兒人多口雜眾目睽睽,你可千萬別冒然出頭惹事。掌教師伯心如明鏡,自會定奪,他豈能任我青城同門吃虧受氣?師兄你就放心吧!”

  丹清真人自然聽見了楚玄英與謝玄光的對話,他轉頭回來,對楚玄英道:“本座心中有數,你且稍安勿躁。我青城仙宗千里迢迢趕到華山,可不是來任人污蔑的。”

  “掌教師伯明鑒!”玄字輩三人聞言稍安,他們趕忙朝丹清真人抱拳一揖。青城群修遠遠望著俞和與寧青凌,手心中都捏著一把汗。

  道門中人有擔心俞和的,也有幸災樂禍的。當金霞上人說出俞和就是魔門奸細時,站在石坪一角的夏侯滄,臉上忽有狂喜的神色一閃而過。可緊接著他就連忙掩去了喜意,換上了一副大義凜然的慷慨神情。

  先前夏侯滄沒有想到,俞和竟然也在朝陽峰上。他曾聽宗華真人無意言及,知道俞和闖出羅霄解劍十八盤之后,心灰意冷的去了西北邊塞,混跡在凡俗之中。再后來聽說胡夷九州兩地的奇人異士在茫茫大漠中慘烈爭斗,有關俞和的消息也從此斷絕,夏侯滄以為俞和要么沉淪隱匿,要么死在了胡夷異士的手中。幾十年后,他已然淡忘了這個曾經與他爭寵,卻被他輕輕松松排擠出門的天罡院小師弟。

  此時金霞上人當眾一句話,就把俞和說成是魔宗奸細道門公敵,夏侯滄真是樂開了花。他心想:“你這愚劣小子還跟我爭鋒,如今真是受了報應!有這許多道門高手在場,一人一口唾沫也將你淹死了,就算你洪福齊天,今日能逃得大難不死,將來也萬萬不可能重回羅霄,還是去尋個不見天日之處窩著,了此殘生吧。”

  無論夏侯滄如何暗暗竊喜,他身后的羅霄弟子紛紛議論。

  其中不認識俞和的弟子,都忙著朝人打聽究竟;而還認得俞和的羅霄門人,盡都將信將疑,伸直了脖子往俞和那邊看。要知道俞和在羅霄劍門中,也算是留下了一道茶余飯后的談資,他那點兒故事,早被弟子們翻來覆去的說爛了,不過俞和與純陽院眾人先后闖過解劍十八盤,倒是宗門里一樁前無古人的壯舉。

  除了華山云臺峰、青城、羅霄的弟子認識俞和,那蜀山派的紫青雙劍傳人諸葛堅,也認出這位令他初嘗敗績,畢生忘懷的對手。

  諸葛堅遲疑了片刻,忽然湊到自家邢天掌教的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蜀山掌教大尊“哦”了一聲,雙眉一挑,目現奇光,認認真真的打量了俞和一番,接著又抬頭看了看金霞上人。這位道門風云巨掣口中嘿嘿直笑,真不知他心中作何想法。

  其余在八景上天宮真武殿前的道門修士,盡都朝俞和怒目而視。一重重的殺機氣勢憑空而生,像一座無形大山般的,朝俞和當頭鎮壓下去。

  小寧師妹臉色煞白,她低著頭,幾乎不敢看周圍人的眼神,攥著俞和衣角的手微微顫抖。俞和雙眸中猛閃過一絲煞氣,緊接著便是億萬寒芒生生滅滅,他把背脊一挺,好似一株立在山巔之上的擎天青松,任憑殺機罩頂,自是不動不搖。

  一股驚天動地的磅礴劍意,從俞和單薄的身子中驟然迸出,浩然沖天而起,直入九霄云外。單憑他一人之氣勢,竟剎那間將數千人的殺機盡數沖散。站在俞和周圍百步之內的道門修士,但凡隨身攜有靈劍的,都突然查覺到自己的劍器在連連震動鳴響,直欲脫鞘而出。

  “萬劍歸宗?”不知誰人驚呼一聲,就見俞和與寧青凌周圍的空地又擴大了數丈。不少修士被俞和的弘大劍意所驚,再顧不得矜持形象,拼命的向遠處逃離,很多人被擁擠得跌倒在地,狼狽不堪。

  此時心中狂喜的,可不只有夏侯滄一個人。原本被金霞上人駁得無語以對的衛行戈,臉上已然是堆滿了笑容。他看了看俞和,忽然仰天大笑三聲,朝金霞上人抱拳說道:“衛某多謝金霞道友成全!”

  衛老魔這一句話講出口,道門群修中又是一片驚疑聲。

  這道門兩宗的領頭人臨陣對質,可真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金霞上人當眾揪出了一個潛伏在道門群修中的魔宗奸細,可怎的衛老魔不驚不怒,反倒喜形于色?剛才那一句莫名其妙的“多謝成全”,又是何意?

  “衛某實不知金霞道友所說之人,居然會是俞賢弟,原來俞賢弟竟已是我魔門中人,善,大善!當浮一大白!”衛行戈沖著數千道門修士團團一揖,朗聲說道,“諸位道友或都有所耳聞,我衛某人三生有幸,昔年偶遇奇緣,繼承了北極中天紫微大帝的道統,雖只是些皮毛。

  但亦能窺得四御仙帝真法浩瀚無邊,玄微至妙,哪怕窮盡畢生心力也難領悟萬中之一,故而甚為惶恐。然我道不孤,后知悉有俞賢弟天運無雙,得承南極長生大帝道統。衛某輾轉反側,心癢難耐,曾周游中土九州尋訪俞賢弟,想要與他結交一番,好彼此印證傳承,同參仙帝圣法。只可惜俞賢弟出身揚州道門,他將道魔宗門之別看得太重,對衛某人戒備甚深,不愿與我傾心相交。我欲用強逼他,卻鬧得不歡而散,此事實為衛某心中大憾。”

  衛行戈笑看著對面的金霞上人,繼而說道:“甚幸!今日承蒙金霞道友指點,才知道俞賢弟竟棄道入魔,如今已是我魔門中人。既然宗門嫌隙盡去,今后正可與俞賢弟好生親近。衛某得償平生宿愿,心中暢快!”

  說罷衛行戈朝俞和連連招手,高聲喚道:“俞賢弟,俞師弟!還不速速過來愚兄身邊?你我兄弟二人攜手,四御仙帝大道可期。”

  俞和見衛行戈出聲招呼,卻并未邁動步子。他心中雪亮,深知自己這一步跨出,便是公然投入魔宗,從此與九州道門劃清了界限。

  衛老魔如此欣喜若狂,可并不全是裝出來的。先前俞和的確不想跟魔宗修士走得太近,衛行戈三番五次對他示好,俞和卻總也不置可否。而今金霞上人的一句話,將俞和推到風尖浪口上,卻是正中了衛行戈的下懷。當著在場數千道門高手的面,金霞上人這就是逼著俞和棄道入魔,衛行戈趕忙順水推舟,想要趁機將俞和徹底的拉攏過去。

  這邊俞和心思電轉,左右拿不定主意,正自進退兩難,可道門群修中更是議論聲此起彼伏。一來他們對衛行戈的話都是半信半疑,誰也不知道俞和究竟是道是魔;二來北極中天紫微大帝傳統傳人與南極長生大帝道統傳人同時現身,這委實令人訝異。

  要知道四御道統端是非同小可,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南方南極長生大帝、東方東極青華大帝與勾陳上宮天皇大帝輔佐三清道尊,各鎮壓一方天界,統帥萬神萬仙,那是僅次于三清大道尊與昊天通明宮玉皇上帝的偉大存在。他們傳下的道統精義,可比什么上古金仙之流要浩瀚深邃得多,可以說是洞徹了天地大道至理,秉混蒙初開始元,闡宇宙洪荒玄虛,顯森羅萬象眾妙。

  而俞和這位“南方南極長生大帝道統傳人”,不但身負四御真傳,方才還顯露了一手臻至“萬劍歸宗極境”的劍意。不少心思深沉的道門耆宿都在暗暗搖頭,他們認為金霞上人實是行了一手昏招。如俞和這般驚才絕艷的人物,本該是想方設法的往道門陣營這邊拉攏,怎的反倒一把推給了魔門中人?更何況此時俞和略顯錯愕,而他身邊那小姑娘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這兩人真的會是魔宗的奸細?再與衛老魔所說的一番話相佐證,這些老謀深算的前輩高人,都猜想其中必定另有隱情,于是紛紛約束門下弟子,命他們止住喧嘩,靜觀其變。

  俞和放出驚天動地的絕世劍意,一舉震懾群修之后,金霞上人的臉上也有些陰晴不定。他偷望了一眼金犀上人,卻見自家師兄撇了撇嘴角,似乎露出了幾分譏嘲的意思。老道士暗吸了口氣,依舊擺出大義凜然之姿,對衛行戈寒聲斥道:“你這老魔巧舌如簧,倒是開脫得巧妙。然則正邪是非自有公論,還需貧道把血淋淋的證據亮出來不成?”

  “金霞道友有何證據,還盼速速亮明,好教衛某知道,此非是我南柯一夢。”衛行戈又朝金霞上人作揖一拜,說道,“衛某另有一事,還須謝過金霞道友。”

  金霞上人不知道衛老魔還藏著什么手段,他哼哼一冷,并未接話。

  衛行戈環視了一眼那十二位“朝陽峰長老”,嘿嘿冷笑道:“金霞道友做大事不拘小節,居然能令一眾胡人膝下的狼犬心甘情愿為你賣命,衛某佩服!然引狼入室養虎遺患之厄,不知金霞道友可能省得?我天山群英今日來此,一是為了迎回至寶,二是為了助華山派清理門戶,三是想為九州同道斬除隱患。可惜狼犬披上了人皮,藏得甚深,衛某正苦不得良人作證,使得胡人爪牙原形畢露。金霞道友請出我俞賢弟,正好解了衛某心中憂愁!”

  說罷衛老魔伸手一晃,指間拈出一片玉符,朝俞和喚道:“俞師弟親歷西北胡漢大戰,與愚兄也算是披肝瀝膽出生入死過的戰友。此有一物,不知師弟可還認得?”

  俞和抬頭一看,衛行戈當眾亮出來,正那片藏有望氣秘術,能夠識破赤胡傀儡修士真身的玉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