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二百五十九章 雙仙來,情如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一灰一紫兩道仙霞落地一轉,登時顯化出兩個身披九色奇光的人影來。

  左邊是一高大挺拔的男子,此人身披灰麻布箭袖武生袍,外罩英雄大氅,腰懸青葫,手里把玩著一柄八寸銀鞘短劍。看他面容俊逸出塵,頜下三縷美髯飄灑胸前,額前一對長眉垂到鬢邊,眼眸中有萬重金霞熠熠生輝,這男子只隨意的一站,便隱隱然有一股令人不自禁想退步避讓的威風煞氣散出。

  再看右邊站的那位女子,人生的嬌俏玲瓏,青絲如云,面似皓月,眉目如畫,一襲得體的紫綢宮裝裹著身上,更襯得她腰身窈窕如柳,宛若是自《云宮群仙圖》中走出來的瑤池。這女子身上無有一件金銀玉飾,只拿青竹簪子盤起發髻,整個人好似一朵清水芙蓉,散發著寧靜慈和的母儀氣息,教人欲親近而不敢褻瀆。她俏生生的立在那男子身邊,這可正是英雄配佳人,好一對神仙眷侶,天作之合。

  這兩人的身形自玉符中顯化出來,那邊擺開天罡斗魄法陣的終南仙宗上清院七修,登時如同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個個化作木雕泥塑,瞠目結舌的愣在原地。在七修的眼中,霎時間全都露出難以置信的驚駭神色,尤其是站定天樞、天權、搖光三處陣眼的三位還丹九轉修士,此時已然滿臉煞白,身子微微顫抖,幾欲倒身膜拜。

  只有邵人杰茫茫然的望著玉符中顯化出來的兩道人影。雖然從這一對男女身上所展露的浩瀚氣勢來看,此二人定是一對絕世真修,道行說不定更在玄珠大修之上。而且那女子身上所穿的,亦正是終南仙宗女修長老的服飾,可邵人杰卻從來沒有在宗門盛會中見過這一男一女露面。

  俞和伸手摸了摸鼻子,對那一男一女笑道:“許久不見大哥大嫂,二位風采更勝往昔。”

  “更勝個狗屁!”

  就在八位終南修士目不轉睛的注視下,那高大男子的身形一閃,人就撲到了俞和的面前,他掄起胳膊,一巴掌扇在俞和的腦門上,把俞和打了個趔趄。

  這男子橫眉豎目的指著俞和罵道:“你小子還記得我這個大哥?三年,三年了!你三年都沒來看我們一眼,就知道在自個兒外面逍遙快活,可還懂得大哥大嫂時時牽掛你么!”

  俞和一咧嘴,尷尬的笑了起來,他一邊連連搖動手掌,一邊挪步朝小院子里退,口中分辯道:“大哥,你跟嫂子在終南山潛修,我這不是想著讓你們倆能多些時間清凈么?我前幾年去看你們一回,鬧得你們倆忙里忙外的半個多月不得閑,我這做弟弟的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哪好意思有事沒事就去叨擾你們啊!”

  俞和腳底下溜開一步,那高大男子便緊緊的跟上一步,這幻化出來的人影雖只是元神法身,可那臉上的憤怒表情卻與生人無異。俞和一邊躲,一邊偷偷朝那女子投去求饒的眼神,起初那女子也是佯裝慍怒,但看俞和被逼得四處游走,終于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這一笑便猶如滿山鮮花齊放,連那月光星芒都似乎明朗了許多。

  俞和看那女子展顏一笑,登時仿佛望見了救命稻草,他三步做兩步沖到那女子身邊,忙不迭作揖討饒道:“大嫂,好大嫂,你快幫弟弟拉住大哥。”

  女子星眸一轉,看了看那邊呆若木雞的上清院七修,伸出纖纖素手朝那男子一招,柔聲喚道:“長鈞,別逗他了。邊兒上可還有不少外人看著笑話呢!”

  “真兒,你看我這樣子像是在逗他么?”那高大男子怒氣沖沖道,“這小子,一走就是數年渺無音訊,在這幾年里,真兒你都不知道為他擔心過多少次!我算看錯他了,這小子就是個能惹得別人徒自掛念的紈绔禍害,俗話說長兄為父,我這做大哥的,今日非要好好賞他一頓家法不可!”

  俞和一聽,抱頭鉆到了那女子身后,蹲在地上不起來。這男人拿金芒四射的眼神往八個終南修士身上掃了一轉,沉聲喝道:“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你們是哪座道院的門下?你家掌院老兒沒教過你們禮數么?”

  高大男子這一聲叱罵,登時令上清院七修如夢方醒。那須發皆白的老道士身子一震,額頭顯出冷汗,連忙帶著六位師弟整理衣袍,規規矩矩的站成兩排,朝這一男一女躬身拜禮道:“上清院弟子張山、陳化靈、宋遠等拜見祖師上仙!”

  邵人杰站在上清院七修身后,他看到師尊師叔等人躬身施禮,便也有學有樣的一揖到底。可站在他左前邊的終南修士忽然彈指射出一道罡勁,朝他膝彎里重重一撞,邵人杰吃痛,便再站立不住,“噗通”一聲重重的跪在了地上。緊接著站在他右前邊的終南修士側轉回身,探手兜住了邵人杰的后腦勺,將他的腦門子硬生生按在了地面上。

  “咚”的一聲亮響,邵人杰被砸得七葷八素,他不明究竟,掙扎著抬起頭來,可就看站在最前面那須發皆白的老道人猛轉回頭,拿冷冰冰的眼神對邵人杰一望,厲聲喝道:“逆徒,還不快對祖師上仙叩頭!”

  老道人話音才落,那按住邵人杰后腦勺的終南修士屈指扣住了他的發髻,不由分說的,摜著邵人杰重重的叩頭三響。

  可憐這位終南仙宗上清院的天之驕子,那張俊美的臉上沾滿了泥灰,額前皮開肉綻,鼻孔中鮮血長流。

  邵人杰手撐地面,咬牙抬頭,臉上布滿了戾氣,他那對驕傲的眼眶中,已然有些發紅。

  “不肖逆徒,你給為師老實一點!”老道人一縷傳音,如炸雷般在邵人杰耳邊響起,“你當這來的兩人是誰?他們便是數年前回歸本門的柳真子上仙和長鈞子上仙,柳真上仙是我終南仙宗第四十九代的首席真傳弟子,如今已證得天仙道果,連掌門大尊和終南十二太上長老都要向他們早晚請安。今日你若再胡鬧惹事,被他們兩位看在眼里,我與你六位師叔全都得去思過崖面壁百年,就算掌院大師兄親臨,他都不敢講半個字保你!”

  “四十九代的首席真傳弟子?天仙道果?”邵人杰一聽,三魂七魄都驚得飛散了一半。

  他猛然回想起數年前一次上清院群修夜宴,當時掌院師伯似乎心情極佳,素來拘謹的他居然喝了個酩酊大醉。酒后口無遮攔時,掌院師伯不慎說出了令他心情大好的因由。原來從終南仙宗上長老院傳出了一樁驚世秘聞,說是有兩位在外隱修萬年的祖師高手突然回歸了終南山門,以這兩人的道行,幾乎已是世間無人能敵,有了他們坐鎮終南山,九州第一大道門之名必是終南仙宗的囊中之物。只要兩位祖師高手不心血來潮飛升天関,就算齊聚天下魔道巨掣前來攻山,也管保是教他們有來無回。

  當時上清院的掌院真人酒后失言,將這樁秘辛給抖了出去,終南仙宗的掌門大尊得知后勃然大怒,當眾責打了上清院掌院三百金龍杖,外加面壁思過三年。可在上清院掌院受罰之前,這件事情已然被弟子們口口相傳,轟動了整個終南仙宗。

  兩位祖師高手回歸山門之后,深居于終南禁地太虛地肺靈穴中,從未在全宗弟子面前顯身。只有掌院師伯一輩的高手,曾有幸聆聽其中柳真子祖師開壇講上清仙法真解,并且一睹仙顏,而邵人杰身為一介低輩弟子,卻是從未有緣見過兩位祖師上仙的真容。

  不過自打終南仙宗的弟子們知道了山門中有兩位絕世高人坐鎮之后,那心氣都漸漸的拔高了起來,在外斬妖除魔也是無所畏懼。常有人笑說,就算是一頭誤撞進了萬古魔窟,只消一道火急信符發回宗門,說不定會有祖師上仙攜終南山三大先天至寶裂空而來,翻手之間天崩地裂群魔伏誅,那是何等的威風快意?

  久而久之,終南弟子們心里這份無所畏懼的底氣,看在別派修士的眼里,就慢慢變成了一種目中無人的態度。而邵人杰的那股子驕橫氣,自然亦是來源于自家宗門鼎盛,既有睥睨天下的祖師上仙,又有三大先天至寶鎮壓氣運,有如此大靠山可倚,他腰板豈能不硬,眼光怎能不高,脾氣焉能不大?

  但在場的八位終南修士,誰都沒有料到,自家宗門引以為傲的上仙祖師,就這么被一個青袍邋遢少年拿一片小小的玉符招來了當場,而且來的還不是傳音,竟是兩道元神法相。

  更可怕的,是這青袍少年居然既不跪拜也不行禮,直沖著兩位祖師上仙叫“大哥大嫂”,而且那長鈞子上仙還興致勃勃的與這少年打鬧了起來,看他們三人的樣子,這就是貨真價實的一家人。

  上清院七修人人衣衫汗濕,如果這青袍少年真是長鈞子上仙和柳真子上仙的弟弟,那他又是多大的年紀?而他的修為又是何等高深?方才“叩命顯神靈符”化出的還丹五轉之相,又是怎么一回事?

  就像邵人杰因為被俞和打落了顏面而遷怒司馬晨,上清院七修此時在心里,也把邵人杰給翻來覆去的咒罵了無數遍。這邵人杰本來是上清院七修眼中的一顆明珠寶貝,可此時再看來,他徹頭徹尾就是個惹禍不嫌大的害人精!

  俞和看著那邊面無人色的上清院七修,嘴角勾起了一絲冷笑。他早就知道長鈞子和柳真仙子去了終南仙宗,前幾年俞和還去終南山探望過他們兩口子。長鈞子世上早已沒了親人朋友,柳真仙子也剩下一個物是人非的師門,兩人相依為命,就都把俞和當成了唯一交心的好友。長鈞子喝到大醉之后,非要拉著俞和與他八拜結交,俞和自然拗不過他,于是當下就朝天焚香,拉著柳真仙子一起喝了血酒。三人的歲數差了萬多年,可俞和卻管長鈞子叫一聲大哥,叫柳真仙子一聲大嫂。

  一場結拜之后,長鈞子與柳真仙子對俞和更是親近,真讓俞和感覺到了一股血濃于水的親情。他本來說在終南山小住三天,可長鈞子強留俞和住了半個月之久。在這半個月里,兩口子可真是煞費苦心的招待著俞和,喝的酒無一不是五百年份以上的陳釀靈酒,煮的茶盡是九州絕巔仙品,連下酒的菜,也都是終南山上的靈果靈禽。柳真仙子認為自家人飯食不能假手他人,于是樣樣菜肴點心全是她親力親為的烹制,結果堂堂一位國色天香的絕代女仙,卻成了個滿身油污的廚娘。而最離譜的,是柳真仙子居然搬來了終南仙宗的一件上古仙器寶鼎,可如此重寶竟只是用來烹煮菜肴。那做出來的菜式,一道道仙霞繚繞,一片片寶光流溢,俞和得小心翼翼的運轉真元護住筷子,才能把菜夾得起來,且不說滋味如何鮮美絕倫,那一頓飯吃完,俞和得立即閉關運功,才能將肚腸里滿脹的磅礴靈炁煉化。

  半個月之后,當俞和“逃”出終南山時,他整個人都胖了一圈兒。皮膜下面靈光四溢,活像是個剛從泥土里跳出來的人參娃娃。

  之后俞和就沒再敢去終南山了,一來是他怕又惹得大哥大嫂辛勞,二來這番以天地奇珍填塞,以俞和的那點兒道行委實吃不消。

  他雖是一片好心,但卻沒有體味到長鈞子與柳真仙子的心情。兩人對俞和那真是視為親兄弟一般,俞和沒了音訊,柳真仙子就會時不時的念叨一番,還會偷偷借玉符為憑,游出神念去看看俞和的近況。而長鈞子雖然總是大罵俞和忘了兄嫂,但每每尋到一壇子好酒,就會舍不得暢飲,只淺嘗幾口,便重又封存起來,說是要留給自家兄弟相聚時再喝個痛快。

  都說“大道無情”,可既然修道的是人,便總有情義難斷。長鈞子與柳真仙子本就是寄情成道,對俞和這個成全他倆的恩人也是真心結交,當恩情變作親情,更是有了百般牽掛。

  柳真仙子看了看上清院七修,淡淡的道:“我記得你們幾人來聽過我,且說說吧,這到底是怎么了。”

  長鈞子一閃身,站回了柳真仙子身邊,俞和急忙傳音過去,叮囑他倆莫要講出他的真名來。長鈞子一瞪眼,作勢又要揮巴掌,可俞和咧嘴一笑,嘻嘻哈哈的躲遠了。

  那上清院七修聽到柳真仙子發問,人人都不敢做聲。為首的老道士躊躇了好半晌,最后一咬牙,心想錯也錯不在我們七人身上,一切都是邵人杰這劣徒惹出來的禍事。自己幾人也是時運太背,難得出門走一遭,撞上個其貌不揚修為平平的青袍少年,卻是想不到會是這么一個天大的煞星祖宗。如今事已至此,也再沒旁的周旋,老道士深知這時自己開口講話,萬萬不可再逞口舌之利去搬弄是非,只能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和盤托出,心里燒高香盼著青袍少年不會跳出來抹把黑,再盼著兩位祖師上仙能明辨是非,去拿那司馬家的外門弟子和邵人杰開刀,千萬莫要牽罪于自己師兄弟七人,那就是萬萬幸。

  于是打定主意,老道士深吸口氣寧定心神,躬身上前半步,小心翼翼的把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好在他們出山之前,也曾細細盤問過那邵人杰,故而此時講出,倒也沒有多少偏頗。本來這事起因也是在司馬晨,再加上邵人杰傲慢慣了的性子,才惹得俞和出手幫了杜半山一把,給了邵人杰當頭一棒,邵人杰含恨而去,自然哀求門中師長下山,替他出頭。

  老道士講完了前情,恭聲辯解道:“祖師明鑒,弟子等實不知這位先生的真實身份,先前劣徒回來搬弄是非,說有人口口聲聲污蔑我終南仙宗寶術‘太乙金光十八禁’徒有虛名,我師兄弟七人這才出山來此,想看看這人是何來頭。若真是一位前輩高人,那就向人家誠心賠罪道歉,回山之后再好生調教劣徒;但若是魔道修士,或者是其他欲與我終南仙宗作對之人,那自然是要將此人擒下,以保全我終南仙宗的顏面。”

  老道士對長鈞子和柳真仙子說完,又朝俞和作了一揖道:“這位先生,老道等人確實是向你出手,想將你擒回終南山,但在方才那般情形之下,如此施為也是情有可原。試想若先生是我終南仙宗的弟子,聽說有人將我鎮門無上寶術斥為虛有其表,只怕先生也會心中不快,設法先將此人擒下,再押回山門交于師長細細盤問究竟。我們師兄弟七人皆成道于終南山,師門深恩如淵似海,在外行走自然要盡力回護宗門的顏面,還盼先生念在我等只是一心為了終南仙宗著想,且又不知先生身份,一時糊涂沖撞了尊駕,還請恕罪。”

  老道士人老成精,把話講得當真是極為漂亮。

  他說得婉轉謙卑,但那意思很明白:上清院七修之所以會對俞和出手,全是因為邵人杰回去傳話,指俞和說了“太乙金光十八禁”虛有其表,于是他們覺得自家宗門大大失了面子,心中氣憤不過,就出山來挽回顏面。

  若俞和真說了這話,那老道士他們找上門來乃是人之常情,做的是身為終南弟子的本份,無論是俞和還是柳真仙子,稍講些道理的人都不好怪罪什么。而若俞和根本沒說過這話,那么邵人杰就坐實了誣陷俞和的罪名,上清院七修被邵人杰言語蠱惑來此擒拿俞和,也是不明真相,錯全在邵人杰的身上,與他們上清院七修無關。

  再一來,老道士把“終南仙宗的顏面”這重大義搬了出來,也是暗暗將了柳真仙子一軍。無論如何,柳真仙子都是終南仙宗的弟子,回護宗門顏面那是每個終南弟子應盡的本份,俞和既然與柳真仙子淵源極深,那么他也不可能為難自家大嫂,讓柳真仙子不管山門顏面大事,只顧幫親護短。

  如此一番話說,老道士為上清院七修開脫得干干凈凈,但邵人杰聽完老道士的這番話,知道自己成了罪魁禍首,今日定然難逃劫數。他臉上蒼白如紙,鼻血混著涕水直流,渾身脫力的癱軟在了地上,一對眸子中光彩盡失,滿是絕望。

  柳真仙子渾不當一回事的笑了笑,問俞和道:“你心中對他們可有怨恨?”

  俞和無所謂的一聳肩:“我跟他們遠日無怨近日無仇的,哪來什么怨恨?只是他們吵得我睡不成覺,好生惹人不喜。”

  柳真仙子莞爾一笑,眼神轉向長鈞子。長鈞子皺了皺眉,厭煩的一揮手道:“那就沒什么事情了,還不快滾回山門壁面思過去?再來打擾我們兄弟相聚,本座將你們切了下酒!”

  上清院七修聞言狂喜,他們不敢多說,匆匆作揖一拜,抄住地上的邵人杰,轉身就要逃回山門。

  可七修剛剛架起云頭,忽聽長鈞子又冷冷的說道:“那什么司馬家的小子,既然他還要在家里爭權奪勢,那么塵緣難斷就不要再修什么道了!還有這個白袍的小子,哪一點像個修道人的模樣?一雙眼睛長在腦門子上,將來腳底下有條小陰溝都會栽下去的!你們看著辦吧,莫要給終南山寵出個禍害來。”

  上清院七修渾身一震,急忙又躬身拜領法旨。那須發皆白的老道人眼珠一轉,身化一道霞光破空而去,十來息之后轉回,將一方玉牌呈給了長鈞子。

  那三寸長的玉牌中,有一縷黃色的煙霧如小蛇般蜿蜒游動,老道士恭聲道:“此乃是那司馬家次子的靈根,弟子攝了出來,盼祖師留給有德有緣之人。”

  長鈞子拈起玉符,翻眼沉聲道:“你們還不走?”

  “弟子拜退!”老道士急轉身縱上云頭。驚魂未定的上清院七修,人人揣著一顆七上八下的心,倉惶御風而去。

  長鈞子嘿嘿一笑,望著俞和道:“擾耳的蒼蠅蚊子都走干凈了,這會子清凈了吧。是不是輪到哥哥我來跟你算一算賬了?說不得今日你還是得到終南山上走一遭!”

  眼看長鈞子飛身撲來,俞和又躲到了柳真仙子身后,他口中呼道:“大哥饒命,大嫂救我!”

  (天津)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